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学点经济学很有必要

准确地说,是有经济学常识和经济学思维很有必要。
《牛奶可乐经济学》和《一课经济学》都是经济学入门级书籍。
“入门”不仅仅指书里没有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公式、图表,而且两本书的主题都只需要两个词或两句话就能概括,其余内容都是这两点在不同场景下的呈现。
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机会成本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成本效益原则
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
一开始这本书给我观感不太好,通篇看下来唯一学到的就是一个叫“博物经济学”的词,而这个词似乎还只用在这个作者和这本书上。
博物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概念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
观感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这本书出的实在“太偷懒”,将课堂上学生们提供的案例和他们自己的理解打包了一下就拿出来出书,连稍微延伸下的“阅读理解”都没有。
第二,里面的案例都太“常识”了,不太想把它归类为“经济学”。
第三,书中五花八门的案例,深究一下就能发现他们其实只提供了一种理解上的“可能性”。即这个案例可以用他提到的某个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但是这种解释是不是正确、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却没有进行必要的验证,整个论证过程因为不闭合而显得不严谨。
对于这一点,作者在引言部分也提到,学生们应当将他们的回答“作为有待进一步推敲验证的合理假设。它们并不意味着最终定论。”
而缺少经济学知识的普通读者基本上会忽略到这点提醒,直接把书中的案例和回答划上等号,不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更极端的情况是,让读者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强行将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做出所谓的“经济学解释”,指导行动。
因此作者的初衷是想普及经济学常识,结果却起到反作用,没体现其应有的经济学价值。
其实有个蛮好的补救方法,《牛奶》之所以让人这么失望是因为它打着经济学的幌子,如果改个书名就会好很多,比如《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小百科》,《日常行为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定位成“奇怪知识收集器”还比较能让人接受点。
一课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作者:〔美〕亨利·黑兹利特
《一课经济学》在“普及经济学”方面做的就比较好。这本书讲了公共政策中的各种谬论,而所有谬论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成一句话: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反对凯恩斯学派,反对让公共政策干预经济,这本诞生于1946年的书,现在看一点都不过时,书中列出的政策谬论依然常见于现在的各种公共决策中。
比如“诅咒机器”,20世纪初甚至在19世纪就存在的“机器必然导致失业”的经济错觉,被无数人驳倒过,但总能死灰复燃。那时候的论调是反对省力机械,认为机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按此逻辑得到的结论就是:要想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让所有劳工尽可能地从事缺乏效率和收益的工作。显然立足现在看这些观点完全是荒谬的,但有没有发现如果把机器改成AI,这种论调在我们目前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的思维习惯还停留在一百多年前。
再比如“公共建设工程意味着税收”章节中提出的,“各国的政府支出都被当作治愈所有经济弊病的灵丹妙药。”行业不景气了,用政府支出解决;出现失业问题了也是“私人购买力不足”造成的,解决办法还是政府支出。作者在这里明确指出: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经济不景气时,政府会加大投资力度,这时造一座桥的首要目的就不再是满足民众的迫切需要,而是为了提供就业机会,工程就得“无中生有”,政府不再考虑哪里必须建桥,而是自问自答桥可以建在哪里。这样的政策就是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间接影响;
另一种例子是“动用公共资金兴建供低收入家庭使用的公共住宅,这么做,只不过是用征税的方式让收入较高的家庭把钱拿出来,强迫他们补贴那些政府选定的低收入家庭,让后者以相同或更低的租金,住上比原来更好的房屋”。这样的政策只关注了某个群体,让财富转移,并未对所有群体产生更多影响;
这些工程完成时人们只看到了建好的桥和乔迁新居的低收入者,却忽视了因赋税而损失的工作、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无法提供的服务。
书中其它还有很多这样的谬论,不一一列举,目录附上。
一课经济学
回到一开始说的,具有经济学常识和经济学思维很有必要,这两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01
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收益是多样化的运用成本收益原则的时候,不要狭隘的理解为仅仅是金钱上的付出和所得,还包括时间、情感、精力、情绪、健康等等,因此“成本”和“收益”都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大礼包”,至于这个大礼包的结构如何就因人而异了,看什么对他是最稀缺的,有人注重金钱有人注重时间还有人注重健康,没有统一标准。
02
一课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两种思维方式a.人们要避免天生短视的倾向,要关注某个经济行为的长远而非即时效应;
b.判断一个经济计划是否可行,要考虑其对所有而非特殊群体的影响。
虽然讲的经济政策,但这两种思维对于我们普通人在做决策时同样适用,要有远见而非短视,要看全局而非眼下。
03
课程对于经济学基础比较弱,又能接受这种方式讲述经济原理的同学,可以去听“得到”上薛兆丰经济学课,这个也觉得难的话,在“少年得到”上还有他讲的的少年经济学课,也是从生活中常见的故事和现象入手来讲述经济学原理,四年级以上的小朋友基本能听懂,一举两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