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中庸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中庸思想内涵

网友提问:

你觉得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中庸”,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两边不得罪、整天打马虎眼的”老好人”,但这种”老好人”已经被孔子下了判语:”乡愿,德之贼也!”是乡愿的嘴脸,披着道德的外衣谋一己之私,与”中庸”并不相干。

从生活的角度看,”中庸”首先就是公正公平,以事实为依据,不因个人感情而用事,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符合事理,也就能符合天理了。

例如,法官判案时,不以当事人阿谀奉承为喜而轻判;不以桀骜无理口出恶言而重判;不以看起来文质彬彬而心生好感;不以其相貌凶恶而讨厌。一切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恰如其分公平公正地判案,这就符合”中庸”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对事物、对人若先有好恶判断,也就有了私心,从私心出发如何能公平公正?

“中庸”是效法”天”的,这一点对理解”中庸”很重要,”以德配天”是《中庸》里很重要的观点。那么,”天”是如何的?天是毫无偏私的,众生平等,遵循天道发育万物而不居功,使不同的”道”并行而不相悖,做人就应当如”天”一样公正无私,不因喜好、厌恶、好言、恶语而缺失公正。

诚如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一般,念念存天理即是去人欲,念念去人欲即是存天理,养就一个公平公正的心,才能”周而不比”,才能”喻于义”。

谢谢邀请!

多谢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不偏不倚,最终是平衡之道!审时度势选最合适方法处理事物!

其他网友回答

答,简单的说就是中和之道,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要走中道就对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思想就是太极,太极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説中是这样解释的:“无极,极化之谓太极,去极化达无极。两极并举,对立之成也。两极调合谓之中。然中庸,非此无极也。”

以周子之意,中庸就是太极,两极并举对立则成“中”,而“庸”是“不易”之意,要达到“庸”的前提就是“和”,只有两极均和才能不易,不易不是数量的相等,而是质量的相同。

而周子再次补充中庸绝不是无极,无极是归零的心性修爲,而中庸是凡人红尘的平衡之学,但是万物随时都在变化的,所以中易得而庸难成。

能在世间得到“中庸”状态之人就叫圣人,一但达到了中庸之境后,周子又説:“中庸之尽也必以此,故以异乎彼者言之于道源也。”,就是要向无极回归了,什么意思?也就是老子所谓的:“爲学日益,爲道日损”的意思,观极以智,归道以损,从极大转向极小,这就是道之源。

所以,中庸不仅仅是做人处世的道理,更是悟道参透的精髄。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中庸”思想就毁在“庸”这个字上,现在日常用语中,庸俗、平庸、庸人自扰等等词语,把“中庸”本来的意思给带偏了。

关于什么是“中庸”,曾经有人给我形象地说过其个人理解,认为能推行中庸之道的人就是“慈眉善目老好人。”这其实是大错特错,“老好人”就是孔子所认为的“乡愿”。

孔子明确说过,“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是非不分,同于流俗的人,并不扶持善,也不抵制恶。这样的人并不是推行中庸之道,反倒是毁诬了中庸之道。

其实闻名于世的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其名字本身就是“中庸”的很好诠释。清代世宗雍正皇帝的“圆明园”这个园林的名字是他的父亲圣祖康熙所赐。雍正说“圆明”这两个字大有深意。“圆明”的含义就出自于儒家经典《中庸》,“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可见,“中庸”并不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不是在极高和极低之间的居中,而是高于极低、超越了极高的境界。极高未免过于用力,过犹不及。达到了极高,表现得却圆通入神,这就是君子之“中”;通明而能普照不止于自身,这是君子之智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是发端于最普通,做得完满,却保留作地,还能归于平和,而不超乎众人之上。中庸是指发乎于本真的至诚至性,化解为忠恕之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