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的发展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是其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第二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为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伊始,西方史学理论大量传入中国,令史学界顿感新鲜。关于史学理论或史学概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等,一度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介绍和翻译大量国外史学理论或方法论书籍的同时,我国史学界又陆续出版了近20种史学理论教材和著作,对重大史学理论问题的探讨持续深入。
9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热潮有所减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合在一起,成为历史学系统的首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研究往往通过史学史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二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研究,既属于史学理论的范畴,也属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内容。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也是通过研究西方史学家、史学思潮体现出来的。史学理论界意识到,史学史是史学理论的基础,没有史学史的根基,史学理论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密切结合,反映了研究者已摆脱了就理论谈理论的模式,并逐步从史学具体实践来总结和概括史学理论。
进入21世纪,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结合得依然紧密,并成为史学理论发展的常态。但也有新的表现:一是出现明显的跨学科特征。西方历史哲学的成果大量进入史学理论领域,西方政治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术语和观念亦为史学理论所吸收。二是史学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例如中国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理论的分野、古代史学理论和现当代史学理论的差异。三是中国的史学理论工作者主动参与全球史史学理论的研讨和建设。四是通过中外史学理论的交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得到西方和东亚史学同行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五是诸多中西兼通的史学理论人才成长起来。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是史学理论的扩展深化期。
延伸阅读
史学概论的代表作?
代表作是李隆国编写的《史学概论》。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客观必然性史学概论?
首先,社会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按照这样的发展规律,就会存在着客观与必然性,这就解释了前半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其次,人们的历史选择,代表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能动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人们群众是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范围上,做出符合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是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与必然性的。
所以总结下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基础和更多可能,从而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时代性以及当时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史学理论有哪些?
史学理论同历史理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参见陈启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1986 年 12 月 3 日《光明日报》),同时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史学工作也是一种历史活动,它也应当被包含在历史理论所概括的一切历史现象之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理论包含着史学理论;从史学的观点来看,史学工作者以及一切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对历史的认识、研究、评论,都是史学活动,也都在史学理论所应当总结和概括的范围之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学理论又包含着(至少是部分地包含着)历史理论。
它们的这种关系,要求史学工作者不应脱离对于客观历史的研究而仅限于对史学的研究,同时也不应脱离对于史学的研究而仅限于对历史的研究;恰当的做法是在有所侧重的前提下把二者结合起来(参见瞿林东《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载《史学理论》1987 年第 1 期)。
近年国内学者出版的以阐述史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有: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7 月第 1 版),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年 6 月第 1 版),姜义华等著《史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第 1 版),各有特色,均可参考。参见“历史理论”条。
要是把史学理论解释为“关于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概括”,那么这和“历史理论”(也算历史学课理论的一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历史发展的问题,是针对客观存在过的那些历史事件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就是一回事了。
所以,这里讲的史学理论其实是历史学理论的一个小分支,应该准确界定为“史学史理论”。它研究对象是史官、史馆、史书、史家及史学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目的是更好的总结完善和概括出指导研究历史的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DNF史学概论怎么升级?
DNF史诗概论是DNF617版本出的一个活动,该活动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刷图、提升名望值来进行升级
史学概论,什么是历史主义原则?
历史主义原则:历史主义是运用历史方法研究人类历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