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宗明,1954年生人,祖籍山乐潍坊市人,现已退休,定居在哈密。1959年至1968年在新疆兵团第四师67团原察管处、察二场、察一场上学,1969年上山下乡分配到第四师六十七团二连工作。先后任农工、连部通信员、团部警通班警务员、文书、老师、保卫干事、青年干事、组织干事、团委书记、纪委书记等职。1990年至1993年,在73团任团长、政委。1993年11月调哈密地区工作,直至退休。
作者在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生活了30多年,可以说将青春和激情都播洒在了这块热土上。当年那战天斗地的军垦精神、那些难忘的军垦人和事时时展现在他的面前。作者禁不住就用朴素的语言书写下来,成就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文字。
【伊犁锐角】将陆续选发他的有关文章,让我们同作者一起来了解第四师六十七团的这些老故事,从中回味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兵团人和兵团精神。
End
写在前面的话
(代序)
杨宗明
2018年金秋八月,同学相约48年聚会,我有幸又回到了我的故乡—养育我3O余年的67团。
几多怀念,几多梦萦,多少往事都历历在目。美丽的金顶布拉克大草原,巍巍的乌孙山和气势滂薄的伊犂河无时不闪现在我的眼前脑海之中。这些年来时常想那里的发小、同学、战友和朋友。我想那里的朝阳和晚霞,还有那青青的小草和浓郁的沙枣花香。
我所生活和工作过的新疆兵团第四师67团,她组建最初的名称是察一场,1959年8月,建场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佛尕善(现四师68团驻地)。
筹建之初,察一场的人员都是经过组织上精挑细选的。都是些出身好、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进步,工作表現突出的人员。干部要有很强的组织指揮能力,职工要有技能和专长,能干,能吃苦耐劳。因为自古创业多艰辛。在那个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年代里,被调到边防团场工作的人员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政治上必须是坚定的、可靠的。因为他们身上肩负着屯垦戍边、守土卫国的历史重任的。
我很多同学的父母亲都是第一批进驻察一场开展建场工作的。第一批建场人员大部分是从察管处和察二场抽调的,其余人员逐步后续跟进。
1962年,伊塔边民外逃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决定组建边境团场,农四师令察布查尔第一农场(察一场)从佛尕善西迁至边境地斐新哈莎组建新农场,场所在地就是現在67团团部所在地。这里当时是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金泉公社一个生产大队队部的所在地,主要以哈萨克族农牧民为主。建场时,这里的人和地带牲畜一并划归察一场。
我随父母于一九六三年春季到达察一场场部定居。
当到达场部后给我的印象是:有两条东西南北十字相交的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泞泥的乡间土路,土路向四周延伸着。场部的办公地点就在現在的邓家宾馆处,是两排南北和东西朝向的拐角土木结构的平房。道路两旁的林带树上和拴马桩上拴着牧人的牛马坐骑。牲畜的粪便遍地都是,一派牧区的原始景象,平静中带着些许苍凉。
我的家被安排住在原团子校前面一排干打垒的平房里,和同学孙庆玉家等几户人家住一排房子。房子里面低矮、昏暗还潮湿,吱呀作响的木板门被使劲带上时,房顶上和墙面上还刷刷往下掉土。那是关门振动产生的冲击波所致。其他同学住在原园林队处相同的干打垒的房子里。
即便是这样的房子,也是当时少数民族社员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从自己的住房中给让出来的。
一九六九年初春,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光荣地成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开始了那战天斗地的激情而又火热的难忘岁月……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少男少女的同学们都成了爷奶辈的人儿了。我的怀旧情愫愈日剧增,身处异地思故乡啊。
我想那伊犂河畔春天的万物复苏,夏季的百事繁荣、秋节的满目金黄,冬季的洁白雪域。伊犂河边,春光普照,渔歌唱晚,野兔蹦跳,黄羊撒欢,野鸡鸣唱,鸟儿飞翔,那情那景好像就在昨天。我在伊犂河边砍过柴,割过芦苇,打过马草、播种过小麦,割过水稻,捕过鱼、狩过猎、也曾扛枪骑马巡逻保卫过奔腾不息的伊犂河。
伊犂河是伊犂青山绿水的缔造者,是养育万物生灵的供养之神。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喝着伊犂河水长大的。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苦,但人的精神是饱满的,革命斗志是高昂的。人与人的友谊是纯真和美好的。一个连队的老老少少吃住在一起,平房连着平房,柴堆挨着柴堆。谁家姓张,谁家姓王一问就知道,邻里之间如亲人一般。起床号响了,开饭钟响了,上班了大伙儿扛上铁锹、砍土曼上班去了。锄草浇水,平地打垻,为的就是多打粮食上交国家,给连队大食堂添点存粮。那时候娱乐形式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劳累了一天的我们最放松最愉快的时光,也是小孩子们放学后和邻里儿童串门用餐最高兴的时候。因此我家的俩个小孩和他们的小伙伴们的童年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那时候,小孩无论到了谁家,大人都会给小孩子的小碗里添上一口认为是最好的饭菜。那怕就是一筷子罗卜条和白菜叶,孩子们都高兴的屁颠屁颠的。隔锅饭香啊。
在工业学庆,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大人们工作都很忙,顾不上家里的小孩子,出门时把锁子挂在门上,不用锁。上班路上遇到一位连里的老人,便会说声:大娘,你有空了去看看我家的孩子是尿了还是拉了,換块片子就行了。家中那孩子便会得到好多好多亲人的爱!
那时的男人女人都一样,挖大渠,割水稻、收苞谷、挑肥料,劳动定额都相差无几。我们一帮一起接受再教育的同学们和连队老职工一样的干活。老职工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你咋做”,我们个个奋勇当先,人人你追我赶。铁姑娘班、三八红旗手、五好战士、三好学生、不爱红装爱武装都是那个光荣年代的产物。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家用电器和便利生活器具,有的是社会的稳定和人间的真情和善良。
我在67团工作生活了30多年,对哪里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军垦人一代一代的故事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翻腾,使人夜不能寐。我已是退休的人了,经常和一些朋友在一起说话,感慨我们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经历,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他们知道我还有摆弄文字的爱好,就催促我写出来,不为别的,让我们怀怀旧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我知道我的水平有限,但我就是想把这些人生故事讲出来,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这次回乡知道了我的老战友何金良办有微信自媒体【伊犁锐角】,我想借【伊犁锐角】这块宝地把我这些年写出来的文字发出来,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回忆和愉悦,我就心满意足了,希望大家喜欢。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