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在线】 何金良和“伊犁锐角”

何金良和《伊犁老故事》总编王洪涛(左一)及王总爱人潘景芳在一起
有人说,这是一片心灵乐园;也有人说,这是一次偶然的机缘;还有人说,这是一块带着丝丝凉爽和惬意的文学净土。因为有:
何金良和“伊犁锐角”
何为“锐角”,这个在几何中的名词,运用到文学中做何解释。“呵呵,有锋利、精进和奔突之意。”
2016年12月30日,一场大雪犹如给伊犁河谷披上件白衣霓裳。记者如约见到了何金良,在一间淡雅的居室里,一个关于“伊犁锐角”创办、发展与未来的话题融合了清茶的香气,讲述了一代文学人的梦想。
何金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文联原主席,长期从事小小说创作,曾出版小小说集《握紧你的手》,创作了一部3万字的中篇小说《红桥》,与王建基合作创作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盲流》。退休后,创作了7万余字的回忆录 《我的兵团情结》,曾在《伊犁垦区报》连载。在退休后的 14 年间,用何金良的话来说“除了自己创作,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给文学新人服务”,他曾给朋友修改过两部长篇小说和文学新人创作的多篇作品。
伊犁锐角总发起人:单守银
“锐角”是因一个文学沙龙而得名的,本世纪初,由《伊犁垦区报》副刊编辑单守银发起,邀请 20 多名文学爱好者组成的一个文学社团——“锐角沙龙”,这在当时小有名气,令何金良记忆深刻。
“我喜欢简单的生活,自由支配时间。”何金良说,退休后,他饶有兴趣地学习起了互联网知识,开通了博客,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编程。“我曾注册了十几个博客,不断地把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乐此不疲。”
2016年4月19日,何金良对微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何金良说,“有许多文学爱好者都有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撰写随想。我也突发奇想,为何不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呢?”
何金良说,一个人的文章内容受众面有限,创作源泉总有枯竭的时候,刊登个一年半载也会“断粮”。他想办一个大家都能够在这里发表文章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文章。于是,何金良想起了当年的“锐角沙龙”,想起了“锐角”这个词。就给这个微信公众号起名叫“伊犁锐角”。
当天,“伊犁锐角”微信公众号创办了。何金良和“锐角沙龙”发起人单守银一起撰写了创刊词,“伊犁锐角”微信公众号就此“开张”了。
左起:伊犁日报燕玲、作家冯磊、锐角编辑何金良、伊犁日报郭丽君
何金良集编辑、制作、策划于一身。“伊犁锐角”一出现,就以一篇颇有新意的创刊词引起网友的好感。“当时,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文学界实力作者自愿结合而成,她如躁动于母腹的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隔14年,‘伊犁锐角’再创新荣。”话至此,何金良满目温馨,仿佛又见那些“虽一身草野气息,但个个剑胆琴心,才情卓然,出手不俗”的文学之士。
“‘伊犁锐角’意在团结一批甘愿笔耕的作家和文艺爱好者,利用微信平台,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在素有‘中亚乐园’与‘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河谷,在神鹰翱翔天马驰骋的这方热土之上,再展英姿。”何金良说。“伊犁锐角”本意召唤老成员回归,新成员加入。令何金良意想不到的是,关注“伊犁锐角”的网友、文学爱好者与日俱增,在这块伊犁本土文学艺术原创的发布园地上,涌现出了一批批文学新人和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从2016年4月19日创刊至7月28 日,“伊犁锐角”诞生 100 天之时,创刊100期,刊登95位作者的小说、散文、诗歌、摄影、书法、有声读物等127篇。成功!喜悦!这还是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伊犁锐角部分作家艺术家合影
已经扬名疆内外的新疆诗人、《伊犁垦区报》副刊编辑单守银获此消息,赋诗祝贺:“锐角不辞躬耕苦,直向心灵要乐园。桃红李白菊花黄,有风有雨也陶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伊犁首届文艺奖获得者曾秀华说:“我们在‘伊犁锐角’写下的文字,就是在一次次复活先祖的面容;我们体味孤独,就是在用体内的篝火照见初心。”电视制作人苗立遂说:“这着实是一个美妙的聚落,每个人心里有一亩田,谨相约,我们一起,种李种桃种春风。”网友奎屯刘洪生说:“‘伊犁锐角’每期必看,是生活在外地的伊犁人思念家乡的精神寄托。”网友乌鲁木齐四海纵横说:“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我是兵团四师子弟。看到我们自己的文学平台倍感亲切。”网友伊犁逸仙说:“伊犁锐角亦师亦友,写心情,诉相思;邀老友,推新人。方寸之间,挥斥方遒。可爱!可敬!逸仙顿首!”作者一杯清茶说:“感谢何老师对我作品的赏识以及耐心、细心的修改,你们的敬业令我感动,在你们的努力下,‘伊犁锐角’一定会越办越好!”
伊犁锐角发起人苗立遂和乌鲁木齐儒商诗人段春才在一起
作者又见炊烟说:“感谢锐角,激发我的写作激情,感谢生养我的那片黑土地,还有像奎哥一样的兵团人,感谢编辑何老师让我与大家在这里相识,感谢大家关注,文字尚需提高,这只是原汁原味的讲述。”其实,在这100期里,反映强烈的作品还有吕自辉的《我的昭苏我的团》;冯磊的《我的筑路时光》;单守银的《人往低处走》;郭丽君的《重逢的遐思》等,这其中不乏新人习作。尽管这些作者的文字功底还有些稚嫩,但在“伊犁锐角”编辑反复修改和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创作热情,“伊犁锐角”扶持起一批批新人。
“可以说‘伊犁锐角’的作品篇篇都倾注了作者和编辑的心血,因此好看好读的文稿很多,如果你按捺不住阅读的欲望,你可以在‘伊犁锐角’打开的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伊犁锐角’,点击关注,或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关注,然后在平台的历史消息或平台下左的‘经典回顾’中都可以阅读到你喜欢的文章。”
伊犁首届文艺奖获得者、伊犁锐角发起人曾秀华(左一)和她的文友
何金良说,这就是“伊犁锐角”的不同之处,这是互联网 + 文学艺术的创新模式。
在伊犁锐角创刊 100 期的时候,“伊犁锐角”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一方面“伊犁锐角”得到了更多疆内外作者的认可,另一方面,吸引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关注。于是,何金良在伊力柔雅——军垦359经销商的支持赞助下,发起了首届
征文活动。
从去年 8 月 1 日开始,“伊犁锐角”首届“伊力柔雅——军垦 359”杯文学有奖征文活动拉开了帷幕。“伊犁锐角”本着“力推本土经典作品,打造本土文学品牌”的宗旨,以强势推动本土文学的发展,促进本土作家的创作热情为目的,向愿意参加的疆内外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征稿。这是“伊犁锐角”第一次与本地企业合作,也是“伊犁锐角”走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第一步。
伊力柔雅军垦359范总经理(右二)和他的精英团队
何金良说:“这下可把我忙坏了,每天,我的邮箱里都会收到散文、小说、诗歌作品,作者按照要求,以歌颂‘伊力柔雅——军垦 359’、伊犁山水、美好生活、兵团垦区文化为主题,稿件内容积极健康、文字优美、真情实感。”何金良告诉记者,所投作品都是原创首发作品。征稿截止到 2016 年 12 月 31 日,历时 5 个月,“伊犁锐角”刊发文学作品237篇。
“按照活动策划,活动组委会采用人 工 审 评 占 60% , 网 络 投 票 占30%,点击率占 10%的比例,决出一、二、三等奖得主。”
作家、第四师作协理事、伊犁锐角发起人沈琴(左一)和她的文友张兰
何金良认为,在微信平台上举办大赛,这是第一次,一定要尽量做到参与面广,评奖面宽,评奖方法要结合网络特点展开,虽是民间平台也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克服网络投票的一些不良风气。从今年 1月 7 日开始,大赛共选出入围作品42篇,在“伊犁锐角”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网络投票,截至1月13日,已有近50000名读者对42 篇作品投票。目前,该活动还在继续进行中。
新年伊始,“伊犁锐角”开启了新的一页,它赋予广大文学爱好者的不单单是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还应该是一个挖掘潜质的平台。
文学大赛组委会严静(右一)和伊犁州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周歆理
【该文发表在伊犁日报2017.1.21四版】

点击阅读原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