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旧年雨水”和“梅花上雪水”,为何黛玉喝不出来?
优质回答:
妙玉作为一个佛门弟子,但是却没有尽到她的本分。她身处封建王朝中的大熔炉中,并没有真正的清新脱俗,而是在富贵圈中来回游荡。这样的佛门弟子,真是让人觉得鄙弃。连红楼梦的作家也不认可她的佛门弟子身份。妙玉的从中作梗才倒雪水、雨水的故事,谁才能够分辨得出来,估计只有妙玉一人了。
其他网友回答
雨水和梅花上的积雪所化之水同属无根之水,有所区别也是在香气上。雨水无味,只看雪水便可。虽然积雪覆盖于梅花应染上些许梅花之香,但一来梅花之香过于清淡,即便沾染也是极为少量的。二来雪为固体没有浸泡渗透的作用,梅香成份自然就泡不出来。少量香气若无香料支撑怕是早就挥发殆尽,再经过生火煮沸挥发,还有泡茶,茶香四溢,梅香剩下的味道怕是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来,虽然黛玉聪明灵秀也是断不可能区分出来的。妙玉是经手之人事先已知,算不得体察入微。之所以奚落黛玉,不过是借雅事压一下才女风头以彰显自己罢了。所以有人推断妙玉或许对宝玉也是芳心暗许,她是带发修行介于僧俗之间,有此凡心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偏要做超脱高缈之态,又落了下乘,最后落得深陷泥沼一身清白毁于一旦,天理昭昭果报不爽,可悲可叹啊!
其他网友回答
惭愧!不知道。
其他网友回答
也许黛玉在南南方没见过雪,也许没喝过梅花上雪泡的茶!
其他网友回答
“旧年雨水”和“梅花上雪水”,恐怕不谙茶道之人一时难辩,黛玉出身官宦世家,母亲贾敏出嫁前又是贾府极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大家都知道贾母极懂茶,难道没有教给黛玉吗?为什么辩不出来呢?这要从栊翠庵茶艺“斗茶”说起。
一、第一场“斗茶”。那天贾母带刘老老游览大观园来到栊翠庵,贾母对妙玉说,才都吃了酒肉,有菩萨冲了罪过。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妙玉是栊翠庵带发修行的小主持,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代出家皆不中用,入了空门方才好了,随师父来到长安访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照师父圆寂遗言“不宜回乡”,被贾府王夫人命林之孝下帖专门请来的。当下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这套茶器展示,说明妙玉是一个懂茶之人,对贾母极之尊敬。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这是“老君眉”。第一回合“斗茶”,妙玉似有先见之明;贾母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答说是旧年蠲的雨水。这第二回合,关于泡茶用水,妙玉也在贾母考虑之前。贾母吃了半盏便笑递与刘老老让她尝,刘老老一口吃尽笑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众人皆笑起来,用的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喝茶。这场“斗茶”我们可以看到妙玉有极高的茶道修行,古代寺庙高僧最精于此道,妙玉显然得到师父真传。但是我们亦可以看出,妙玉所谓修行尘缘未了,借机会炫耀茶艺之道。
二、第二场“斗茶”。待众人喝茶之际,妙玉乘胜追击,把宝钗黛玉衣襟一拉,邀她俩进入耳房吃体己茶。为什么偏只选钗黛两人呢?因为妙玉本性清高,黛玉的出身和她很相似,宝钗也是官商大户人家出类拔萃的人物,物以类聚,所以特邀“以茶会友”,被宝玉看见跟了来。妙玉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是“王恺珍玩”,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斟一盏递与宝钗;又将形似钵而小、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点犀?”的斟一盏与黛玉,并将自己平常吃茶的“绿玉斗”斟与宝玉。本来平常人家男女受授不亲,更何况出家之人,哪有道理将自己的“私家杯”给一个男子饮用之理?分明就是喜欢宝玉。妙玉还解说饮茶之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黛玉因在第一场斗茶中听说是“旧年雨水”,遂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收的梅花上的雪……舍不得吃埋在地下,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黛玉自小体弱,林家对饮茶也极讲究,“教女以惜福养身”,“不伤脾胃”为要,黛玉小时候聪明俊秀,有家塾西席老师贾雨村教训识字念书,而对于茶的认识和礼仪应该主要通过母亲贾敏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教导,对于饮茶并没有刻意的追求。本来只是客套随口一问,没有刻意辩别,哪里能猜得出是“雨水”还是“雪水”呢,况且最佳的泡茶水当以“山泉水”为极品,贾母之前并没有点破。妙玉伺机“斗茶”炫耀,想拉近与宝钗黛的距离为真,其怪僻的天性连平日不会得罪人的宝钗都看不过眼,避之不及,拉黛玉迅速撤出。妙玉对于刘老老饮过的成窑杯要弃了,还说若是自己吃过就砸碎,孤傲矫情可见一斑,得宝玉央求“卖了也可度日”才同意送了给刘老老。
所以,黛玉是否品出“旧年雨水”和“梅花雪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妙玉展示了古代的饮茶文化,并透露出“暗恋”宝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