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勇怀念汨罗江

怀念汨罗江
作者简介
卢勇,湖南平江人,文学爱好者,楹联作品入选《中楹百家》,获得第三届中国楹联论坛莲华奖最佳新奖、中联杯2014年度决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对于故乡,对于汩罗江,我常常想着能够为它写一点文字,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自我情感的一种记录——对这一方亲切的山和水,这一片尚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热土,我有着感激、敬畏、愧疚甚至哀怨等等复杂的情感。
  记得以前,也是春天,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三月,我常常喜欢一个人来到汨罗江边,静静地坐着,去感受那温暖、怡人的景色。看着静静流淌的江水,看着缓缓划过的渡船,记忆和想象便在微风泛起的涟漪里荡漾开来。
这条古时南方边夷之地的小河,只不过是庞大的长江水系中不起眼的一条支流,但是因为屈原——这位为了理想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固执的落魄士大夫的纵身一跃,成就了这条流动着热血、泪水和忧伤的思想之河。
  时间带走了很多东西,也沉积了历史的的精华。在汨水下游江畔玉笥山上的屈子祠里,望着夫子像忧伤而又坚毅的目光,读着那些泛黄的诗章,我想象着应该怎样去亲近这位遥远而又亲切的老人,我该叫他诗人、烈士、英雄还是老头?我想象得到,当他吟哦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迷惘神情在我们脑中浮现的时候,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渭然长叹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时候,当“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苦闷不被理解的时候,我想我们的感动是与他紧紧相连的。
   数千年后,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也许是对屈原固执、硬气,忧伤最好的诠释。生活是艰难的,为理想而生活的人则必须与苦难和屈辱共存,当理想不被人理解、接受,那么嘲讽和排斥就会接踵而至,有思想的灵魂便注定和孤独与痛苦同行。伟人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他们离开后通过我们的平反、翻案、纪念等各种形式和方式得到承认,历史的力量就是通过时间来检验伟大和平庸之间的差异。于是我们用庄重的仪式、华美的词章和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安抚这些伟大而孤独的灵魂,端午节便是这样,属于屈原。在中国因为一个人而形成一个民间节日,绝无仅有,这位曾经被我们的祖先以封建的权威无情的打压和排斥的思想者,得到了历史和人民最大的肯定,每年五月初五,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的时候,那些他曾深沉挚爱和忧叹的劳动人民,以最简单又最恢宏的方式对他表达了最崇高的缅怀,也许今天我们只是把这个节日作为一个休息和娱乐的假日,淡化了以往的主题,但是当那铿锵的鼓点响起的时候,在龙舟划过的轨迹里,依然能感觉得到那种不屈不挠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在我们血液里澎湃和漫延。
  汨罗江是流动着泪水的河,屈原以他的洒脱飘逸的方式告别了这个无奈的世界,却将他的思想生生不息的溶入了汨罗江,我们可以想象,在屈原离去后的若干年后,当颠沛流离的杜甫泛着老病孤舟在汨水漂泊的时候,寒冷的北风也曾吹落他纵横的老泪,山河破碎、去国怀乡、壮志未酬,同样的境遇让两颗不同时代一样高傲的灵魂紧紧的相连,当我们静静的站在屈子祠和杜甫墓前,看着滚滚而下的江水,记忆着那些苦难和伤痛的文字,感受到的是理想、气节和责任的传承,或许你更欣赏柳宗元“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的潇洒和悠然,但是谁又不明白这乐观后面所蕴含的无奈和伤痛呢?
  汨罗江是流动着热血的河,在屈原离去的两千多年后,当压迫和屈辱突破了人们的承受的底线之后,苦难的汨罗江儿女便用武器和鲜血给了它们最猛烈的反抗,从“平江起义”到新中国成立,从平江的崇山峻岭走出了共和国六十多位将军,也长眠着为革命牺牲的二十万烈士的英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当那些历史渐渐远去,我们能否想象得到,隆隆枪炮声响起的时候,汨罗江也在为她的儿女呐喊和哭泣!
  余光中先生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今天我们从平伍公路沿江而下,看到的是一片片漂亮的小城镇和宏伟的工业园区,这条孕育了现代文明又曾被遗忘的小河,以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彰显着她蓬勃的生命力,再也不是过去的荒草凄凄,满目疮痍,我们正在将祖先几千年来向往的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来告慰那些曾经深深伤痛的灵魂。
  记得几年前,我途经磊石——汨罗江汇入湘江的入口,看到岸边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芦苇在夕阳下随风涌动,就像一条白色的河流和碧绿的江水相拥而下,那种恢宏美丽的景象至今都存留在记忆里,深深震憾着我的心灵。只是看到现在江面上来往忙碌的挖沙船,还有岸边工厂里涌出的滚滚浓烟和江面上浮动的白色垃圾,让我不竟会想,很多年后或许这只能成为记忆了!

本公号作品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小编
本期图片:网络
投稿邮箱:3521337216@QQ.com
小编微信:xiaoxiangzj20161111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