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来自11月刊《电影手册》对导演万玛才旦新作《气球》的影评,该片将在11月于法国和中国同时上映(国内定档11月20日),此片在上映前已经走过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FILMeX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权威电影节,更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等多项重磅提名及奖项。
Tintouin au Tibet
藏之忧
作者:Ariel Schweitzer
翻译:Xavier
校对:pneusq
编辑&排版:Xavier
《气球》开篇是一幅模糊、略抽象的画面:两个男人正在讨论玩具的本质,这些玩具属于其中一个男人的孩子。镜头拉远,我们可以看到镜头是透过一只“气球”拍摄的,而这个“气球”实则只是一个膨胀的避孕套。万玛才旦仅通过图像的质感,就以惊奇的方式揭露了他新作的主题。
如同导演前两部在法国发行的电影《塔洛》(2018)和《撞死了一只羊》(2020),《气球》也改编自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将于2021年在法国出版。影片取景于广袤的青海省,描绘了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一个以牧羊为生的藏民家庭的故事。
这对已经育有三个孩子的夫妻不能再生第四个孩子,并且必须按照规定使用政府提供的避孕套来节育。事情在主人公的父亲去世之后变得复杂起来:根据佛教的信仰,死者的灵魂能在新生儿的体内重生。也正是因此,丈夫才会违背妻子的意愿迫使其再度怀孕。
就这样,一只简单的避孕套变为一个共鸣箱,概括了这群被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国家政府领导撕扯的藏族人民的焦虑。这种叙事的角度也纰漏出该片的局限性,虽然极具魅力,但相较于没能在达到颠覆政治和美学力量的两部前作,它显得更加循规蹈矩。
举例说明,导演采用的这种生动的表现手法-比如太过聚焦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游戏-脱离了社会层面的探讨。
在过度渲染的背景音乐下,影片里的梦幻场景变得平平无奇,完全没有创造出任何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矛盾,远逊于《撞死了一只羊》所带来的惊艳感。
《气球》在其现实部分和人类学方面更具说服力。在展现牧民的日常、村庄生活、邻里关系、工作和交易的习惯(包括牧民在大衣底下做公羊的买卖的奇异场景)这几个方面显得尤为直接,甚至粗暴。
女主角Drolkar(由索朗旺姆完美演绎)的女性形象让我们记忆深刻,她同时遭受着父权、宗教和政府的三重压力。也正是这种超越了文化和政治冲突的女权主义视角构成了该片最中肯和现实的一面。
万玛才旦新书《气球》
签名版《乌金的牙齿》《撞死了一只羊》
《塔洛》《静静的玛尼石》
书本微店,应有尽有
《电影手册》:江边旅馆,洪尚秀的最后一段旅程
法国《电影手册》给威尼斯差评!唯独一部华语片受赞
大陆院线今年最期待作品:万玛才旦《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