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6-12-28桃李堂主人桃李堂
今天故事的主角被列入 《 后汉书.酷吏传 》 , 后世的戏曲中大都称其为 “ 强项令 ”。
东汉建国之初,各地的豪强大族势力很大,有时任意杀人枉法。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对这些豪门大族总体倾向于抑制的态度。
但是,由于在刘秀成长初期,曾单车赴河北,在当地豪强大族的强力支持下,才开始积累第一支属于自身的力量。而且,在后续的建国过程中,也得到了全国各地大族的支持,才完成这一历史进程。因此,刘秀对地方豪强的抑制又不能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就是大国领导的难处。
看完董宣的故事,结合上面这个背景,读者亲们大概就会明白,刘秀为什么对董宣持如此宽容的态度了。
董宣是陈留圉人,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开封市杞县圉镇附近,累官到北海相,大概位于山东青州,靠今天的渤海。
到任之后,任命当地的大族公孙丹为五官掾,这个职位是郡太守的属吏,主管春秋祭祀,相当于太守的左右手。
公孙丹家族有一次修建新的宅院,古时都习惯请占卜的人占一下吉凶,结果公孙丹这次很不幸地找了个催命的占卜者。占的结果是房子大凶,会死人。于是公孙丹就很随意地让他的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还把死者放在新房子里,为了挡灾。可见当时东汉时期的豪强是多么横行霸道和草菅人命。
董宣得知此事,就把公孙丹父子抓捕归案并且直接杀掉了。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公孙家的亲戚聚焦了三十多号人,都拿着武器,到郡守府门前喊冤。结果董宣一不做二不休,命令下属水丘岑把他们全抓了起来。由于董宣想到以前公孙丹家族曾经依附过王莽,还交结过海贼——这种事情东汉各地的豪强大族做的应该都类似。就下令水丘岑把这三十多人全部杀掉了——这大概就是 《 后汉书 》 的作者范晔,为什么把董宣列入 “ 酷吏传 ” 的原因吧。
青州刺史认为董宣滥杀,就向朝廷有司上书,告发了董宣,董宣因此获罪,将被征召到首都洛阳,接受廷尉审问。
董宣在监狱里面无忧色,早晚只是诵读诗文。等到即将被带出监狱受刑讯问的时候,官属做了 “ 断头饭 ” 给他送行——都估计他回不来了。
董宣却厉色说道: “ 我董宣生平从来不吃别人的请客,何况在临死的时候呢? ” 就径直上囚车而去。
当时一起受刑的有九个人,眼看快要轮到董宣了。光武帝刘秀急忙派侍从骑士赶去,专门只赦免了董宣一人的死刑—— “ 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 。
并且命令他回到监狱去,后面刘秀又派使者到监狱里审问董宣,董宣完全实话实说地回答使者,并且说水丘岑是按他的旨意办事的,罪不在他;愿意杀掉自己,而使水丘岑活下来。
使者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光武帝,光武帝就下诏,将董宣降为怀县县长,并下令让青州刺史不再追究水丘岑,后来水丘岑还累官升到了司隶校尉。可见董宣倒是一个光明磊落和有担当的人,不象后世有些人,出了事情就全推到下属和临时工身上。
后来董宣被朝廷特别征召为洛阳令——这个官职相当于首都府尹,与后来北宋包公曾经担任的开封府尹类似,官并不甚高,但职权非常之重,首都的治安、司法都归他管。不知道能不能理解为是首都洛阳的市长不?或者与今天的现状相比,也许不是市长,是公安局长更贴切一些。
按理说,这肯定是刘秀的常识,加上前面刘秀对他的特别通情和开恩,似乎一般人就应该完全站队了。但董宣之所以为董宣,以及刘秀之所以常识和特别提拔董宣,就是因为他清廉和耿直的品性。
当时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行凶杀人,因为躲在公主家里,官吏都不敢去抓他。
湖阳公主是谁呢?就是刘秀的亲大姐刘黄。刘秀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刘黄作为大姐,平时省吃俭用,和母亲一起照顾弟妹,其姐弟感情可想而知。所以刘秀登基后,封刘黄为湖阳长公主,真是朝中无人敢惹。所以她手下的苍头杀了人不但不逃亡躲避,还公然作为陪乘一起外出。
不过遇到董宣算他倒霉,别人不敢惹湖阳长公主,可董宣眼中只有朝廷的法令,他专门等到湖阳公主外出时,率领手下,在夏门亭持刀截住湖阳公主的车驾。拦住公主的马之后,一边用刀在地上划线数数字,一边大声列举公主的过错。最后呵斥那个奴仆下车,当场把他杀了——真乃狠人一个。
湖阳长公主当然怒火万丈,立即驰奔皇宫,向光武帝一五一十地痛哭告状。光武帝也大怒,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大胆到搞到皇家自己头上了,于是,立即召见董宣,准备用棍子打死他。
董宣叩头说: “ 我请求说一句话再死。 ” 光武帝说:“ 你想说什么? ”
董宣说: “ 陛下圣德中兴汉朝,却放纵奴仆杀害良民,以后将怎样治理天下呢? 我不用棍子打,请让我自杀吧。 ” 说完就用头去撞柱子,撞得血流满面。
刘秀赶紧命令小太监扶持着他,不让他继续撞,让董宣向公主磕个头谢个罪就算完事了。董宣却就是不服从,小黄门于是就按着董宣,强迫他叩头,董宣用两手撑着地,始终就是不肯低头。
长公主恨恨地对刘秀说: “ 文叔 ( 刘秀的字 ) ,你以前作为百姓时,敢于隐藏逃犯和犯了死罪的人,当地官吏都不敢上门捉拿。现在做了天子,怎么你的权威还下降了,都不能加于一令吗? ”
光武帝刘秀却笑着回答说: “ 天子不能同百姓一样。 ” 随即命令这个强项令出去,并赐给董宣三十万钱。
董宣把皇帝赏赐的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吏们,从此,董宣打击豪强,没有不震惊发抖的人,京师都称他为 “ 卧虎 ”,唱歌表扬他说: “ 董宣衙前,无人需要用击鼓的极端方式鸣冤。 ”
董宣的方式就是拿一个大豪强开刀,这下,其他豪强都老实了。皇帝刘秀在整个事件中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毕竟,董宣可是朝廷专门征如为首都市长,哦不,首都公安局长的,嘿嘿 。。。
由此可见,光武帝刘秀也颇具政治眼光和大家气度,不愧为一代中兴英主。
董宣担任洛阳令五年之后,于七十四岁时病死在任上。刘秀下诏派使者到他家里看视,只见用布被盖着尸体,妻子和儿女对着哭泣,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光武帝很悲伤地说: “ 董宣做官这么清廉,死了才为世人所知啊! ” 因为董宣以前曾经做过二千石的郡太守,所以就赐予他银印禄绶,用大夫之礼安葬他,并封他的儿子董并为郎中,后来董并官至齐郡相国。
董宣这种不畏豪强的行为,被范晔列于 《 后汉书.酷吏传 》 之首,后世却有不少人为其鸣不平。比如清朝李渔在 《 笠翁别集 》中,专门论及董宣执法,却被后世史家列入酷吏的事情,对此颇为不满。
李渔说:“ 如果严于执法、对皇帝都敢于强项之人,都被列为酷吏;那么,是不是那些贪赃枉法,徇私情,在豪强面前化为绕指柔的官员,才可以称为循吏呢? ——古代,循吏的评价,通常比酷吏要高出一等。
当然,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中的酷吏和后世史书中所称酷吏,还略有区别,不能全然认为比循吏低一等。但后世确有这样的官吏,他们对上柔弱、对豪强柔弱,对百姓却无比严酷,可以说比比皆是啊。
因此,在百姓心目中,强项令是值得纪念的,至今京剧、曲剧、豫剧等戏曲之中,都有 《 强项令 》 这一长演不衰的剧目,这就是民间百姓最好的回答。
欢迎点赞和留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桃李堂”(ShanShui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