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之一,《提纲》中阐明了人的能动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不但有力的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而且对建构当代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现、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不仅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而且对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也十分精辟.文章中第三条通过对“环境决定论”等错误观点的有力批判,对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地论述,为人们正确认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认识环境与教育等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延伸阅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费尔巴哈把实践看成什么
半截子唯物主义。脱离实践的直观性、抽象性、形而上学性,脱离了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其立足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也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科学实践观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两大重要理论武器:一是鲜明的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二是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经典语句
1.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2. 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3.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4.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5.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6. 智慧能使人写作,但创造历史的是热。
为什么说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心思想是实践
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指出“从前的一切日唯物主义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在此,马克思明确的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只是消极被动的去观察事物,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也不明白客观存在的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同时旧唯物主义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加以否定。
为什么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心思想是实践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遗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费尔巴哈提纲十一条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十一条,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
一是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二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论述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三是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和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新、旧哲学的区别。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是什么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且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 八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谁写的写于那一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
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