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

网友提问:

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好在哪里?

优质回答: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作往往都是以爱情悲剧打动人心,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然而,《西厢记》却以其独特的喜剧艺术成为经典之作,直至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1.《西厢记》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是一部杰出的喜剧作品,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它取材于元稹的《会真记》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成为一部最富于思想震撼力的文学作品,是那个年代第一部完整地写出恋爱过程、恋爱心理的优秀作品。

我们在读《红楼梦》时看到,曹雪芹曾让他笔下的主人公宝玉、黛玉读《西厢记》,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理想和生活的追求。郭沫若在《文学评论》中曾称赞这部作品:“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歌、纪念塔”。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中也评论说:“《西厢记》的大成功便在于它全部都是婉曲的、细腻的在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西厢记》外,中国无第二部”。

《西厢记》突出描写了张生和莺莺爱情的产生、发展、遭到破坏以及他们如何为爱情斗争,并终于获得胜利的过程。作者王实甫在剧本中开展的剧情冲突,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封建势力和要求自由表达爱情、自由结合的青年一代的冲突。剧本中对封建势力的代表——崔夫人作了有力的揭露,热情歌颂了青年一代对封建势力所作的斗争,作者通过对崔莺莺、张生爱情故事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婚姻制度,歌颂了青年男女的自由爱情,展现了对美好爱情达观超前的展望,体现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思想。

2.《西厢记》生动诠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

作者极为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通过不断的剧情演进和冲突,把他们心中的活动,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作品通过惊艳——月下联吟——道场上传情——老夫人赖婚——题诗约会——私下结合,塑造了一对反封建礼教、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艺术形象。

《西厢记》中对人物刻画最细致、最深刻的是莺莺。她是相国府一个娇媚的千金小姐,一个漂亮的大家闺秀,她性情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作者详写了莺莺的美,既没用羞花闭月的陈词,也没用那种令人神魂颠倒的惊叹词句,反而使崔莺莺美的不得了,让人回味无穷。

莺莺在佛殿和张生相遇,对张生来说是“惊艳”,只见她眉目清秀,莲面生春,有倾国倾城之貌,张君瑞一看到崔莺莺,瞪着色迷迷的眼睛,流着哈喇子唱了一段:“颠不喇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庞儿真罕见,则着我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向半天”。于是便一见钟情。而她见了一个陌生青年男子,竟然也表现得那样情不自禁,看到张生不但没有回避,而且手持鲜花,谈笑自若。在当时封建礼教森严的氛围中,是少而又少,不可多见。她虽被红娘催逼离开,但又不肯急走对张生恋恋不舍。由此可见,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表现得十分大胆。

“月下联吟”充分表达了她对张生求爱的态度。一方以诗求爱,一方答诗定情。只见张生吟道:“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说道:“好清新之诗”,表现了对吟诗者的倾慕。不仅如此,还大胆地依韵而作:“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大胆地接受了对方的爱情。

“闹道场”一幕,竟成了二人相见约会的场所。他们利用超度先人之机表达爱情,并且深深陷入情网之中,不能自拔,无处诉说,无法排解:“神回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经过这次唱诗交心的初恋之后,一个相思病,一个病相思,再加上一个乐于助人的红娘牵线,他们的爱情终于成熟了。

“老夫人赖婚”,对莺莺是一次沉重打击,然而她与张生燃烧起来的爱情之火,不仅扑灭不了,反而在母亲赖婚后燃烧得更旺。她决心为追求自由爱情迈开大步,付出代价。极度伤心之下,她把心交给了张生。多亏红娘有计,他们月下相逢,张生弹一曲《凤求凰》。二人感情越深,莺莺表面行动越矜持,听琴时她说:“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迫切希望两人能走到一起。可是迈出这一步是不容易的,这反映了莺莺追求爱情和恪守封建礼教思想的矛盾斗争。她是封建礼教的大胆的、刚强的叛逆者,又是一个矜持的怯懦的贵族小姐。尽管她心中燃烧着炽热的爱情之火,但表面却仍是一个深沉幽静的闺中女子,这便是王实甫笔下的莺莺形象。

崔莺莺的内心苦苦恋着张生,私下约张生前来,却又不认账,把他赶了出去,行动上一再反复,内心特别纠结痛苦,她不能不考虑私下行动的后果,尤其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少女在追求爱情尤其是在暗许终身的情况下,都是被封建礼教和家教绝对不允许的,会受到严重的社会条件制约,莺莺这一“反叛”形象的真实性和社会意义也就在此。当她得知张生为她而病入膏肓时,便毅然决然地与封建礼教决裂了。在红娘的帮助下,她终于走上了封建礼教叛逆者的道路,在未有媒妁之言的前提下,与张生无媒而婚了。自由爱情战胜了封建礼教,实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莺莺虽是深闺佳人、千金小姐,但情真意坚,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因而成了不朽的文学艺术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红娘是作者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她热情大胆、聪明活泼、见义勇为、光彩照人,是一个举足轻重、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她从正义感和同情心出发,促成了二人的结合。当老夫人拷打她时,她不但不惧怕,勇敢地为小姐辩理,并且理由相当充分:“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了老夫人,使老夫人不得不应允了小姐的婚事。“红娘”这个名字,已经成了当代生活中穿针引线、成全男女婚姻的代名词,人们一提“红娘”,都会和美好的姻缘联系起来。

3.《西厢记》具有文辞华美的独特艺术魅力

《西厢记》的语言华美清丽,诗意浓郁,正如有人评论:“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花已经很美了,再有美人在其中,真可谓美极了。它不仅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语言妙语连珠,充满了个性。

作者抓住了《西厢记》曲文中的艺术特色,描写一对文化素养相当高的才子佳人的爱情,用了华丽而富有文采的语言,完全符合人物身份与口吻。《长亭送别》是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如张生在老夫人的逼迫下进京赶考,莺莺等人在长亭送别。她以身相许,以泪相送,以心相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整支曲子华丽优美,如诗似词,又感情绵绵,婉转动人。用一系列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点染出一幅萧索悲凉的深秋季节的图景。意境悲凉又不失优美,衬托出莺莺的离愁情绪,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因景生情,把经霜的红叶联想成离人的血泪染成,充满了诗情画意。一个“染”字、一个“醉”字同时并用,既写出了神态又写出了颜色,串起许许多多联想,并使枫叶人格化了,浸透了浓烈的别恨离愁,真是以景写情、精妙绝伦之笔。又如:“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已成灰。”这段唱词,不仅文词优美,感情凄切动人,而且把一个贵族小姐大胆追求爱情自由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语气符合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点。莺莺离别的眼泪湿透了衣衫,比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琴时流下的泪水还要多。纵然马上就有千里之别,现在还是饮下这一杯送行的酒吧。可是这酒又怎能畅饮啊,彼此的心早已醉了!眼泪流尽继之以血,这颗心早已成枯木死灰。

“长亭送别”以十分优美的语言创造了美妙的意境。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别离时无微不至的体贴,从而体现了一种真挚、缠绵、婉转之情,这情感又被一位美丽多情、如痴如醉的女性在别离宴前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西厢记》中,每个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张生的唱词显得明朗、热烈、诚挚,红娘则俏皮、犀利、直爽,而莺莺的曲词深沉、蕴藉、典雅,说明作者驾驭语言在多语境下的高超能力。妙语佳句层出不穷,如“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词有曲的韵味,而又异于诗词,如“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使用对仗,简练、准确。把古典诗词中有生命的词句与日常口语熔为一炉,提炼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还善于融化前人诗词佳语名句。如“多情却被无情恼”,即用苏轼《蝶恋花》词中原句,以写张生“闹道场”之后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雨打梨花深闭门”,则用秦观《忆王孙》诗原句,以写莺莺“闹道场”之后的相思之苦。

作者注意曲词的锤炼,常用夸张、比喻、排比、叠词、叠句等各种手法,如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凄凄惶惶,加以精心重叠,一气贯注,流转如珠,倾泻出莺莺缠绵的心情。

其他网友回答

王实甫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写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代表元代戏曲的最高水平。

那么,它好在哪儿呢?

一、它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艺术形象。

像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张生,一个穷书生,偶然在僧庙遇到贵族出身的崔莺莺与家人一起到庙中为父亲料理丧事。二人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婚恋不自由,男女婚姻权利掌握在父母手中,他俩爱情受崔莺莺母亲,重门第观念的老夫人重重阻挠,最后张生考取状元才得以完婚。张生,崔莺莺身上除各自独具特点外,二人最突出特点都是对爱情专一,都是痴情者的形象,自见面几次离开后,彼此强烈思念对方,双方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他们的爱情几经波折,好在最后”天下有情人的终成眷属”。

红娘是剧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她是贵族小姐崔莺莺家中的丫头。她虽地位卑微,但活泼可爱,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富有同情心。对成就张生崔莺莺婚姻起到很大作用。在张生与崔莺莺婚姻出现困境,是她凭智慧使矛盾得以解决。在旧社会封建思想的压制下,她帮助崔、张二人冲破封建思想的阻隔,为他们送情书,出主意。并敢于指出老夫人背信弃义行为,说服老夫人默认二人的婚事。一位下层人物,居然塑造得的惹人喜爱,光芒四射!

二,剧情波澜起伏,曲折生动。

得知张莺莺才貌出众,仗权势的张飞虎想抢亲,老夫人许诺谁能帮助她们家解除危机将女儿嫁给谁,张生帮助出主意,最终化解危机。他想着美梦马上成真,没想事后老夫人违背承诺只让他与女儿以兄妹相称。这时红娘出来帮助他们说服老夫人默许了他们的婚姻,可当张生取得功名回来途中,中间又遇到老夫人侄子郑恒骗婚,而后骗局被揭穿,最终张、崔完婚。可谓悬念迭起,情节曲折生动。

三、形象生动的诗词语言。

比如最让深刻的“长亭送别”开头段的描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用诗一般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张生与崔莺莺长亭离别时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致,又烘托人物当时柔肠寸断的心情,非常感人!

小结:以上三点我认为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最好之处。友友们,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