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有什么之称?
孙犁(1913.4.6-2002.7.11)
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
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顾问、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孙犁年谱?
一部40多万字的《孙犁年谱》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由段华编著。
该年谱对孙犁作品发表、流传、修改、收录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记述,几乎对孙犁的每一篇作品都进行了详尽地梳理、辨析和考证。其中的辨析考证对以往资料中的一些错讹进行了订正。书中同时还补充了很多珍贵资料,例如一些未曾发表的书信等。
孙犁研究背景?
孙犁: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去北平(北京)谋生,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1937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后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并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淀》等名篇。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等。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了他的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
作品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孙犁的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是孙犁唯一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抗日战争风起云涌之际,中华儿女的群起抵抗以及他们个人的新生。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这部小说给人非常熟悉的感觉,似乎回到了中学课堂。平淡而又真实的文字,一个个敲击着我的心房,没有丝毫的炫技做作。沉溺其中,就像回到了久违的家乡,那里的风都是干净的,那里的人都是干净的。
尽管我知道,那个年代是1937年,鬼子就要进中原,平静的村庄终会迎来将要“逝去的青春”。但对这样的文字做出客观的评价,实在很难。因为在读每一句时,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种感觉就像从西南的边城吹起一丝柔软的风,猛烈地灌注在中原浓厚的乡土气息里,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孙犁从1950年开始写《风云初记》,一直到1962年病情好转后,才编排章节,续写尾声。十余年的时间,新中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象,但1937年的河北依然处在巨变的前夕,从“七七事变”开始,冀中劳动人民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保护自己的牵挂,他们不得不战。
刘绍棠与孙犁关系?
两个人都是“荷花派”的代表人物。
刘绍棠师承孙犁,继承并发扬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独具风光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就是要专门表现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
孙犁的评价体现了小说怎样的艺术特点?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就使他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语言简洁、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大家常喜欢用“诗的语言”来概括孙犁的作品的语言。
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善于运用饱含诗情的笔触来表现它。不论是对话,还是叙述、描写,用的哪怕是最通俗的口语,都能像诗句一样优雅。
打工皇帝孙犁介绍?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是一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早年曾当过机关职员、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事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1940年代发表的文集《白洋淀往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说《荷花淀》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开创了荷花淀派。
1950年代又发表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散文有《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等。2002年7月11日晨六点病逝于天津,终年89岁。
孙犁有几个妻子?
答:只有一个妻子。
孙犁与妻子的结合,尽管是由父母包办,媒约之言,婚后也是聚少离多,但毕竟共同生活了40年,感情还是很深的。1965年2月19日,妻子患病之后,孙犁心情抑郁。孙犁在亡人逸事一文中感叹,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十九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父亲提议给二姑娘说亲,竟然说成了。
孙犁散文名篇?
《织席记》是作家孙犁的散文名篇。
作品以近乎速写的笔调,记叙了白洋淀织席女子的劳动场面和今昔对比,以小见大,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沧桑变化。
作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乡村集市的风情,表现出织席女子们急于卖席的急迫心情。因为她们只有迅速卖出席子,才能再到苇市买苇,当天回家解苇,甚至轧出眉子,赶制好下集的席子,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挣得生活所需。织席女子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后,织席女子们“绝处逢生”。解放区的民主政府扶植苇席生产,使织席女子们“收获很大”。政府还将苇田分给穷人,使人们有了“生活上的最大变化”。
这篇文章取材虽小,但开掘颇深。就像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作者凭着敏锐的眼光,从寻常的苇席中,从织席女们的平凡劳动中,发现了并不寻常的时代巨变和社会进步,给那个新旧交错的时代保存了一幅珍贵的留影。
孙犁原名?
孙犁(1913~)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
河北安平人。
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
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
1945年回冀中农村。
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
1956年起因病辍笔。
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
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