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排入大海?
优质回答:
首先要纠正一下,黄河水是排入大海的,不管它是暴涨还是不暴涨,它最终的归宿都是流向大海。所有的河流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流河,所谓外流河就是河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海洋里;一种是内流河,它的河水不流入海洋里。黄河就是典型的外流河,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在山东的东营注入渤海。我国目前唯一一条内流大河就是位于新疆的塔里木河,只有它的河水没有排入大海里。
我想你应该想问的是:黄河水暴涨为什么不能快速排入大海中?
首先,每条河都有它的径流量,所谓径流量就是指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简单地说就是一段时间里流过的水的大小。当某一段时间里流过的水太多,超过河流正常的径流量,它就会暴涨形成洪水。黄河的河道宽度有限,径流量也有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74.5立方米每秒。但最近一段时间来,北方持续强降雨,大量雨水注入黄河中,致使黄河水暴涨,形成了今年的第3号洪水,河水的流量大增,其中山东的黄河河道的洪水就达到5000立方米每秒的量级,大大超过了黄河平时的径流量,这么多的水挤在有限的河道里当然就不可能一下子都排入大海里,这就像高速路上的堵车一样。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持续15天左右,黄河防汛面临严峻的形势。
其次,黄河是有名的“地上河”,河里含有大量的黄土和泥沙,这些泥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水的流速,让它不能快速地流入海里。
最后就是,黄河末段位于平坦的华北平原上,一马平川,河水的流速平缓,大量的洪水流经这里的时候都会减速,泥沙也就是在这里沉积才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历史上这里也发生了许多次的洪灾。
总的说就是,大量的降水超过了黄河的流量,造成黄河水暴涨,形成洪水,加上黄河自身不利于排水的特点,所以暴涨的黄河水才不会快速马上的排入到大海里。
其他网友回答
&黄河水就是排入大海。由山东东营排入渤海。
其他网友回答
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九曲十八弯,弯弯是险滩,数千公里长,水流速度靠自淌,怎么可能直接排入大海?
而且由于泥沙俱下,沉积严重,绝大多数河段都已经是地上河,黄河底比旁边的土地高很多,一旦发生决堤、溃坝,洪水就会迅速流入大堤之外,更不可能直接流向大海。
所以,防汛形势严峻,不是大海能够解决的。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黄河是经常泛滥的,黄河水暴涨以后,洪水四溢就会让黄河突然的修改河道,比如说以前的夺淮入海。最早以前的黄河是在江苏的苏北地区入海的。后来经过调整以后,现在是在山东的东营入海了。
北方地区一直以来都严重的缺水,黄河的径流量跟长江相比,只有长江的几分之一,所以输水量是很不足的,万一黄河的上游发生洪水的话,其实总的水量也没有多少,而且沿黄河我们早就已经修建了龙羊峡、公伯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青铜峡、沙坡头、小浪底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等,利用这些水库,梯次拦截调峰,积蓄这些洪水,以备灌溉之用,不会迅速通过下游入海。
其他网友回答
黄河洪水最好的去处,当然就是流入大海了。但问题是,发生洪水的地方可不是即将流入大海的山东省内的黄河下游,而是出现在黄河中游,河南省内的三门峡。洪水要从三门峡流到出海口东营,途中任何一处的河堤出现问题,就是洪水泛滥。
所以不是黄河洪水不排入大海,而是害怕没来得及流入大海,在途中发生溃坝,就把洪水泄出去了。
目前中国官方已经宣布,2021年黄河第3号洪峰10月5日在中游形成、正往下游而去,10月7日过境河南省,经观测后发现此为1979年以来最大洪水,流量高达每秒8360立方米(8360m3/s)。
中国水利部汛情通报显示,受渭河、黄河北方支干流量增加影响,黄河中游潼关水文站,在5日晚间11点流量上涨至每秒5090立方米,达到洪水标准,将其编号为“2021年黄河第3号洪水”。
由于洪水持续往下游推进,黄河水利委员会10月6日对河南省三门峡市河段,发布洪水黄色预警,当地水库7日测得42年来最大洪水,流量高达每秒8360立方米,1979年的黄河洪水流量每秒高达1.1万立方米,此次洪水让三门峡水库将26个泄水孔洞全部紧急打开泄洪。
三门峡官方表示,来自黄河中上游的流量持续偏多,预计未来几天将持续如此庞大的水流量,水位高、时间长的现况为防汛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形势极其严峻。
按这个说法,从三门峡以下,河南和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都处于洪水危险之中了。现在这一路的河道任何一处的堤坝出现危险,那都是洪水泛滥。而且,黄河下游由于淤积,黄河已经成为了“悬河”,此时有河堤出现危险,那可就是大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