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家长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优质回答:
谢邀。我认为有一种爱好孩子必须要具备。下面谈谈看法。
所谓的兴趣爱好,涉及面很广,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己的爱好特长,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孩子所在学校的文化氛围进行培养。这个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有一种兴趣爱好所有的孩子必须要具备。具备了,孩子成绩不会差,而且终身受益;不具备,孩子学习会越来越吃力。
这种爱好就是阅读。
我是85后,小时候没有玩具,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所以只要在家闲着没事做就看书。书从哪里来?找学校图书室借,找村里比我大的学生借,找亲戚朋友借,故事会、知音、金庸武侠等一切能够借到的书我都看。
从初中开始,爸妈就外出打工,我成为了留守儿童。在无人监管,从没有补课的情况下,我最终考入了一所211大学,村里人都说我聪明,实际不是,我智力平庸,为什么能考上大学?是因为从小培养了阅读的爱好。
后来我当老师,发现凡是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都非常喜欢阅读。凡是成绩差的学生阅读能力都不强,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阅读。
喜欢阅读有哪些好处?
一是提高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首先要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准确解题。
二是拓宽知识面。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要想遨游知识海洋,就得乘坐书籍之舟。
三是学会为人处世。优秀的书籍往往是作者人生最宝贵的经验总结。看书,就是在体验人生。以后孩子在人生中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选择都可以从曾经看的书中获得启发。
怎样孩子的培养阅读爱好?
这个还需要探索,我认为伴读,营造良好氛围非常重要。大家也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好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我既做教师又做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培养还是很有心得的,也愿意把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借鉴。
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赋或有浓厚的兴趣,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创造条件好好培养一下,特别在幼儿到小学阶段从年龄和时间上都最合适。我就是在女儿6岁的时候开始送她去学习钢琴的,初中二年级过了钢琴十级,小学阶段课业较轻,学习一项爱好或特长对她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到初三学习紧张了特长也基本学完了,剩下就是找闲暇时间巩固复习就行了,学一项特长在手,也没见着比小学到初中什么特长也没有学的孩子累得怎样。安排孩子学特长等要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不要赶鸭子上架,那样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的。
小学阶段培养好的习惯比兴趣爱好更重要:
第一、求知欲。孩子都对世界感到新奇有趣,喜欢问这问那,婴幼儿到小学阶段都这样,家长和教师要培植和引导好的话,将来孩子就是学习型学生或研究型人才,千万别不理或打压,“浇灭”了孩子的求知欲,就阻断了孩子的发展。
第二、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学生要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以后的学习发展就错不了。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学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有规划、有信心等,家长、教师要科学、耐心地培养。
第三、阅读的习惯。阅读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婴幼儿时从背诵古诗、儿歌开始,年龄稍大可以阅读童话故事、寓言神话等,小学三年级可以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等,家长和教师教一些阅读方法,帮助选定书目,初中以后,阅读和思考形成习惯和能力,益处就不用多说了。
最近读一篇文章,作者强调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是一个人的内生的心理动力。这种能力一旦激活,作者说就像你用火柴点燃汽油桶,你躲到一边看孩子在学习和各方面的优秀表现带给你的惊喜好了,家长也可以了解、研究一下,说不定对孩子帮助会更大!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提的好,
因为世界上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兴趣爱好,都是他们攻坚执锐最有效的武器,是孩子走向成功,打开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已经论证过许多次的科学原理,因为人在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中时,是专注的,自律的,是乐在其中的,是人想把他从里面拉出来,都很困难的事情。
比如说许多孩子喜欢打游戏,有些甚至沉迷于游戏当中,给许多家长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和困惑,甚至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有家长会说,真的不知道怎样来拯救自己的孩子。
图片
所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培养有多大的魅力,以及巨大的可以挖潜的空间。
因为孩子既然可以把她的兴趣爱好,放在了他的游戏里,那么自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学习上,放在各式各样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学习上。
那么为什么,咱的孩子没把兴趣放在学习上,而偏偏放在了游戏上呢?
没办法,让飞君不得不直接了当的说这句话:“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
正所谓古人云“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为了不再为孩子的将来,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烦恼,家长们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听让飞君给您支几个小妙招。
第一,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越早越好,这叫做远见卓识的家长。
比如,钢琴王子朗朗,三岁开始练习钢琴,奥运冠军程菲,六岁开始练体操。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其实说的就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最佳年龄。
这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孩子到了七岁,已经对游戏爱不释手了,已经可以忘记吃饭,忘记了睡觉,没有时间观念,这种“ 废寝忘食”的苗头,其实已经了达到“专注”的程度了,可以说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已经缺乏自律了。
所以看到此文的家长,必须要马上行动起来了,对的孩子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不然的话,孩子的年龄越大,纠正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
其实这也就是,许多家长所遇到的,“这孩子实在是管不了!” 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越具体越好。
因为咱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相貌,自己的秉性。
所以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情况,是千山万别的,秉性不同,他所愿意接触的东西也不同而这就需要家长有更多的耐心,去多尝试,去多“测试”。
其实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古人云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见多识广,多接触,多实践,在实践中,就像小球王梅西遇见了足球,就像钢琴王子朗朗,遇见了钢琴那样。
第三,就是孩子,越接触到世界上,越先进的东西越好。
这就像开创了智能手机网互联的乔布斯,他自小在硅谷长大, 耳闻目染,十岁就开始学软件编程,22岁,就和志道同和的朋友沃兹尼亚尼,他自家的小车库里,创建了当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苹果公司。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孟母三迁,迁了三次,而乔布斯自小就是在硅谷长大,耳闻目染色,身边就是一个电子世界,始终一直在陪伴。
篇幅关系,咱下回再接着聊,好吗?
至于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感兴趣的朋友,可持续关注俺的,下回分解呗。
好吧!
亲喜欢这文字呗,就点个关注赞呗!
链接看更多有价值的,
有趣有味。
转发,分享,
点右下角呗!
.
写,于,2019年,2月9日。
End。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望子成龙的基础。针对现实,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从幼儿园开始,这个补习班那个兴趣班,节假时间安排满满当当,有的孩子感兴趣,还有孩子不感兴趣,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到了场,何多何少会有收获,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孩子的天性随心所欲,意识中只有其自己的认识和选择,过多过份的强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人为的增加身心压力。还有家庭条件不够优越的边远山区农村,只能顺其自然,由学校和老师替家长做选择、做安排。
1、了解掌握孩子的个性。有的是先天固有的,生来好动、好静、好斗、善思、善于表现等等,与家庭成员结构、文化素养、思想警戒、社会关系、生活环境都有直接联系。这些个性只有通过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才能表现出来,家长有的放矢进行引导参考做出选择。
2、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各种知识需要良好的学方式方法,从学认字和数数开始,循序渐进,自幼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习惯,当然劳动不是下地干农活,生活起居也是劳动,这些细节也是学习过程,也可从中得到启发,开拓思维和想象力。
3、特长兴趣培养。并不是包罗万象,什么都要求孩子去学。根据孩子的特长兴趣爱好,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古人言:艺多不养家,俗话又说:猴子扳包谷,扳一个丟一个,最后手里还是只有一个。
4、培养表达、沟通、交流能力。孩子的性格分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善思考、稳重、慢条斯理,但不善表达,又被称为闷骚型,外向型性格,乐观、活跃、阳光,内心世界表现在言行中。人与人坦诚相待,需要沟通和交流,锣不敲不鸣,鼓不打不响。只做不说,旁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只说不做,又反映太虚伪。
5、敢于担当,激情自信。人的激情和自信,来源于敢做敢为,缺乏激情和自信的人,成功的机率相对小得多,做任何事情总是瞻前顾后,呑呑吐吐,无精打采,前怕狼后怕虎,这是束缚人成长的怪胎。担当是一种智慧和责任,对任何事情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我行、我能、只有我才能办到,雄心勃勃就能压倒一切困难。
当今社会处于人才竞争爆炸时代,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是家长的当务之急。那种放任自流的传统育儿方式,只是穿暖吃饱,让孩子自然成人、自养成才的观念应该成为历史的教训。
其他网友回答
从小学生的爱好和天赋培养,有了兴趣爱好的方面就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