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烛影斧声”是怎么一件事,真相是什么?
优质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与周世宗柴荣为兄弟,后周世宗托孤,公元960年,宋太祖在被将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后,宋太祖改幼主柴宗训为郑王,先后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想一统天下,并通过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方式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太祖被世人称仁义之皇,比明太祖要仁爱很多,没有赶尽杀绝,但在他50岁正当壮年时,一次一场大病后,他召他弟弟赵光义觐见议事,不知是否说了什么事,双方是否发生争执,只是有人在远处看见烛光下,晋王躲避什么,并且太祖扔斧头到地上说好为之,后凌晨宋太祖驾崩,弟弟赵光义顺利登基为宋太宗,以后子子孙孙就是宋太宗赵光义这支的了,直到泥马渡康王的赵构以后又还回太祖的子孙当皇帝。烛影斧声的真相只能靠大家自己去分析揣测,太祖为什么儿不把帝位传给已经成年的自已的儿子呢,难道说赵光义文采武功出类拔萃,已经控制不了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烛影斧声”的真相在史书的记载中虽然没直接点明,但是赵老二实际上已经不打自招了。
首先“金匮之盟”居然是在赵老二登基六年之后才由赵普上书提出,赵普也因此升任司徒,封梁国公。很显然赵普是无利不起早,赵老二则是感激涕零。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金匮之盟”早就存在,那么赵普旧事重提不过是份内之事,他凭啥就能如此高升?很显然“金匮之盟”是站不住脚的。
再来看看史书记录中的破绽。
一、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病重后招弟弟入宫喝酒。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奇怪,你说赵匡胤生重病了怎能喝酒?据说还喝醉了?不要命了?那你也好歹留句话啊,可是一句都没有。奇怪吗?
二、赵广义在“烛影斧声”及赵匡胤死亡发生时明明就留在宫内(赵匡胤让他留宿宫中),皇后得知赵匡胤死后马上派太监王继恩去找二皇子,王继恩却跑到赵光义府中去找他,岂不是前后矛盾?
三、太监王继恩是受皇后之命找二皇子,他怎么就敢有恃无恐地违抗皇后之命另找赵光义呢?这一条足以判他死罪!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赵广义没出宫,而是在宫里派兵截住王继恩,这就可以说得通了。
四、按史书所写赵光义未听宣就进入皇宫中凭什么?皇宫内就这么容易进?皇后以私闯宫门杀他有何不可?最大的可能是他根本没出过宫门或者用兵攻入皇宫!皇后为何又屈服于他?唯一可能就是赵光义的手下闯进皇宫控制了皇后!
五、有人说是皇后害死了赵匡胤,很显然此事对她没任何好处,她不可能干这事。另外真有金匮之盟的话,赵匡胤病重的情况下,赵普都知道的事情皇后岂能不知?她怎么可能另找二皇子来商量即位之事?
六、皇后屈服后,赵光义说“共保富贵,勿忧也”之言不仅大逆不道而且有调戏之意,很明显是他掌控全局才敢这么说的!
七、赵光义做皇帝后,短短三四年时间里,所有赵匡胤拥有继承权嫡系成年子孙,全部非正常死亡。连赵延美这个“金匮之盟”下一个受益者也因“谋逆”被害死,请问大家接下来就要当皇帝的他又吃错了什么药非得去谋逆呢?真是可笑至极。
八、赵匡胤的皇后受到赵光义的非前皇后礼遇,生活凄凉,更不给任何照顾。而且皇后死后,赵光义不允许皇后与赵匡胤合葬。此事更加可疑,对照赵光义对皇后说的“共保富贵,勿忧也”的话,瞎子能猜得出发生了什么。
九、赵光义反对兄长迁都,根本原因是东京早已在他的掌控中,而一旦迁都,就不可能如他所愿了。所以那天晚上发生了啥大伙都心知肚明!
当然赵光义当上了皇帝,史书不可能写他杀兄篡位。所以关于这一段公案,不可能有什么真实的记录留存于世,大家也就别指望有什么真相大白的一天了。
套一句古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他网友回答
要讲斧声烛影首先要了解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杜太后也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生母病重,赵匡胤在旁边服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的遗言。交代了未来皇位继承的问题,劝说赵匡胤百年之后讲皇位交给赵光义。这份遗嘱放在了金匮里面因此称为金匮之盟。
再来看斧声烛影。
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避让之状,又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然后在看当时的皇储,当时五代的皇储基本上是亲王+京尹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基本上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并没有实权也没有参与过国家政务。那么亲王+京尹是谁呢?正是赵光义。赵光义是完全具备继承皇位的身份,相反赵匡胤两个儿子却没有资格。
所以赵光义继位不是行谋权篡位之事。毕竟有金匮之盟和皇储的身份。在法统上是合理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准确用词应该是烛影斧声,或是斧声烛影,而不是斧光烛影。
顾名思义,烛影是蜡烛的灯影,斧声是斧子戳地的声音。源于宋朝,太祖赵匡胤病重,正史记载为召晋王议事,身边的太监、宫女之类的服务人员,被喊道外面去了,议事过程中,服务人员在远处看见晋王抬着蜡烛离座起身,又听见斧子戳地的声音,后赵匡胤于当晚去世,晋王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
坊间野史传言,原召议事人员为太祖四子赵德芳,因晋王买通内应,并未传召四子,而是通知了晋王,晋王未召进宫,谋朝篡位。
总之,事情真相究竟怎样,无从考证,宋朝皇位更替比较乱。
更多资讯分享,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结论——
1、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赵匡胤死于谋杀;赵光义有不在场证明,谋杀他的动机也不足。
2、有研究显示赵氏皇族有心脑疾病家族遗传病史,有学者推测赵匡胤的死因在此。
首先,烛影斧声的故事最早的出处是南宋史学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是宋史的基本史料。但李焘只是引用(并且在引用中注明了部分怀疑态度)。真正的出处是北宋僧文莹的《续湘山野录》。
首先看原文——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吏或见宿於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
之前还有大段无关论述省略,简单总结一下,文莹的记载是这么个逻辑——
1、宋太祖身体不适,有个道士预言他寿数某月某日,如天晴可能延命)。
2、当天突降大雪,太祖预感道士预言应验,紧急召赵光义(当时的储君)入宫。
3、烛影——兄弟两人独饮对谈,有内侍隔窗看见烛影下,赵光义有推辞的动作。
4、斧声——饮完太祖送赵光义出门,太祖手持柱斧戳雪,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好好干!)”
(柱斧,又名“柱拂子”,就是武侠片中公公们常用的拂尘。拂尘能杀人,还要从“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的赵匡胤手中抢过来,这武功想必要接近东方不败的水准)
5、太祖回寝宫睡觉,赵光义留宿宫中其他房间(东方不败的话,不惊动大内高手的情况下要重新潜回寝宫也不是难事?)
6、太祖当夜鼾声如雷,等到内侍听不见响声去查看,发现已驾崩;赵光义继位。
首先,对于这个记述,李焘引用的时候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他在引用之后,做了几点批驳:第一点是道士预言部分过于怪力乱神;第二点根据李焘之前的记载,太祖驾崩当夜,赵光义是在宫外的王府中的——包括司马光等人的笔记也是这么记载的。但是李焘为什么还要引用这个与自己原文相矛盾的史料呢?李焘的理由是这样的——
太祖英武,其达生知命,盖有如此者。换句话说,“这虽然是扯淡,但很符合太祖皇帝豁达的人生态度啊”——至少在南宋时,烛影斧声这个故事是作为主旋律小故事来宣扬的。
而这个名词转变为现在大多数人熟知的“赵光义弑兄篡位”,是在清代以后!代表作品有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是不严肃的演义小说。在这类小说中,通过曲解、重组文莹的故事,大致变成了以下这个模样——
1、宋太祖身体强壮,某日请赵光义喝酒
2、内侍在屋外隔着窗,看到烛影摇动、听到斧声(更夸张的干脆说烛光斧影,这个词是从刀光剑影来的么?两大高手决战紫禁之巅么?)
3、还有人听到太祖临死前大喊“好做!好做!”——被理解为“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被斧头砍了还这么生龙活虎?你有力气喊,你特么不会叫救命么?还有趴墙角那个,你听到这个都没有喊人没问题?)
4、赵光义走出房间,宋太祖驾崩(多么有画面感!李白赞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补充了一下学界对赵匡胤死因的病理分析:
《帝王的健康与政治——宋代皇帝疾病问题研究》
和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皇帝家族具有的肥胖、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遗传基因,及压抑的宫廷生活等环境因素影响,使脑血管疾病成为宋代皇帝们最常见的疾病,且具有言语障碍、行动不便等共同特征。
咱们一般人想想,宋太祖的皇位没有传给儿子、而是让弟弟继位,这很蹊跷啊。
但是宋史学者谈到这个问题,往往一句“宋太祖平生传光义之意原甚明显”就一笔带过去了(即使是曾经怀疑太宗谋杀太祖的学者,一般也不否认这一点)。刚接触学术情报的遇到这种一笔带过就很崩溃了——我想破脑袋搞不清楚的东西,乃们不要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不好?多说几个字会死吗?这就是知识积累的差距。
宋承五代,而五代对于继位是一个什么概念?
1、父子相传的传统被打破:后晋高祖立成年之侄而不立幼子为继位人;吴两世皆兄终弟及;楚马殷“遗命诸子兄弟相继”,故此后二十年间传立和争国者悉为第二代同辈兄弟,而第三代众多成年宗室,竟无一人按“父死子继”的原则被立为或挺身争夺继位人;吴越国主钱元环以子年幼(14岁)而欲择宗室长者为储君;吴越国主钱佐以子年幼“而以其弟倧袭位”;南平保融三子均成年而立其弟保勖为继位人,保勖袭位后又传立保融之子;南汉刘隐传弟而不传子;后汉太后立叔立侄而不立子。
2、不立太子,以亲王+京尹为皇储
五代宋初,以亲王+京尹为标志的储君,共有朱友文、李从荣、李从厚、石重贵、刘承训、柴荣;宋朝有赵光义、赵廷美、赵恒,共九人。而成年人中,未做过京尹,和平继位为皇帝的(即不包括篡位、自立),只有刘承佑一人而已,这是因为他的兄长皇储开封尹刘承训死了才两个月,其父刘知远来不及建储就已驾崩。
赵光义封亲王+开封尹,正是宋太祖母亲昭宪太后去世后一个月,这其实从侧面证明了金匮约传说中,宋太祖与昭宪太后商定以赵光义继位的说法。
而在赵匡胤生前,为了确保赵光义的储君权威,甚至将与赵光义不和的赵普罢相。史载赵普曾经是反对赵光义继位的(虽然太宗即位后,又倒向他了)。
最后,如果宋太祖有意父子相传,儿子还年幼或许还好说,成年之后总应该给个说法吧?
可当他的长子赵德昭成年时,甚至没有封亲王——“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
原因其实很现实,太宗算是宋太祖的半个创业伙伴,在朝中军中根基深厚。为了确保王朝的长治久安,第一避免重蹈后周孤儿寡母亡国的覆辙;第二也避免强行扶植儿子继位会引来叔侄的敌对乃至分裂,立赵光义继位就成为了最现实、也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