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的来历?
富春山居图前半卷叫剩山图,后半卷叫无用师卷。黄公望本只是个小官,在一案件当中被诬陷,才有了后来的放浪形骸,到处浪迹天涯。在这时候,他对大河、山川有了浓厚的兴趣,更喜欢观察山间朝霞的颜色和山水的线条。到了五十多岁才开始进行山水创造,而在八十高龄的时候才下开始构思《富春山居图》,然后用大约七年才完成。
“大痴画卷,予所见若_李项氏家藏《沙碛图》,长不及三尺,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可盈丈,笔意颓然,不似真迹。唯此卷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笔。忆在长安,每朝参之隙,征逐周台幕,请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自董其昌。
《富春山居图》引来多少人的痴心。前段的画虽然面积比较小,却相对完整,本人叫做“剩山图”。后面画幅长,又经过很多人的修补,被叫做“无用师卷”。
这幅画最早是黄公望送给了无用禅师,几经转手后到了吴洪裕手里。吴洪裕在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这幅心爱的山水画,最后硬想烧画来给他陪葬。后人将按遗嘱烧毁《富春山居图》的时候,吴洪裕的侄子冲了出来。他用偷梁换柱的方法,火中险救名画。这时候画虽在,中间已有几个洞,将它从此分成了两部分。
延伸阅读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黄公望(1269—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任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加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晚年居住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富春山居图分为两段分别叫什么?
分别叫剩山图和无用师卷。
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1]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叫无用师卷、剩山图? 我知道两幅画的来历,只是不知道名字的来历?
富春山居图在明朝末年传到吴洪裕手中,吴洪裕很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较长的后段一位被损毁严重所以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比较完整所以被称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拓展资料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水的布置疏密得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八成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两成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属国宝级文物。
无用师卷的上半卷叫什么?
无用师卷的上半卷叫剩山图
因为《富春山居图》曾被火烧过,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所以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而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所以被称为“无用师卷”。
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窜出来,愣是把画抢救出来。
无用师什么意思?
“无用师”是黄公望的同门师友郑樗。郑樗,字无用,号散木。是全真道士金志扬的弟子。《无用师卷》是指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画幅。1347年,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所作,1350年绘制完成。《富春山居图》收藏于明代吴洪裕时,被烧成两段,画幅后半段被称为“无用师卷”,前端为“剩山图”。
无用师卷的上句是什么?
不是上句,是前半卷。无用师卷的前半卷是剩山图。
无用师卷是指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画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为的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所作,在1350年绘制完成。
《富春山居图》现在后半卷无用师卷收藏在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收藏在中国浙江省博物馆。
《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描绘的是黄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庙山、大岭及富春江等一带的山川景致。画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冈陵起伏,山势层层叠叠,林木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