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储疏原文?
论积贮疏
贾谊 〔两汉〕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幸文言文解释?
①幸运。《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②侥幸。《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③幸亏。《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④为……高兴。柳宗元《骂尸虫文》:“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⑤宠幸;宠爱。《鸿门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⑥帝王到某处。《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⑦敬词,希望对方照自己的意见做,可译为“希望”。《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乃悉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悉:①<形>详尽;详细。《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译文: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②<动>详尽地表达。《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译文:感恩戴德,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心意了。
③<动>了解;熟悉。《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译文: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④<动>尽;全部找出。《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译文:(把)我们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人(也)不过百人。⑤<副>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乃悉罢之的意思指:悉
悉-释义:尽,全。
此句意思就是:于是全都不用这三十人。
疏类名篇有贾谊的篇名
《论积贮疏》是贾谊的名文之一。《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文题为后人所加。是贾谊23岁时(前178)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
: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意思?
意思就是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出自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译文:管子说:“粮仓充实了,老百姓就懂得礼节了。”老百姓生活不富足而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古代的人说过:“只要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挨饿;只要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受冻。”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对于重视积贮、足民致治的道理,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得十分细致,考虑得十分周备,所以他们的粮食贮备能够拿来作为依靠。
求“至纤至悉”的解释?
zhì xiān zhì xī纤:细微;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典故出处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近义词 至孅至悉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纤:细微;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成语举例:清·魏源《治篇一》:“王道至纤至悉。”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贾谊《论积贮疏》反应了我国封建时代怎么的基础经济思想?如何评价这一基础思想?
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表现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他提出的主张,对于维护汉朝的封建统治,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育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同时,他的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