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

网友提问: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优质回答:

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浅见:

“心即理”强调了事物的规律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程朱理学主张的“性即理”,认为理不在人身上。想要获得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就必须向外探索,王阳明认为这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无心外之事,也无心外之理。道德行为并不依赖外在的事物,而是源于内在的道德意志。理不在外物身上,就存在于人的内心。

“知行合一”和“心即理”是相辅相成的,既然物的理均在内心,那么行为的准则与道理也并不在心外。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认识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而人的认识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得到验证。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最终目标。“致”不是探求的意思,而是指通达与推行。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将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将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那么万事万物都合乎天理。

王阳明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正心就是要不受任何善恶之念的干扰。诚意就是要扩充善念、遏制恶念。格物就是要为善去恶,并作用于物。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出现了王阳明热,请问知行合一是新思想吗?不是的,言行一致古训早已有之。作为一家之言也无可厚非,也别吹上天,没什么用,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人就行了,从古至今,无论中外,读了不少先哲之学,觉之亦无多大用,粗知一些是应该,精研纯属浪费生命。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一生汲汲于讲学论道,不仅开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心学时代,而且凭借平定宸濠之乱的功绩,缓和了明王朝内部深刻的政治危机,不可不说是道德、功业、文章冠绝千古,影响世道人心既深且钜。自20世纪以来,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便已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成为与朱子学相媲美的又一东方热门学问,乃是他们进行中国问题研究的一大重要领域。

阳明的心学思想源自其深邃的生命体验,而每一次境界的跃升、发展和完善,都与王阳明的人生苦难经历和生命磨练有关。

“知行合一”

他在龙场直面生死悟道之后发出的欣悦惊呼,堪称历史文化发展即将进入心学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思想惊雷。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等进德修业基本原则,更概括了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必须做到的四个方面。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直下贞定了灵性生命应有的道德理性能力,揭示了活泼心灵必有的直观反映能力,突出了存在与存在之间互通互贯的价值意义,最大化地强化了人的意志力量及其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他的“知行合一”说明确肯定了复本体的重要,只要本体之“知”与本体之“行”不被私欲隔断,则必然能做到“知”与“行”的不二。“知”与“行”的不二即是“知”与“行”在本体实践活动中的统一,即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觉处即是知”,不仅强化了人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必要,而且也极大地凸显了人的生命活动不可一日或缺的主体性精神。

“致良知”

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说为理路脉络发展出来的致良知学说,乃是以简易直截的方式直指本体,并将之前各种成德的方法都纳入了工夫的范畴,而更能显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心学思想特点。“致良知”乃是阳明的晚年定见,也是学问大头脑,无论王门后学如何分化,都无不以良知学为根本宗旨,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之深,虽在愚夫愚妇亦能开口即是良知。良知是“天则明师”,能知是知非,乃是生命价值感不断生发涌出的活泼机藏,当然也就意味着每一生命个体都拥有行为抉择的自由,不必盲从外部虚假权威,不能追逐世俗时髦潮流。

“天泉证道”

继“良知说”与“良知教”之后,阳明最后又应弟子钱德洪、王龙溪之询问,在家乡绍兴天泉桥,提出了有名的“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他以“四有”说工夫,以“四无”说本体,既兼顾了有与无,又涵盖了渐与顿,本体与工夫一并打尽,依照不失致良知的目的性根本旨趣。以无说本体,虽有本体而无本体之相,虽有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代的哲学观念解释,就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所谓主观,就是以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以具体的事物为准则;所谓唯心,就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而不是相反。

这个解释当然不能说明王阳明心学的全部,只是一个很浅显的解释。举个例子来说明。

庙前有一个幡在随风摇荡,两个小和尚争辩究竟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老和尚过来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老和尚认为风动也好,幡动也罢,你不关心它就不存在,只有你看到它,所谓“心动”了,才认识到幡在动。这就是“心即理”的典型例子。这样看待事物的观点就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

还有一句王阳明很有名的话,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你看不看花,花都开在那里,但按照“心即理”的观点,你只有看到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而没有看到花,花是不存在的。

既然意识在物质或者事物之先,所以要做事情,作对事情,王阳明认为有正确的认知很重要,有对的认知就做对的事情,有错的认知就做错的事情,因此,只有内心始终有对的认知,即“良知”,才能始终做对的事情,而这个过程就是需要人体认修炼的过程,这叫“致良知”。这个看法与宋儒理学最大的不同,是宋儒理学认为,知是“格物致知”才能得来,也就是对外物的体认才能有人的认知。而王阳明认为,人的“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则是“良知”。所谓“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而做事的结果,最终要依靠行动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有再高明再正确的认知,也不能落在结果上,或者说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做人做事有所助益。所以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也就是把认知落实到行动上,才是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要注意的是,所谓唯心唯物,是西方哲学的划分方法,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采用了这样的说法,中国传统哲学是没有这样的观念的。

其他网友回答

1.. 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心是指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的本质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则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天地万物与人都是一体,它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

2. ‘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与人们心中的自然本能.纯善无恶的良知本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但人的私欲会蒙蔽良知,而使人表现出恶,所以要去恶,就须重新发明良知,即所谓“致良知”.

王守仁重点探讨了如何致良知的问题,他认为修身、诚意、致知、格物密切相联,是正心即修习的不同侧面,致良知是为了存理灭欲.存理去欲的方法是克己.

王守仁大讲致良知、存理灭欲,最终还是着眼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旨在维护现有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学去规范社会,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王守仁长期致力于镇压民众反抗斗争,“破山中贼”.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只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解决,会留下后患.所以要“破心中贼”.而他的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要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

致良知是王氏心学的基本结论.其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心学在弥补程朱之学弊端的同时,自身也在理论上陷入严重矛盾中,其中包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如,王守仁强调良知在认识上的权威地位,使良知成为判断是非,衡量价值的最高标准.即不承认任何的外在的真理、标准,而以心为唯一的判断依据.这样做的本意是提高良知所含的封建道德的地位.但传统上认为至高无上、神明异常的圣人及其言论、经书的权威却相形见绌.在良知面前,圣人不再是不可侵犯的权威,经书也不再是不可怀疑的教条.王守仁贬低圣人、经书的言论是其学说的逻辑推论,但其本意并非如此.他是为了反对程朱之学的垄断地位和学风的粗陋.但他强调个人的认识主体性,客观上冲击了官学的权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