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
就甩九色花
这几日,群友把我逼得挺狠,没别的,就是反复催着我写奥数帖。说起来莲妈的公众号写过作文、历史、古文、语文教辅、现代散文、科普、认字、各类书单,甚至也勉为其难地写了一篇英语,唯独是绕着数学走。
我之所以不愿意发这个帖子,一是我自己的课内数学虽然不错,但小学上过的半学期华罗庚奥数班却是童年梦魇。二是一直以来对奥数比较忽视,群里受我影响,聊奥数也极少,思想认识肯定是过时落后,在这里叭叭说经验被达人笑死。三是如今正是打击奥数的风口浪尖,不想给某机构和我自己惹上什么麻烦。四是孩子资质平平,现在又才刚刚二年级,未来这么久,奥数路这么难,打脸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五是说句自私的话,现如今英语牛娃众多,路线多到要打架;语文主要靠积累没啥秘籍可言;唯独数学秘籍奇缺,俺们好不容易积累了点经验,真的是怕别人学去。
然而网友不肯放过我,日日督促我,我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写一篇。特此声明:以下全部为我们个人家的鸡娃实录,无经验介绍、无机构推广、无成熟套路,更没有鼓励大家鸡奥数的意思,各位看时注意扬弃甄别。
启蒙
前面说我自己没有鸡奥数的资格,这话一点也没有瞎谦虚,众所周知,莲妈是一枚纯纯的文科生,对数学毫无底气。孩子小的时候,我不仅是能力上不支持奥数,态度上也不支持。
我对数学呢,有一种复杂的感受。一方面完全知道数学对未来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课内数学一定要学好,绘本啊计算什么的也时常刷刷。另一方面因着自己的不擅长,对奥数总归是有点排斥和畏惧。读读绘本可以,但如果别人传来些稀奇古怪的奥数题,我就只有一个念头:“不听不看不问不想”。
还记得彼时表妹家的孩子搞奥数,经常在朋友圈发题,我就是看一看,似乎头也发晕,我就是想一想,感觉也污了我们读书流的清誉。我皱着眉头跟群里人说:“我们又不走奥数择校的路,浪费时间学那个干吗?多看点书不好吗?”
于是学龄前,我们家的数学启蒙乏善可陈,只是读了几套数学类的绘本。比如三岁开始读韩国的《你好数学》,四岁多读日本的《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五岁多读美国的《数学阅读》,六岁多带带拉拉搞传说中的《汉声数学》绘本,至今也没读完。至于数学题,学龄前只草草地刷过一套百花,做了一些公文数学的二十以内加减法。与英语和阅读相比,数学的时间甚至占不到百分之一。
入坑
进了小学,我的注意力也仅仅是停留在刷刷课内的数学卷子上。然而时势比人强,身在海淀,想举世皆醉我独醒实在是难,在孩子同学家长的示范下,没沉住气,莫名其妙地入了奥数坑。选择的机构就是最最常见的那个,因为最近打击培训的力度很大,不愿意给人家惹麻烦,在这里就不点名了,反正大家都懂的。
为了各地网友理解方便,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北京该机构的分级体系:第四等是提高班,现在叫敏学班。第三等是尖子班,现在叫勤思班。入学测的时候,考得再好也只能上第三等的,想再升班要等大活动。第二等是预备超班,现在叫预备创新。第一等是超班,现在叫创新班。再往上似乎还有集训队等,那个还不在我们视线范围内,不敢乱说。听起来分级挺残酷,但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到,大锅饭肯定是不科学的,孩子不用盲目追求班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按规矩入学测,俩孩子考完了喜气洋洋地出来,成绩发表一看没对几道,老二略好点,都只能录最低的班型。上了没几天赶上一次全北京的大活动,俩人又去裸考了一番。210满分,老大只打了30多分,老二倒是打了90分,但也只够第三等班型。家里为了接送方便,就决定一齐上第四等的提高班。
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对奥数还是没有任何感觉,并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爸爸身上,主要是让爸爸陪着上课,后渐渐演变成我陪课,课上我主要是玩手机、看书,偶尔听一耳朵讲的什么,真是嗤之以鼻:“这么简单的东西,我们也花钱来学,这玩意有什么可学的。”确实,应该说,该机构课堂上的东西真的觉得过于简单了,比课内也就高一丢丢吧。于是这一学期基本没人管娃的奥数,上完课回来把作业做一做,波澜不惊。
然而指望男人鸡娃,好比水中月镜中花,看上去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惜偏偏靠不住。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娃爸只辅导过孩子三次数学,每次都我高兴得发了朋友圈昭告天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自己的QQ群呢,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其实大家的三观都比较一致了,一直以英语、阅读为主线,罕有人谈及数学。直到我进了神庙群,那里有好几个夸夸其谈的爸爸,整日价地聊数学和985,顺便给我也洗了脑,学习了“大火烧开”理论和“奥数不单单是为了择校”的观念。
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时,我给孩子刷冲刺100等课内数学卷,发现稍微难点的附加题什么的,俩孩子就喊不会,也不愿意想,对数学的兴趣度和自信度都比较低,加上那一段班里学神学到初中数学给我们的刺激,这时候才痛下决心,老母亲我不亲自上阵抓孩子的数学看来是不行了!
一年级结束,撸起袖子,开始搞数学。暑假开始,先出去玩了一周,回来后我休了宝贵的两周年假,大火烧开,全力以赴鸡数学,每天3-4个小时。英语基本完全搁下了,阅读倒是还保持着,但所占时间也远远不及数学。年假休完上班后,鸡娃力度稍降,仍以数学为主。二年级开学前,去前台做了个测试,比较轻松地升入了尖子班。开学后一边上着尖子班,一边自己在家鸡数学,英语、语文的时间全部锐减,摩拳擦掌等待活动升班。12月份有补录活动的消息后,应该说我们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战前动员和后勤准备,最终二宝跨线14分成功得到超班名额,大宝以6分之差无法进入超班,得到了预超名额,也实在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料,意外之喜了。说实话,她俩中哪怕只有一个预超,都足以安慰老母亲的鸡血之心了。
从此不再犹豫,山再高水再迢家再穷也要送娃去上;从此无法回头,择不择校打不打脸,数学之坑也要鼓起勇气往里跳。
入坑时间表
一年级寒假
提高班(敏学)
一年级下学期
提高班(敏学)
二年级上学期
尖子班(勤思)
二年级上学期
补录超班(创新班)名额
图一是提高班寒假结业
图二是提高班春季结业
图三是在前台测试尖子班
图四是进入尖子班学习的第一堂课
教材
肯定很多朋友看了上面那段不满意,心里骂我掖着藏着,到底怎么鸡的呀?一段就想打发我们呀?哼!不给你打赏!哎呀,那段只是讲怎么入坑嘛,既然要写,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是那么小气巴拉的人嘛!(有收获您就打赏点儿哈)容我在这段里慢慢说。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不是之前我为什么不鸡奥数,而是在7月中旬到12月中旬之间,到底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教辅?有什么秘籍?才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让孩子连跨三级。其实真的也没什么太大的秘密,无非是时间投到哪里,哪里见成绩。我这个人呢,于学习方面一旦上心,是能沉下心去研究、计划和执行的。找教材先。
上过这类辅导机构的其实就知道了,课堂上的书、课后的几道作业题,根本吃不饱,不够干嘛的。往往是下了课马上就做完了,一周就这么一次课,肯定是不够用,要不为什么有的牛娃上仨奥数班呢。我们是没有这个精力和金钱上仨奥数班,自己做做题还是可以的。但市面上的奥数教辅那么多,到底选择哪个好呢?我在群里进行了咨询,鸡娃祖师爷Amy妈,奥数牛娃小宝妈等达人毫无隐瞒地向我推荐了一系列的书,我不分青红皂白,买了一大堆。当然,九色花也只是买了三四种,有心给大家详细比较一下,又怕篇幅太长,有空再开新帖细讲,这里还是以我家用过的为主进行介绍。
总之,目前市面上的奥数书一般都分为两类:教材类和习题类。教材类是那种一课一课的,每一课有例题,有讲解,也就是说是以“讲”为主,后面配有少量的习题。教材类的东西就类似于机构课堂上的课,只不过是需要家长自己讲,总体来说都是偏简单、基础、成体系的,也没必要搞太多,按住一套系统地搞比较好。比如学而思的《学而思秘籍》、《举一反三》的A卷和《高思数学竞赛课本》。高思现在虽然在市场上竞争乏力,但这套教材真心是做得不错,彩图,有漫画,有花絮,字大,孩子很爱看。题目来说也不算太难,对于我们这种缺乏奥数基础的妈妈来说,上手度应该说是相当高的。于是我们家就是从高思课本的一年级下册搞起,暑假里弄了一下、二上、二下共计三本。彻底弄完之后,我感觉对低年级主要的奥数套路这才算是有了点数。
高思数学竞赛课本
那么您除了需要一套主要的课本外,还需要一些配套的习题。高思的配套习题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有的,也就是传说中的《高思导引》。我们做的是二年级的题,只好去找别的习题。买了一大堆,最后做完的是《举一反三》测评卷,半套《奥数精讲与测试》,大半套《数学思维启蒙》,全部为二年级的。大家请看下图,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较推荐《举一反三》测评卷,难度稍低,卷面舒适,孩子大人做得还算开心。《奥数精讲》这个留空少,挺难搞的,不推荐了。
最下面两本就是传说中的学而思白皮书,其中《思维创新大通关》是非常非常难的,被称为低年级奥数习题集里的顶级BOSS,我买了,打开看了一会儿,默默地合上了。右边这个《数学思维启蒙》难度适中,高于举一反三,但又不会太难,能够起到锻炼思考、刷题巩固的目的,值得推荐。
←
白皮书
步骤
材料有了,就开学了。很多人想问这个步骤的细节,神庙群多数爸爸主张让孩子自己死磕,很多大咖妈妈似乎也说过,就让孩子自己想,想几个小时一道题也没关系,从而培养孩子克服困难、锻炼思维等目的。但就我来说还是效率优先者,几个小时那种我耗不起,等不住,所以不会过于教条。我们家的推进步骤如下:
要点
第一步
读题,把关键词提出来,记在白板上
第二步
思考,举手发言,上白板讲解思路,都会的就轮流发言
第三步
实在都不会的,妈妈讲或者一起想
第四步
自行做相关练习题,再不会的再一起上白板讲练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家里的白板发挥了关键作用。一开始是一块小一点的,后来不够用,又贴了一张大点的。家里墙面实在没地方,否则再大点更好。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白板,在纸上讲不一样嘛。我们家主要是两个一样大的孩子,这样搞可能更有课堂氛围吧,她们俩的发言也是非常踊跃,享受上台发言的小老师感觉。
在学习中也可以发现孩子跟孩子的不同特质,一位阅人无数的奥数老师说过一段给孩子分类的名言:
顶级的娃娃相对安静,听课效率高,不咋呼;第二梯队的娃娃爱表达,表达有条理,但是有遗漏,会闹腾,但是有度;第三梯队的娃,没自信,习惯好,比较安静;第四梯队的娃,没自信,习惯特别不好,课上课下两个人。这位老师说,第一类就不说了,属于福娃,第二类的如果有顶级一对一可以成就出来,第三类的他最喜欢,最有可能激发出来,第四类的他建议从事非数学性学科比较好……
我感觉我们家二宝就是第二类娃娃,非常能咋呼,爱表达,热情高,大宝属于第三类娃,需要多多鼓励。
这是二宝一定要给大宝讲难题,大宝不想听了,躺下耍赖,二宝硬把她拖到白板前听。看大宝的头发乱的!
变化
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两个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变化确实是肉眼可见的。首先对数学确实有兴趣了,经常是我问先读英语还是先看书还是先讲数学题,俩人一起喊:“数学!加油!数学!加油!”学得很快乐,没有愁眉苦脸、连打带骂的情况发生。
另外学校的情况我虽然不太清楚,班主任数学老师也经常给我说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思维也挺不错的,看起来超前学习并没有影响在学校的听课效率,各种卷子的附加题从此都是小菜一碟。在机构上课时,感觉孩子也是越来越积极,俩人经常是撵着老师举手,老二更讨厌,老师不叫她就在嗓子眼儿哼哼,跟个小狗儿小猫儿一样,后面很多妈妈听了直笑,搞得我十分尴尬哈哈。
看这跟向阳花一样追着老师举手
最终老师没办法只好叫她们发言
PS:尖子班这位小鱼老师超级无敌nice
鸡数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概念上的拦路虎,比如暑假的时候我们还不会乘除法,以及一些分数、小数、几何的概念,都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题目里。遇到几次拦路虎后,我下决心往前扫扫概念,弄了一套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据说最简洁、最概念先行且习题多),往前推了一通,最终成功解决了多位数乘除、余数、图形基本概念、周长面积、小数分数基本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基本习题的演练,也就是传说中的提前学。不管叫什么,也算是基本扫清了当年可以遇到题目的概念上的障碍,我觉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步骤。
自己学习时孩子做的一些笔记和练习
几点意见
吹了这一大通真的心虚,现在还只是刚刚拿到补录名额,等将来进去了,看看那些超班牛娃,才真的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明年春天据说马上就会洗牌重新考,到时候被甩出来,分分钟打脸,不过到那时候我也许不会告诉你们的。既然尝到了些许甜头,总归是要继续往前走的,语数外均衡发展真、时间平均真的很难,很难,只能尽力。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以及群里一些牛爸牛妈们提出的关于奥数的想法,建议如下:
1、奥数的学习并不一定非得说是为了竞赛,为了择校。更多的确实只是为了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动脑的习惯,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提供自信和习惯。我想明白这件事用了几年的时光。
2、不要期望过高。毕竟人群中适合竞赛的顶级数学孩子是极少数的,真正的奥数神娃绝对不是能鸡出来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抱希望,人生处处是惊喜。
3、开始时间不必过早。其实我在群里听说过的几个真正的奥数牛娃,济南小宝啊、长沙喜喜啊,都是三年级才开始的,之前并未真正接触过,然后一去考就惊天地泣鬼神了。所以我也认为,这个奥数牛不牛,不在于开始时间,学前渗透渗透数学观念可以,没必要大搞特搞,还是先语言类的,后面时间才能从容点。真正的牛娃三年级肯定不晚,普娃二年级其实也够了。但小学阶段如果想搞,不能晚于四年级了。
4、喜喜爸建议贴着孩子的上限搞数学,多给难题挑战,很多数学大咖们也都有类似的建议,多上难度,不要在简单的舒适区反复刷题。
5、正确看待刷题和套路。刷题没有原罪,套路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固化思维。某些机构总结出来的套路,确实是千锤百炼,无比简洁。自己先思考,然后学习套路的方法,然后通过刷题更深刻体会其中的精义,我觉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孩子能抽丝剥茧发现每一道题适用的正确套路,也绝对是需要一定的能力水平。
6、选机构还是要适合自己的级别,据我所知有一些家长由于种种想法,希望把孩子强往不适合的级别塞,但如果说不合适,往往会起到反效果。
7、计算也需要重视,起码说每天要做一页计算题,保持一个天长日久、细水长流的习惯。其实思维再好,最终也是要体现在计算上,而且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纵然学奥数,最终的目标也不过是校内学得很好而已。先课内,后课外,学的东西要有一个落地。
8、多让孩子自己讲讲题,把思路讲清爽,这题才算是真的会了,是自己的了,否则前面学,后面忘。会了的,最好隔一段时间也还是滚动复习一轮。
9、实在太难的题,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也讲不通,不妨放放,绕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10、永远不要教条主义,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就是你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由简至难,扎实推进每一步,不要好高骛远。往往踏踏实实走了一段后回头看,收获已经那么大。
认识非常粗浅,请各路达人不吝赐教,共同进步
?end?
/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可爱
你可能还对以下感兴趣
1、海淀之大,唯一安静的书桌只能在你自己的家里
2、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敢鸡娃就不怕被打脸
3、“自鸡娃”的父母有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