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古代,祸从口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我们不是古人,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古人的故事,自然也就不难推知在古代祸从口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看这些典型案例时,请允许我先发个滑稽图!以表尊敬!顺带皮一下!
先说说我喜欢的三国时代吧。
睿智的李邈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有个大臣可能是为了博出位还是其他啥原因,跳了出来,说诸葛亮依仗着大权独揽,手中又有大军,鹰视狼顾,甚至让皇帝都害怕。
结果阿斗刘禅听到后,气的当庭火冒三丈,让人直接把这个大臣乱棍打死,送他升天了。
要知道,刘禅在位几十年,先后大赦天下十二次,只杀了两个人,对,这个人就是其中之一。
让我们再认识下这个人,名叫李邈。
邈上疏曰:“吕禄、 霍禹 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 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分不清形式、把天聊死,把命丢了的段确
说完了三国,再来说说另一个我喜欢的朝代——唐朝。
唐朝时期有个人,名字叫做段确,这个人酷爱喝酒,喝完后经常口不择言!
有一次,担任散骑常侍的段确,接受李渊的命令,到朱粲的势力去受降,并册封朱粲为楚王。
在一开始还好,双方言谈甚欢,自然杯盏交错,喝了不少。
在酒席间,段确可能是好奇心爆棚,又或者就是故意让对方难堪,就不停的追问朱粲:
听说楚王殿下喜欢吃人肉,那人肉是什么滋味呀?
朱粲都快成为楚王了,多次被追问,还被揭了老底,自然下不来台,只好说:
吃酒鬼的肉就像吃酒糟猪肉!
段确反而自己急了,说你只不过是个降将,还不是奴才罢了。难道还能吃人肉?
朱粲一听更不爽了,你说我吃人肉就算了,还说我是奴才。我好歹是楚王啊!
于是朱粲狠下心,下令抓住了段确和他带来的随从们,然后全部煮了,分给手下吃。
段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酒糟肉!
所以说,喝酒误事啊!
高祖以前御史大夫段确假散骑常侍劳之。确醉,戏粲曰:‘君脍人多矣,若为味?’粲曰:‘噉嗜酒人,正似糟豚。’确悸,骂曰:‘狂贼归朝,乃一奴耳!复得噬人乎?’粲惧,收确于坐,并从者数十,悉饔之,以飨左右。”
其他网友回答
提到“祸从口出”,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杨修,他的死跟他的嘴有直接的关系。就是因为他通过“鸡肋”这一口令,猜透了曹操的心思,不仅自己大张旗鼓的收拾行李,并且还张扬出去,造成军心混乱,最后被曹操以叛乱军心罪处死了。
其他网友回答
方孝儒:“便诛十族又能怎样!”……然后真的诛十族
(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成祖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明成祖彻底绝望了,也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这是原文。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古代,国人受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熏陶、教育、感化、口传心授、耳闻目染,名言俗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世上没有百分之百、十全十美的完人、凡人、俗人、贤人、圣人,每个人都存在着各种缺点、缺陷,都有这样那样不足、过失、过错、失误。
人前莫揭别人的痛处、短处,人后莫说别人功过、是非。说是非者,必定是是非人;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被人说,你说人家,人家照样会说你,用现在的话说,叫做人身攻击、语言暴力,以牙还牙、以毒设毒,会招来意外的、丝毫不相干的、翻嘴的杀身之祸,牢狱之灾。古代中国,对于喜欢说是非的人、喜欢翻嘴的,宗族家规、宗法礼教、官府法制等管制相当严格、严律,触犯了族规、家规、家教,定罪不恕,轻者在家族宗祠整训,重者体罚上刑,触犯了王法(官方法律),要判刑坐牢,还要进行严刑考打。
在古代,不论是民间(家族),还是官府,都非常重视、管教宗法礼教,不准乱说是非、不准乱翻嘴、不准说别人的长短、痛处、伤痕、心酸…………等。只能劝诫、告诫、警诫人家,轻言细语、温情、温心、温馨、温暖、温柔相劝、相交,与人为伴、与人为善、和谐共生、互惠双赢、互敬互让、互体互谅,仁义道德为本、尊老爱幼至上、尊守公序良俗、行为规范…………
一句好话三春暖,一言恶语六月寒,说是非者,必定是祸,祸在身上,必定的罪,罪责难逃,人必定是刑,刑则难受,必定是苦、是‘’死‘’…………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因为怨望而遭到处死的大臣很多,但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而不吸取教训的人,却很少。如果把”多嘴”作为一种家族遗传的话,那么贺若弼家族是重度患者。
父亲的告诫-血的教训 敦恃功负气,顾其流辈皆为大将军。敦独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军而反,翻被除名,每出怨言。晋公护怒,徵还,逼令自杀。临刑,呼子弼谓曰:“吾必欲平江南,然心不果,汝当成吾志。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贺若敦的遗言是惨痛的教训换来的人生经验,可是他忽略了人的本性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要是人的期望总是得到满足就不会有战争了。正是有了欲望才有了战争,有了战争才有了军功,有了军功才会比较出不满,于是矛盾就来了。
他的遗言更像是预言,在以后的日子里贺若弼同样会因口无禁忌而遭到覆灭。
年少成名,文武双全
关于贺若弼,史书上说他”少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年少有为,声名远播,贺若弼的形象是文武双全的帝国新星,一代将才呼之欲出。
有了文化的点缀,这样的将领更上档次,进步起来也是格外的快。
不仅仅是优秀,更有姿态 平陈后六年,弼撰其画策上之,谓为《御授平陈七策》。上弗省,曰:“公欲发扬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载家传。” 有了功劳适当地分给领导一点,让领导也有荣誉感,虽然隋文帝”不好虚名”,但这一做法无疑是加分项。
如果天不假年,贺若弼人生总结会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后世在谈论他的事迹时会更加神话他的功劳,族谱里也会是一个光辉的榜样流传后世,供人膜拜。
可是时间总是给人们实现反转剧情的余地,于是不满和牢骚就成了后半场的主题。
当欲望不能被填满的时候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
以前看到”吴起拜相”一事不太理解,优秀的吴起各项指标都是领先众人,可是偏偏却被认为不适合相国一职,实在不可理解。
对照着贺若弼的表现,吴起的神话终于可以被剥去了。可以说现在的贺若弼就是以前的吴起:战必胜,攻必取。
可是战场上的得胜将军未必是合适的辅弼大臣,加上承平时代的政策调整,武将就更加需要低调从事了。
殊途同归
不知道在行刑的那一刻,贺若弼是否会想起父亲的告诫,还是人生已经看淡,觉得经过官场浮沉自己已经没有遗憾了?
时为大帐,下可坐数千人,召突厥启人可汗飨之。弼以为太侈,与高颎、宇文幹等私议得失,为人所告,竟坐诛,时年六十四。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
贺若弼与贺若敦父子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年少成名。相比起老爹,贺若弼更是文武双全,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们以军功起家,同样因待遇没能达到预期而口出怨言,因而陨落,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人都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而适应环境,那么贺若弼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