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县域经济发展

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在全国范围内,要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要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生态重要功能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在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意见明确指出要增强县城产业平台功能,健全流通网络,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这里面说到生活质量,很多从大城市回到四五线小城的人,最担心的就是买不到质优价廉的货品。或者质优价高的货品也行,现在买到的假冒伪劣东西还是比大城市多。这价格倒是便宜了,质量很差,让人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了好多,这个是很多在大城市生活过的人难以忍受的。

切实提高县城贸易流通,提高县域的生活质量,就能把县城人民的生活搞上去。医疗卫生也是县城的一个短板,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是这个县城重要的民生指标。

延伸阅读

县域经济指标有哪些?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有gdp、人均gdp、工业农业服务业各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三产产业结构、招商引资、每万度用电税收等。 但社科院每年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采用指标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议?

一、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走产业化道路,积极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二、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农村工业化:工业是县域经济和财税增长的主体,许多县(市)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尽快提高工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三、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乡村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政策激励,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私营个体业主以及已在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在小城镇建房落户。

四、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地方产业特色化:强调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这是因为,对一个县域而言,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而只能是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

五、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的的发展。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六、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地方产业集约化: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全力推进地方产业集约化,走区域规模发展的路子。农业上,要促进农产品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七、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县域经济,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对企业、市场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服务型政府。

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是什么?

1.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将集约、高效、绿色的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同时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在推动已有工业产业和园区经济升级的同时…

2.

完善县域综合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短板、优化功能,建立县域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就业创业便民…

3.

着力改善县域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县乡村统筹,探索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

4.

有序盘活县域资源要素。坚持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推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的县域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实现县域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开辟更多产业发展路径和变现增收机制,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绿色发展优势。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下:

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县城和乡镇为依托,以县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经济的整体发展基本依靠于本地农业,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基础,同时包含其他各种经济成分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在当前的县域经济结构中,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5%,农业人口占比重高达78%;县域平均的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占县域GDP的38.7%,并且主要是围绕以资源为基础的生产和交换的活动建立起来的,这些都体现了现阶段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县域经济具有农业性、枢纽型、地域性、综合性、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一、县域经济的农业性

这是县域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正是农业性才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也是区别于市域经济的主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农业性是指县域经济不仅包括城镇经济,更重要的是包括农村经济。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人口都分散在各个乡村,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正是因为包含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县域经济才有了研究的价值。

二、县域经济的区域性

大多数的县域经济研究者都赞同县域的范围是以县级行政边界所划定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又都承认县域经济具有开放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后势必冲破这种人为的边界,因此这种边界实际上又是模糊的。这种看似矛盾的思路实际上就体现了县域经济的区域性。

三、县域经济的枢纽性

县域经济的枢纽性即县域经济的中介性或中间性。所谓枢纽性即指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关键层次,具有承上启下、联接城乡的作用,在县域有农村也有城市,是农村和城市的集合体。

四、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县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区划,所以县域经济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在决策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

县域经济是指?

县域: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政府行政机构。县域机构是在县域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县域经济:纵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它特有的属性,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