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言
酷刑腰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次“历史”的进步。我这么说绝没有崇尚暴力的意思,您要是知道有历史记载为证的殷商时代的死刑,就明白为什么是一种进步了。
殷商时代保留着不少原始部落的习俗,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人们一生为之努力的就是吃——吃才能活下去。从出土的殷商时期的文物就可以看出来,各种器形的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盘等等,几乎都与吃喝有关。
那时候很自然的把犯罪之人也当成“猎物”处理,所以当时的死刑执行方法也都与做肉相似。比如:“醢”,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脯”,就是把人烤成肉干;“炮”,就是把人绑在青铜柱上烤死;“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鼎等器物里煮成肉羹。
到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更加纯熟了,《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冶炼时加入了更多的锡,提高了青铜的硬度。这时死刑执行的方式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毕竟青铜不够锋利,加入了更多的锡又使得脆性增加,所以只能做成斧钺来砍。
“砍”就意味着对执行者的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快”、“准”、“狠”,否则一刀下去,砍不着或砍不断,那场面就囧了。慢慢的,就发明了更为顺手的铡刀。这个操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技术难点降低了不少。
《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型论,腰斩咸阳市。”据考,这时行刑用的就是铡刀。《两汉开国中兴传志》中处斩李斯父子一段,配有一个插图,很可惜图上画的一个高举大刀的刽子手,按当时的情况来说,偏差未免太大了些。
腰斩之刑,就是把人拦腰切断。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被截为两段后,还会有知觉,要过一阵子,失血过多了,脑及各器官才会衰竭,人才会慢慢死去。听上去就很吓人啊。但是,还真有不怕死的壮士。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先后投靠项梁和项羽,待到汉王入蜀之时,又转而投汉。一次因犯了军法要被处于腰斩之刑,一同被处以腰斩之刑的十三个人都已死在他眼前,轮到韩信,他居然还能面不改色,仰面躺在砧板上,直面利刃。
别说,不怕死还真有好处——仰面躺着才能看到人啊,他看到了夏侯婴!韩信高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大王不是要取天下吗?为什么杀壮士!”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戏剧化的翻转,韩信自此走上了开挂的人生。(当然最后还是挂了。)
汉代有个叫张苍的人,铡刀下逃生的经历更为传奇。据《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记载,张苍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攻打南阳时,因处犯军法,被判处腰斩。他从容的脱去衣服,露出了一身健美的肌肉,洁白又匀称,往砧板上一趴——当时就迷住了监斩官王陵。王陵认为他是一个美男子,就禀告刘邦,赦免了他。张苍以后还真立了大功,官至丞相呢。(看来健身一事,真是重中之重啊。)
到了雍正年间,历史上最后一次腰斩判给了清代河南学政俞鸿图。
俞鸿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雍正十年,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读,雍正十年被任命为河南学政。
学政负责本省范围内的举人考试。科考时,他特意派人在试院外值班,严防考试资料泄露。不成想,他的仆人收受了参试人员的贿赂,与他的侍妾林氏串通,偷考试资料。
林氏趁着给俞鸿图准备衣服的机会,把考试材料贴在了他的官服里面。俞鸿图出去后,脱下官服,他的仆人便乘机将资料撕下来卖给了参试的举人。古代科考,一考就是几天,届时允许参试者的家人送入生活必须品,他们就用同样的方法,将作弊的材料再传进来。就这样一出一入,收受的贿赂就达白银万余两。可惜的是,俞鸿图因大意始终没有发现。
雍正十一(1732)年,兼河南巡抚的王士俊弹劾俞鸿图,告他纳贿营私。雍正十二(1734年)年三月,雍正帝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俞鸿图案件。其侍妾与仆人招供了一切。于是,陈树萱向刑部提出了将俞鸿图处斩的意见,刑部初准,并上报雍正审批。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十二日雍正批准对俞鸿图执行腰斩。
俞鸿图的亲家邹士恒受命接替俞鸿图的职务,并任腰斩的监斩官。邹士恒慑于天威,不敢(也不忍)把此刑罚告诉俞鸿图。俞鸿图被腰斩后,并未立刻死去,还多活了一个小时,上半身因疼痛在地上翻滚,他支撑着,用手指蘸血在地上连写七个”惨”字方自断气。
邹士恒将腰斩状况上报雍正,一向以暴政著称的雍正皇帝也动了恻隐之心,遂命封刀。腰斩这一酷刑,结束了它三千年的使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者:不言,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