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性格与其艺术关系 梵高的经历和艺术特点

网友提问:

梵高的人生经历对作品和性格的影响是什么?

优质回答:

梵高,1853年生于荷兰,1890年卒于法国。在西方绘画史上,梵高是一个天才的画家,一个传奇的画家,同时又是一个悲情的画家,一个苦命的画家。梵高的人生经历无疑对其作品和性格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梵高自画像

梵高是个天才的画家。梵高出身贫寒,少年时就倍受生活艰辛。他没有上过一天皇家美院接受正统的美术教育,也没有幸遇“高人”点化,但他却似乎有着超凡的艺术细胞和异乎寻常的艺术灵感,他的极富创造性的绘画艺术使他不仅成为西方绘画史上一个新的流派后印象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也使他成为十九世纪荷兰和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梵高是个传奇的画家。梵高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传奇色彩。包括他与莫奈、马奈、塞尚等人的交集,包括他与高更的恩怨,包括他最后的怆然绝世等等。

梵高生活时代的十九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动荡起伏变幻活跃的历史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完成原始积累经过工业革命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市场机制尚未成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增多,各种思潮活跃。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梵高的个人人生经历也是波澜起伏,坎坷多多。

说梵高是幸运的,是他在青年时期来到了法国,在这里他结识了莫奈、马奈、塞尚、高更等人,这对他的绘画生涯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彼此交流艺术理念绘画技巧和创作心得,这是梵高最开心的时刻,也帮助梵高度过了一些美好的时光。

但是梵高又是个悲情的画家苦命的画家。虽然梵高在绘画上的天赋和才气旷世稀有,但他性格多重,热烈而又偏执,一生怀才不遇,郁郁而不得志。他的画作在当时不被人赏识,没有市场,卖不出去。他一直生活窘迫,颠沛流离。为温饱而奔波,为疾病所折魔。37岁这一年,在极度孤独矛盾纠结和病痛煎熬中,梵高自作了断,离开了这个世界。

梵高是为艺术而生。凭着对艺术的执着,他一生勤奋不怠,孜孜以求,在绘画道路上探寻摸索,砥砺前行。他希望能找到一条既为高尚艺术又为大众接受的绘画途径,所以他一直都在调整变幻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风格。从早期的深沉阴郁到后期的阳光明朗,从简单的色调处理到把色彩运用到极致,梵高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递进上升的过程。

抑郁偏执和热情奔放是梵高的多重性格特点,也是他传奇而悲情的人生写照。梵高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人留下了800多幅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西方绘画史上写下了浓重华彩的一笔。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说过一句话:

我不要“生存”。我只要“生活”。

因此,梵高作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自我的生存,而是为“生活”——为人类生存而作画。

从这一点上看,高过我们所有的画家!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感谢邀请。梵高人生经历对作品和性格的影响是什么?梵高的一生,从生活质量和生存的状况来说,是极其悲惨的一生。但从其所创造艺术价值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伟大的一生。应该说,就是因为悲惨,才成就了他的艺术。梵高之所以悲惨,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只能说是命运使然。苦的不能再苦,惨的不能再惨。从一出生,就造就了他坎坷的命运。生活的艰难与不如意,加上家庭的不幸,外人的歧视,环境的恶劣,长期以来的压抑、抑郁,使其人格极度分裂,造成精神失常。最后,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我们现在来看,觉得有些怜悯与惋惜。但是,对于当时的梵高来说,那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他已别无选择,生活已经把他逼进了绝路。什么样的人,就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想象,唯一可以用画笔来展示内心世界的疯子,没有人会相信他是一个绘画天才。而且,还能画出伟大杰出的作品。当然,在外人看来,疯子的画肯定就是胡涂乱抹,没有人能知道这是震撼世界的艺术,眼光的肤浅也不认可与关注。小镇上的人们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容不得他在此干扰。而梵高,画得最多、最佳、最精彩的那些作品,就是小镇上给予他的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们很难想象梵高的处境,留给我们的只有他的那些画作,至今还让我们怀念和纪念,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其他网友回答

千万不要用看常人的眼光标准衡量旷世奇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