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节——写在10班参与2016年艺术节之后

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节
——写在10班参与2016年艺术节之后

艺术节结束了。我的10班实现了单个班级各项大型活动奖杯大满贯。
从他们入学第一天起,我就更感到这个班学生活泼、开朗、笑点低,孩子们有主意,不是特别好“管”。
接触久了以后,逐渐发现他们各有鲜明个性。上一个10班,直到高二后半段,一些学生鲜明个性才显现出来,以至在他们高一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将“培养鲜明个性”这一条当作建班目标提出来,而这个班不到一个学期,各自的个性就展现出来了。
先是运动会。一群小姑娘共同拿了个全年级第二,取得了我带文实班以来最好的运动会成绩,并且高二还是第二。
接着是校训杯中的“笃志杯”“一二九”汇演,他们设计了以爱国为主题的节目,融话剧、歌舞为一体,可贵的是他们不是简单地演一个节目,而就表达了他们对青年人激情爱国与理性爱国的思考,最后获得了第一名,夺得笃志杯。
接着是“博学杯”百科知识竞赛。论单个水准,10班学生比不上年级里的顶尖级选手——当然他们也都很优秀;但他们全班投入、共同协作,用团队的力量把博学杯也拿了下来。
这下激起他们的斗志,要力争把四大校训杯包揽,甚至有人提出将四大校训杯和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三大杯(前三名就有奖杯)都拿下,要集齐“七颗龙珠”。
结果高一第二学期,他们又凭借优秀志愿项目拿下质朴杯。
不久,他们又拿了一个科技节第一名。成绩固然可喜,不过最让我欣慰的是,这个科技节第一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贡献,全班无一死角;而不是像以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贡献了大量的分数,同时还有一些看客。
高二第一学期,在全班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又拿下了“方正杯”(法律知识竞赛冠军),实现了四大校训杯满贯,听团委陈颖老师说这是自有校训杯以来第一次。
现在,就只剩下艺术节了。艺术节不评团体总分,但是今天颁奖典礼上,10班实现大丰收,合唱总分第一、服装表演一等奖第一名,还有大量个人奖项;如果有团体总分评选,肯定是总分第一。
所以可以自豪地说,2017届10班集齐了七颗龙珠。
同学们的欢呼和兴奋还在持续。我在为同学们高兴的同时,也冷静下来,想想这其中的得失。
在2009年的时候,我曾写过科技节的感悟;之后就多年没有为学生活动特别是艺术节写东西。
这次,虽然我欠的“作业”很多,但还是要挤出时间来,为艺术节,为10班写一点东西。因为艺术节,真的不仅仅是艺术节。
北师大二附中的科技节与艺术节是学校传统的大型活动,不管应试势力多么强大,这两项活动始终不断,正体现了学校对教育理想的坚守。
每到四月份,高一高二总要“乱”一阵,几乎是全校动员,大家共同为心中的科技艺术梦想、为自己的班集体奋斗。无论是成功、失败,无论是组织者、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每个学生都会在这些活动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我一直认为,各种活动固然是学生个性才华的展示,但更是集体建设的契机。
10班是项目团队负责制,班长主要负责日常管理,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自己的职责或特长范围内,调动全班的力量,当一回“这件事”的核心,科技节、艺术节中更是如此。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科技节各项的负责人、骨干与艺术节各项的负责人、骨干并不一样,真正做到了班中各个人才都有展示、服务的机会。更可贵的是,不管你是谁,哪怕你是校团委、学生会的干部、班长,在一个具体团队中,也心甘情愿做一个普通士兵,而给别人“打杂”。
这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境界:让班级与个体同步发展;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成长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这个舞台的中心。同时,每个人心甘情愿能够为别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在己的岗位上,为集体、为项目尽力。
不少人担心活动影响学习;十几年前,我就背过这样的骂名“只搞活动、不抓学习”。我曾经特别在乎班里的活动成绩,嘴上不承认,心中是有想通过班里活动证明自己凝聚集体能力的功利心的;我也曾经因为怕背上 “骂名”而不支持学生搞活动。
但最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教育了我。
活动质量本身可以证明班主任的工作成效,但活动成绩却不能成为我个人的资本。所谓活动质量,是通过活动把集体建设好,使学生获得全面成长,这是班主任要做的。至于最后的成绩只能是学生的幸福和我们为他们自豪的幸福。
唯有这样,班主任带领学生搞活动才能找到正确的定位。
我理解老师、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担忧,我也一直坚定地追求高考成绩。但我总认为,在青年时代,除了最后考试那点分数,我们总要给学生留下点记忆。
其实,各种活动绝不仅仅是“玩”,它们本身就是学习。
就说科技节吧,科技节的所有项目就是一个个项目学习方式。火箭怎么做、热气球怎么飞、辩论如何辩,如何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全都是在学习——学生们要运用学过的物理、化学、语文、信息、美术各种知识;并且还要有综合筹划、合作沟通能力,这种学习中的收获一定有利于高考。
再说艺术节,这是艺术教育的深化。二班和10班的合唱,从最开始选歌,指挥团队就有意选择高难度的歌曲,同学们也有不同看法,我则积极支持他们尝试——练砸了没事;最后他们成功地应对了挑战。据不少老师评价,二班10班的合唱,是最能体现艺术追求和水准的节目。
杨慕华和管荫尘的微电影,以贾璇的书法、张译文的舞蹈、严晨的琵琶为表现对象,在文案团队的剧本基础上,拍出了奥运宣传片的味道。这其间有语文、有书、有摄影、有舞蹈,更有后期辛苦的制作。
还有刘颖、杨慕华组织的创意服装,以经典名画为依托,自编故事,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加上张译文创编的舞蹈和刘颖等成员一针一线的缝制,最终实现极佳的舞台效果。
这整个过程学习强度之大、收获之丰富,自不待言。
这些项目能获奖自然是皆大欢喜,不能获奖同样有巨大的学习、思维与情感收获。

我们不得不经常追问我们教育的目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但这个成绩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唯一目标,更不能将其作为教师名利的证明。
如果我们眼中只盯着分数,只想着让学生过三年高三,只想着我们能培养多少北大清华,那我们的学生就一定是一个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就是在加速社会的溃败,我们也没有资格指责学生、指责社会道德沦丧。
其实,搞活动与学习成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
我能够理解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搞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学习的担心。
但据我多年的观察,社会活动绝不应该是学有余力学生的专利,相反应该如果引导得当,各种活动反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其中的关键是对活动的总结与提升。
所以,每到一次活动结束后,我都要对活动做总结,这是我带班的一项重要制度。科技节结束后,我要求每个项目团队都要总结,总结要有三个关键词:原理、过程、感谢。
原理,是指对整个项目复盘,分析项目成败的科学因素,而不只是纯感叹。这个环节很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原理再深化。
过程,是指对整个过程做描述,是学生将情感体验深化的环节。
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强调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从洒扫应对开始,在待人接物中接受教育、实现成长。中国的班集体提供了一种班级生活,活动就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习熏悟化、自然而然地获得成长。
我相信,在整个活动中,很多同学都经历了人生的某种突破或做了某个第一次。有人第一次学会化妆,有人第一次学会缝衣服;有人向艺术与组织的高难度挑战,有人向个性的弱点寻求突破。
包括我,也第一次跑到了合唱的低声部。
现在想来也怪有意思的。合唱前的周五是走台的时间,走台时一听,《菊花台》男声根本没出来,这样子根本拿不上台。这在我意料之中,历届合唱,最难的是男声放不出来——我现在还记得十六年前,我带着当时高一八班的男生在学校门口的天桥上一起放声以练男生胆子的情形。
于是,本来不准备上台的我决定上台,并且不只是加入主旋律凑个数,而是要加入低声部,去做个基础。
可是跟明珠、严晨一学才知道《菊花台》男低真的很难,更难的是,一与大家合练,我就被带跑——这是我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合唱中唱低声部。
结果清明节假期在家练了三天,一直跟着各种《菊花台》主旋律唱低声部,直到最后基本不会被带跑,才站到男低的队伍中。虽不敢说唱得多好,但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突破。
我想我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一定有不少这种突破,这种体验太难得了,这种体验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当然,我此次上台,还有更重要的考虑,就是前边所说的班主任在活动的定位。
班主任在活动中,是一个教育者,他要通过事先的设计与过程中的引导使教育效应最大化。班主任可以也应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但定位要清楚:一是陪伴,二是体验,三是观察,四是支持,五是引导。
不管多大的学生,其实都是需要长者的陪伴的;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心中有期待的。做了父亲之后,我更体会到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做教师也是如此。那种“就让学生去搞吧,我们不管”的说法,有时是放手,有时就是犯懒,其区分标准就是陪伴与否。
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体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师者的立场上去要求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次我亲自唱一遍男低,我才知道其中的难度。
活动,是最好的观察学生的途径。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一定没有班主任全面,就是因为班主任可以全方位观察学生。唯有吃透学情,才能有效教育。我们年级的刘莉老师看到学生默默帮助校工打扫舞台,戴国庆老师与学生同演微电影,王广杰老师观看班里戏剧表演,都是最好的观察与陪伴,所以他们的班集体一直带得非常出色。
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的参与就是巨大的支持。在所有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角,我扮演一个默默旁观与鼓励的角色,而一旦需要我站出来,我会当仁不让。这次艺术节,年级里有不少老师参与合唱中,他们的存在就是给同学们巨大的支持。
我为我们年级的班主任骄傲!
再有,班主任要把活动当作教育契机,无论成绩好坏,都要从中挖掘各种教育因素,因为活动最终是为了成长。所以,班主任的引导很重要。
就这次活动吧,我们同样有遗憾。比如,我们并没有积极观看我们没有进入决赛的戏剧项目,微电影的鸣谢中缺少了对老师的感谢。
今天闭幕式结束后的初步总结中,我讲了这样一段话:“咱们10班同学有着非常强的创造性与领导力,能够创造奇迹。但想成为社会的中坚,还不能只是孤芳自赏。我们希望别人关注我们鼓励我们,那么我们也应该关注别人鼓励别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坚。
这就回到前述总结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感恩。有感恩心态的人,心里会更多想别人一点。
我必须告诉学生,你取得的成绩绝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更有整个团队和班级的功劳。
中国传统一直强调集体本位,现在更突出个体本位。
我承认,中国的文化有扼杀个性的成分在里边;但近几年我更认识到,没有集体、没有环境,个体不可能获得成功。我们要张扬个性、尊重个体,但同样要依靠集体、服务于集体。中国如果没有了集体主义就会天下大乱,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了班集体意识,就会更加自私利己。
我一直担心走班制使班集体这一组织形式消失,会使集体主义教育失去载体,更担心一个又一个只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聚合起来的青年,无处寻找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并且更没有感恩之心。
所以,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感恩的快乐。

以前,我每到高三送走一个班级,都在担心,下一个班级能否超越前一个班。尤其是上一个10班送走时,我一直在问自己,下一个10班会更好吗?
现在,和这个10班已经相处了两年。同上一个10班比,他们同样出色,有某些方面还有突破。
至少,这班孩子整体体现的鲜明个性与创新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深度、领导能力,都让我叹为观止。
当然,这个班学生的文化课平均成绩一直不如另一个文实,这也是我未来要继续努力调整的——我要为他们未来有一个好的学习平台而努力。
但我还是认为,这个集体的建设是成功的。
“京城教育圈”公众号曾发表一篇文章,说经调查学生有六大渴望: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渴望有情感的老师,渴望启发思考互动的课堂,渴望获得父母的肯定、尊重与帮助,渴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实现其中几个渴望,就应该算是成功吧。这个班学生的六个渴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艺术节结束了,兴奋与欢呼很快就会过去,我们马上要回到平淡艰苦的学习中。人生就是这样,一时的欢庆固然欣慰,但人终究要回到平常生活中。
我得过很多荣誉,但得过荣誉后,自己还要回到班里一课一课教书,一个一个谈话,一次一次关注班里不要扣分——这才是生活和教育的常态。
在合唱第二天的课间操,合唱指挥严晨换回了校服,安静而认真地做着操,完全看不出这是昨天率领团队做出重大突破的“霸气”指挥。当时看着她,我特别感动,想着她和我一样,和班里很多同学都一样:在平常,认真而普通地活着;在关键时刻又能站出来。这就是生活本质,也是教育的佳境。
而这些,就是我所说的生命状态吧。
所以,虽然欠了很多“作业”,但我还是要为艺术节写点什么,因为这不仅仅是艺术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