刚刚重回学校上课了

秋|天|老|友|课|堂|要|有|光
刚刚重回学校上课了2020/10/14
1
梅兰,一开始是飞霏妈妈。
飞霏是我教过的才女,文字有天然的灵动。我们互相欣赏,我在课堂读她的文章,她在餐桌边惊叹语文老师的神奇。
慢慢熟了,我更欣赏梅兰的教育方式。你的事,你自己做好,而我,做好我的事,免你后顾之忧,也做你的榜样。
梅兰内心有笃信,举手投足,都是云淡风轻的舒缓,言谈间,更时常有精妙的偈语。
她食素,生活素朴。但她爱书,坐在教室里,也要和孩子们一起读,内心饱满。
有一回,她不知送什么来给我,才知道她会开车。若不是亲眼所见,是不会相信她能把车开得这般利落干脆,飒劲十足的。我开玩笑说,过两年,你应该会开飞机了。
所以,她邀我这样的个体户去学校上课,我也不意外。
我的课,就是从梅兰的柔与飒开始的。
2
赏心乐事
借着新鲜劲儿,孩子们在课堂上很热烈,我一时有点招架不住,好在五年级了,不至于把举的手攀到我脖子上来。
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意愿,语文课就好上了,我准备的还是写作课。这样的时候,我就只做一个倾听者,鼓舞者和组织者。
我让他们一个一个说,只要听到任何有价值的,都大加夸赞。有两个小女生用了两个成语,腥风血雨,大发雷霆,我就写在黑板上。
也有听不懂的时候,我就学老纪,让其他同学翻译一下。真有厉害的,翻译得好,就让原来的同学再按这个方式说一遍,然后诚挚地道谢。
有个小男孩,戴眼镜,着红衣,一脸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大气。读《父亲的儿子》中的片段时,他从中精准地提炼出这个爸爸的两面:
平日从不撒谎,与为保护儿子尊严随口就诌;
爷爷去世无比悲痛,却装作无事一样安抚悲痛中的“我”。
最动人的,是课堂里孩子们的朗读。
课要结束的时候,他们齐读《爸爸在看新闻》,有情有味,还有这个年龄真切的淘气。
尽管我周末也上小学生的课,但终究是小班的课程,齐读始终不见起色,与这节课上的一比,更见荒腔走板。
等我走出课堂,走在圣湖小区浓密的秋光里,似乎还沉浸在这一片书声朗朗里。
下课的时候,几个孩子在讲台上围着我,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我含糊其辞,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心里也在热切地打探什么时候还能重温这样的被拥戴。

3
适性而为
不过,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就算我离开了一阵,课堂的一些陈腐依旧在发酵。
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警惕着课堂里“沉默的大多数”,但从来都是丢盔弃甲,直到节节败退以致离职。
热闹的课堂,更让人警惕。
班额这么大,课时就这么长,越热闹,就意味着有孩子沉默得越可怕。
这次的课,一开始我其实有了个小规定,按座位轮着发言。可这样的规定,破产得很彻底。
有个小男孩,轮到他的时候,他半天不明就里,始终在状况之外。后来,他又举了次手,我赶紧叫他,但他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另一个小女孩,轮到她的时候,说了一段很漂亮的话,有理有据,腥风血雨这个成语好像是她说的。但轮过之后,感觉她似乎都游离在课堂以外。
热烈参与的,说起来,也有让人沮丧的部分。
好些个孩子,分享自己生活里的人和事,都喜欢从很遥远的不相关的地方开始,半天才入了正题。
能简洁而完整表述的,凤毛鳞角。分点表述,就更是奢望。哪怕,我很用力地引导,可以把自己想说的,用几个问题梳理一下。比如说:
谁?
怎样?
又怎样?
唉。等到进了初中,这样的沉默,会蔓延成常态。而那些不沉默的,他们在课堂里更喜欢东拉西扯,用一些低俗的联想,来引发一阵哄笑。
秋天,不容叹息亵渎。
满怀憧憬,更热烈地拥抱有光的课堂。
谢谢梅兰给我的实习机会,让我有躬行后的绝知与觉解。
也期待更多重回课堂的机缘。记得私信我。
文字:刚刚
图片:Pexels样式:135编辑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