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夏至三更变暑伏 夏日三更变暑伏

网友提问:

什么叫“夏至三更变暑伏”?

优质回答:

“夏至三更变暑伏”这是真不懂还是故意写错,或是听过不解其意而写谐音字?三庚三更,庚更谐音或近音,数头伏变暑伏也音近义近。夏至三更变暑伏,实是:夏至三庚数头伏。

从阳历看,每年6月21号前后,便交夏至。夏至时,太阳在黄经9O度上,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夜长昼短,北极圈内会有极昼,南极圈内会有极亱。北半球夏热,南半球冬冷。夏至阳极阴生,夏至后太阳直射回归南移,夏至标志真正炎热的夏天已到来,故称夏至。但开不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暑伏就是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候,热在三伏,夏至后节气就是小暑大暑。夏至三庚数头伏,夏数伏,冬数九。三庚中间隔着二十天,夏至到小暑一般是差十五十六天,就是夏至当日见庚,头伏也在小暑之后。

夏至三庚数头伏。也是一句教人如何数伏识优的谚语。意思是交夏至后,看日排干支,见庚就算头庚,庚是天干中第七个,天干共十个,从头庚到二庚是十天,从二庚到三庚又是十天。这第三庚就是头伏初伏入伏,优暑天就从这一天算起。初伏十天,到见第四庚,就算进入中伏。末伏却不一定是见第五庚,数末伏以交立秋后见头庚为准,末伏十天必在秋后,所以中伏有可能是十天,也有可能是二十天。今年中伏就有二十天。中伏是十天还是二十天,是由夏至后见庚迟或早决定的,见庚快,中伏长,见庚迟,中伏短,这就是其规律特点。

三更是过去夜里计时的说法,三更一般指夜里子时,头更是戌时,二庚亥时,四更丑时,五更寅时。三庚的庚是天干里的庚,天干里有六庚,这三庚是指交夏至后排同干支,见第三个庚,庚更意义意思大大不同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在我们白话区,庚更是同音的。音同字不同,意不同的多的是,听话要听音,更要联系上下来理解,不然就会理解错了,如那个“举烛”故事一般,完会意会错了。

其他网友回答

“夏至三更便数伏”。这里“三更”应该是年庚的庚字。古人以干支纪日,从甲子、乙丑而至癸亥,六十天一个循环。所谓“夏至三庚”就是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天干带“庚”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开始数伏。为什么要从庚日数伏,这主要与古人的阴阳五行生克观念有关。一庚是十天,如果夏至那天是庚日,只要再过二十天就进伏了。如果庚日恰在夏至前一天,那么要过二十九天才能进伏。《初学记》说:“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总称三伏。”也就是说立秋如果在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后,那么中伏就是十天,立秋如果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后,那么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伏天有的年份三十天,有的年份四十天。初伏的第一天,古人称为“伏日”,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话说得好“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就是古人确定入伏的依据,意思是说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进入伏天了。入伏也就是进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其分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其中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中伏在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虽然夏至的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21-22日,但是入伏的时间却不固定。这是因为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