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邦和项羽的诗 与项羽刘邦有关的古诗

网友提问:

刘邦和项羽,谁的诗写的更好?流传的更广?

优质回答:

因为年代久远,刘邦和项羽的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比较著名的有《大风歌》和《垓下歌》。他们两人的诗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的更好。至于谁的诗流传最广,历史告诉我们,在诗词世界里,两者都是一样的千古留芳。

一、出身不同,诗的艺术特色不同。项羽出身高贵,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族开始败落,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去吴中闯荡。项羽正儿八经有名字,叫项籍,也叫项羽,字子羽。刘邦是个贫民,也是个闹市混混。他被叫做刘季,是个排行名字,也就是“刘小”。两人的诗,风格因此不同。刘邦的《大风歌》用词不算雅,三句式,而且句式粗糙。但是,起句气势磅礴,末句立意深远。相比而言,项羽的《垓下歌》诗就充满文艺范儿了,悲壮中带有柔情,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起句表达英雄末路感,末句是对美人的怜惜。

二、不同的作为,造成诗歌气概的不同。刘邦深谋远虑,不偏安一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终究成就一代霸业。“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刚平定完淮南王黥布的叛乱,衣锦还乡,像村里的二狗子改头换面,该是何等威风!而项羽是四面楚歌,被围垓下,英雄四顾心茫然,于是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慨叹,英雄末路,居然还认不清自己。假如心图天下,何至于不听人“缓称王”的直谏?毛主席曾经一针见血地批评过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三、两人的人生结局不同,两首诗所抒发的政治远见不同。秦始皇在位时,曾 经三次东巡,项羽又羡慕又不屑地对叔父说:“无甚稀奇,彼可取尔代也!”刘邦也心生羡慕,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可见,两人当初的壮志如出一辙,但后来两人的结局千差万别。兵围垓下,昔日的西楚霸王项羽除了感叹时运不济,还割舍不下儿女情长: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开创了汉室天下,战乱刚刚平定,思虑不得不长远: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国家长治久安,确实需要人才呐!一种忧思,顿上心头。

由此可见,两位英雄的诗风不同,但各自的诗作都在诗词国度里熠熠生辉。

其他网友回答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两个粗莽之人,真会写诗?不过是司马迁的春秋笔法,粉饰雕琢。要论水平,作者是同一个人,当然是一样一样滴。只是为了烘托两个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心境罢了。

其实司马迁心中更重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把项羽列入帝王行列《项羽本纪》。不管是武力值,还是个人魅力,都是高大上的形象。即使是到了英雄末路,司马迁还不吝给他再添一道千古柔情,万般情义。是不是要反衬刘邦的小人嘴脸和无情无义,司马迁没说,也不敢说,也许我们臆测一下,或许真是曲笔也不是不可能吧。

刘邦做为胜利者,成王败寇,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司马迁要端刘家的碗,吃刘家的饭,自然要更加卖力些,《鸿鹄歌》就拍得很到位,气势磅礴。《大风歌》有豪情,也有小人得志的洋洋得意。而刘本人的老底,《高祖本纪》已经极力美化了,但逃亡路上踹孩子,欲分项羽烹父羹,功成杀韩信等斑斑劣迹,依然遮掩不住他的丑恶嘴脸。关汉卿《哨遍_高祖还乡》和李宗吾将之奉为《厚黑学》鼻祖更是实锤铁证。

其他网友回答

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胜出,为胜利的英雄。回家省親,唱《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安得勇士兮守边彊。

他的三行诗雄视天下,有帝王气概,广为流传,是天下豪迈诗词之笫一首。也是三行诗笫一首。

项羽失败。悲剧英雄。他和虞姬,可演天鹅楚河。今有《京剧·霸王别姬》,中国版之《天鹅湖》。

其歌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若奈何?

壮马,美姬,勇士,

霸王豪情谁能止?

江东悲歌永不逝。

项羽与刘邦,楚河汉界,帅对老将。棋迻对手,多思者比武力更强?为何不言和,一个为帝王,一个担纲国防部長。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诗歌大风歌,豪迈有力,抒发了功成名就的国家情怀,立意高超,激励人心,后世流传更加广泛,项羽垓下歌则是悲叹女人以及自己时运不利的英雄末路,悲愤苍凉,格局不如大风歌。

其他网友回答

立意不同,都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