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淮阴语文》
□朱金林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你能把握好人生,那么舞台就会永远在你身边,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一定会照耀着你。
退休后,一度觉得自己已退出“历史舞台”,人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生活索然无味,用一句难听的话来形容,退休的日子就是混吃等死。
6年前的10月份,我来到杭州丁桥这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日子难过。理解二哥心情的四妹(医生)知道我平时对文学有点兴趣,就把《淮阴语文》推荐给我,让我天天能够看到一些文学作品,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免得老年痴呆。这一看,就看了6年的《淮阴语文》,看《淮阴语文》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每日晨醒,看窗外灯火阑珊,打开床头台灯,捧起手机看《淮阴语文》上发表的新作,边读边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遣词造句和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淮阴语文》上发表的散文、诗歌和小说,这些作者不论他是老师还是写作爱好者都值得我尊敬。因为每篇作品都浸透着作者和编辑的辛劳和心血,他们都想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这些作品中,有的文字朴实清新,乡土气息浓郁;有的用词华美,作品如诗如画;有的文笔老道,如行云流水……都令人爱不释手。对能引起我共鸣的文章,我会写下留言甚至收藏起来。如徐继忠老师的散文《大徐庄的秋天》和张沂的小说《新沂河之恋》等佳作阅后收藏,时不时地重温一下。
每日在晨曦里阅读文章的我,此时绝无少时听长辈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功利感,完全是一种欣赏佳作、分享美文的心态。
《淮阴语文》上的文章看多了,我也有了写作的冲动。今年写了一些回忆文章发表在《淮阴语文》上,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这要感谢徐秀兰老师和韩主编。更加令我意外的是,我写的《欢聚》和《相亲之旅》登上了《淮阴报》。我深深体会到,这6年的《淮阴语文》没有白读,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衷心感谢给我舞台的《淮阴语文》和《淮阴报》。
附:朱金林先生部分作品
忆知青生活
平板车队
相亲之旅
馓子的故事
回故乡
步行记
情系淮沭河
欢聚
作者介绍,朱金林,江苏淮阴人,现年70岁,现居住在杭州。做过知青,是一名退伍军人,对部队生活情有独钟。喜欢写作,当兵期间就经常写作报道连里的先进事迹;现在经常写一些见闻,体会,感想等,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美文·美图·美声,尽在淮阴语文。
欢迎关注!欢迎赐稿!
来稿邮箱:278640024@qq.com
编辑微信:huaiyinyuwen
在看文章的您,请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