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的第三十二篇读书笔记#
《理想国》是西方知识分子必读的书目之一,正如所有中国知识分子都必须读《论语》才能了解中国哲学的起源,不读《理想国》不能知西方哲学的源头。这是一本综合了对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女权、共产等诸多问题讨论的著作,而且写作风格和论语一样,采取的是对话体的方式。柏拉图采取记录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对“究竟什么是正义?”展开辩论,最后达成了如何建立一个理想国的理念。“辩论”一词使用在苏格拉底身上并不准确,因为其他人并不是苏格拉底的对手,所以根本谈不上辩论。苏格拉底使用的“辩论技巧”其实很简单却,就是“反诘法”,让对方对自己作出的结论不断地做延伸推理,最后会得出与最初的结论存在矛盾的相反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结论从而提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对话方式却是非常令人讨厌,书中多次出现对话者对苏格拉底的这种带有侮辱的辩论方式不满而要中断对话。苏格拉底的咄咄逼人的反诘质问与孔子的循循善诱完全是两种方式,也足以见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在辩论中经常使用的方式,是首先尝试对各种名词进行准确的定义,然后对这个定义进行讨论和辩驳以确认定义是否足够正确,这是一个追求真理和知识的过程。这里是西方思维中与中方思维最重要的区别,《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到“仁”,但孔子却从不给“仁”明确清晰的定义,而《理想国》一书却是围绕“什么是正义”一词而展开的。在本书的第一卷中,苏格拉底首先对四种正义观的逐个反驳:(一)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二)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四)不正义比正义有利,即,正义的人总是吃亏,不正义的人总是得利。但是并不没有得出正义是什么的结论。所以最后苏格拉底无奈的说到“在这场讨论中我是一无所获。因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美德,也就无法知道拥有正义的人是痛苦还是快乐。”为了准确定义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又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定义什么是城邦的定义,从而以大见小定义什么是人的正义。这种方式是类比论证。通过追溯私有制和城邦的起源,最终确认城邦的正义在城邦中的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相互僭越就是不正义。从而得出正义的城邦一定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的。苏格拉底又将人的心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超我、本我和自我。也对应于常见的譬喻,马车夫、马和马车。通过类比,苏格拉底定义到人的正义正在于人的心灵的三个部分各起作用,彼此和谐友好。“理性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
苏格拉底由此对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做出了定义,拥有统治权力的统治者必须是具备智慧的。哲学一词在古希腊中的意思就是爱智慧的。所以,在这个理想国里,统治者要么是哲学家,要么是哲学家成为统治者。要成为哲学家和具备统治一个国家的智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苏格拉底引用了三个比喻来说明追求真理并不是容易的。“日喻”强调了哲学家要有“善”的理念,才能理性的认识世界。“线喻”强调的是哲学家追求的在可见世界基础之上的可知世界。“穴喻”强调的是哲学家要有勇气在走出洞穴后再次回到洞穴,拯救在洞穴中的人。
日喻
线喻
穴喻为此苏格拉底设计了一套完美的教育制度去培养这样这样的哲学家。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二十岁主要是进行文艺和体育教育,从而在心灵的善和身体的健康上培养他们。第二阶段,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进行科学教育,科目包括数学、几何、天文等,从而在理性认识上培养他们。第三阶段是从三十岁到三十五岁,进行辩证法教育,从而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习惯。为了保证他们不受诗人的欺骗,理想国应该驱逐诗人。无论是驱逐诗人,还是将人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以及将女人与孩子共产,柏拉图的目的都在于建立一个统治者是哲学家的王国,这个人兼具了真、善、美的品格。理想国处于这个贤人的统治之下,被统治者完全服从他的统治。但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所希望建立的理想国毕竟只是乌托邦,只要是乌托邦那就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