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让初中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优质回答:
如何让初中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肯定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这应该是从小就需要培养的。
一个初中生,如果具备自主高效的学习状态,需要从几个方面注意,一是引导学生与学习建立积极的情绪联系,再就是从吃苦精神,责任心,良好的意志品质,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引导。
一个孩子有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不怕吃苦,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注意培养的,比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做家务,做的同时及时鼓励,培养了孩子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动脑能力,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懂得了感恩,不能溺爱,让孩子懂得分寸,知道哪些底线不能碰,就有了敬畏心。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切入点,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感觉,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一学习就积极兴奋的条件反射。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些学习能力强,有些学习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天生聪明,是个“天才”。但事实是天才少之又少,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要讲究学习策略的——注重高效地学习。
学习高手在介绍经验时,总会说道:“要用心学习”,“学习要手脑并用才有效”,“要认真思考”等等,但许多学生表示:“我每天刻苦学习到晚上12点,效率并不高”,这些耳听能详的方法背后,到底是什么?难道这就是高效学习的方法吗?
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缺乏对高效学习有清晰的认知。
其实,影响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不是有多么刻苦、有多么认真,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用脑强度。学习高手实际上都是高强度用脑的强者,但这一过程是他们很难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竭力地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去描述它、形容它。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些话。然而,当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去理解这些话时,由于没有更为具体的做法,以至于将这些话归类于“态度认真、努力学习”,这也是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很用心、很刻苦了,“还要怎么用心?”背后真正的原因。
换句话说,学习高手口中的“要认真思考、要动脑”,就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高强度的用脑。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概念,要点有三:一是,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有效思维,但当脑子空白或想着去哪里玩,与学习毫无关系,则用脑强度为零。
二是,需要高度的专注力。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不专注就很难产生有效思维,即使有也大多质量不高,数量少。反之,如果没有产生大量的有效思维,大脑也就不会高速运转起来,刻意地去加工有效的各类信息,也很难保持专注。
例如,当你在解答物理题时,大脑产生出书本上的定理、公式和老师教授的解题技巧,如果不刻意地引导大脑去加工这些信息,如何运用到解题上,大脑就会自动转到课后去哪里玩,如何打扮才更美等等事情上。所以,要有保持专注的能力。
当然,高强度用脑不是一个很轻松且自动运行的状态。当你用主观意志命令大脑高速运转,产生大量有效思维时常伴随一定的吃力和痛苦感,尤其是刚进入大脑思维训练的学生,痛苦更加强烈,但当你逐渐成为学习高手后,这种痛苦感将消失。
那么,该如何锻炼和运用高强度用脑。
面对中国高压般的中学教育环境,几乎每名学生都想变成善于学习的高手,然而,每天和同学一样在学校做着同样的事情,怎么判断自己是在高效学习,如何锻炼高强度用脑呢?首先,要搞清楚高强度用脑和疲劳用脑的区别,二者不能混淆。
高强度用脑尽管让人感到吃力和痛苦,但它是在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下,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有效思考后产生的疲惫感;而疲劳用脑则是在长时间不休息、睡眠质量差等等造成的大脑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高强度用脑更加痛苦且无效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学习是否高效,如何正确地高强度用脑?我们以实际的学习行为来进行对比。比如,甲乙两名学生都在背诵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记住了化学公式,而乙同学却在此基础上将化学公式推导了一遍,在推导中被迫高强度用脑。
再比如,两人都在复习历史,甲同学对照历史轴线尝试记忆各朝代的年代,而乙同学在记忆各朝代成立年代的同时,将其地理版图、历史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特色的国家制度加以综合思考,在脑海中形成大量有效思维,效果立竿见影。
通过这两个例子,很容易分辨出谁的学习更高效,谁更善于高强度用脑,也更容易知道自己学习的误区在哪里。当然,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符合按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完成作业,而乙同学则体现出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符合高效学习的策略。
说到底,自主学习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一切与学习有关的,诸如学校、老师、作业、辅导书等等都是学习的工具,按照自己的节奏充分做到高强度用脑,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这也解释了同在一个班的一些学生效率低下,不够聪明的根本所在。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助力高考志愿填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其他网友回答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1、从老师的方面来讲,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全面系统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课堂上,老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面孔亲切,语言具有感染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灵活的引导,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同时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在赏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从学生的方面来讲,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自信可谓是学生自主学习强大的精神后盾。我们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都储备了一定量的知识,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了,但我们常听学生说“我不行”、“我做不出来”、“老师没教我”等等“谦虚”的话。实际上这不是谦虚,而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一份生气、一份自信心,缺少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习惯于老师填鸭式地向自己灌输知识,而不敢独立自主地探索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能领略到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那种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欢欣,不能开动自己的大脑,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
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心理上的优越感,关注他们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能有所发现,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份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真正兴趣,使他们敢于且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藐视挫折、挑战困难、相信自己、敢于创新。
其他网友回答
都初中了,你才想起来培养他的自学能力,不觉得有点晚吗?
其他网友回答
自主学习是拓展性的学习,是自我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前提是要有时间,而且是他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有时间吗?初中压力挺大的,如果老师的作业已经把学生的时间撑得满满的,可能休息、放松的时间都很少,就不去谈自主学习了。
如果他有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家长可以鼓励、激励孩子去做,提供物质条件。孩子做事往往凭一时兴趣,有头无尾。需要家长督促,鼓励。如果孩子真没兴趣了,强制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