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毕业一定是老师吗 师范大学毕业干嘛

网友提问:

师范大学毕业的,是不是都很能说?

优质回答:

师范大学注重说话训练,但我的观点,特别能说的人不适合当老师,尤其控制不住自己嘴的人,特别不适合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教学包含“教”与“学”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绝不是单纯的“教”能完成的。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所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不是表演话剧,上课了,老师一通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一节课就结束了。请问这样的话学生学到的东西能扎实吗?学生听到的没有经过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训练,怎么能够内化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就好比学生学游泳,教练口如悬河讲起来没完也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习,最后孩子就能学会游泳吗?

我有个师范大学的同学是我们班长,那口才不得了,说起来一天不住嘴也没问题。毕业后他当教师,就是教不出成绩。后来实在不想干老师了就去卖保险,结果干得特别出色,干到该保险公司山东的总代理,后来又去吉林、重庆等地干总代理。

还有一个例子,二十年前的教师微机培训,我们先后有两个老师,一个陈老师一讲就是一节课,几乎没有练习时间,最后我们几乎什么也不会。还有一个张老师,讲一小点知识,比如讲“复制粘贴”,他先示范,然后马上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反复练习,跟他学了几天,感觉收获特别大。

总之,能说虽然不是缺点,但到了课堂上,当老师必须能控制住自己的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定不能多说。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去巩固去内化,还要留出学生说的时间,让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问,然后老师去解惑。老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控制住自己的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其他网友回答

师范大学毕出的,是不是都很能说?肯定不是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太绝对。只能说师范大学毕业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相对其它专业来说,大部分比较能说一些。

这是因为师范专业,它的培养目标就是当老师。而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不但能够让学生听懂,而且还要让学生愿意听,听得高兴。所以,师范专业培养重点就是通过各种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同学们在毕业后能够适应教师的工作。

师范大学还有很多非师范专业的,这里面也不排除有的人很能说。这与每一个人的性格,教育,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个不很能说的人,通过训练也是可以提升说话能力的,很多主持人都是这样锻炼出来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主观努力吧。

其他网友回答

师范大学毕业的成年人,并不是都很能说。这个群体其实就是一个受到师范教育的小社会,各型各色的性格都有。

能说不一定是优点,会说才是。能切中要害,说到点子上,而且可以把握说话的时机,是很重要的。

不太明白提问者想要探寻什么?作为师范生,能说真的没那么重要。实质上,观察一个人,不只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长期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具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时不用开口,气场就已经足够强大!

其他网友回答

你这是对师范大学误会很大呀。

就像我没去师范大学的时候,我以为师范大学所有的专业都是培养老师的,事实证明师范大学有很多专业,往不同的方向培养不同的人才,不仅仅是师范类。

因此,师范大学的学生与别的大学学生没有什么不同,就好像农业大学也不是全部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的。

能不能说,这个确实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职业要求。有很多演员台上像个人来疯,台下就沉默不语了,职业需求是一码事儿,他自己的性格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相声演员郭德纲,他在台上就像个话痨一样,不停抖机灵扔包袱。但是他台下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不太爱说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看书,琢磨相声。

还有最近人气比较旺的演员秦昊,他在戏中的表现非常棒,但是她在真人秀节目里就显得比较的木讷,话很少。

因此话多话少,能不能说,擅不擅长表达,这个跟职业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我高中的历史老师平时就不爱讲话,但是他上台之后讲课的时候滔滔不绝。有些人不爱讲话,并不代表他肚子里没货,他只是性格原因。有些人不爱讲话,是因为他确实脑子空空,不知道说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

这倒未必。只不过师范院校主要培养目的是培养师资,毕业生到社会就业,当老师是其主要选择其一。所以,在校期间,都有培训如何讲课的课程。相对而言,与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相比,他们应该能讲一点。如果,同时当了老师,师范大学毕业生会比非师范大学的讲的好一点,这是事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