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中的兵法适合现代战争么?
优质回答:
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坊间流传:《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必读书目,每个美军指挥官都必须人手一本的军事圣经…
▲《孙子兵法》被译为“Art of War”
也就是“战争的艺术”
经过调查,事实上《孙子兵法》在美军中的流行程度远不如这些夸张的描述,但也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读物。2007年,西点军校的图书馆负责人、军事历史学家阿伦表示,《孙子兵法》主要是供军事历史课等几门课程的教学用途,西点的学生大约有5%左右阅读过这本书。
▲在美国某权威机构的书单里
位列十大军事经典第九位
现代战争经验丰富的美军,并不太重视《孙子兵法》,那么这本书,或者说中国古代那些策略运用到现代战争中还有用吗?
▲这对组合看起来没头脑
事实上究竟怎样呢?
《孙子兵法》是对春秋时期诸侯战争的高度总结。仅记述鲁国历史的《春秋》中,242年历史中就进行了483次战役。整个春秋时期的战役更是数不胜数。如此频繁的交战,给孙武提供了无数的案例,《孙子兵法》可以说就是建立在众多实战经验之上的!
现代战争中也有不少战例能用《孙子兵法》讲得通。
外交不如“伐交”
《孙子》谋攻篇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就是说: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伐字的外形:如同人拿着兵器砍人
黄色是人 灰色是兵器 红色是敌人
有趣的是,孙子将外交称为“伐交”。特别强调了外交中的军事要素。这一下就让军武菌想到了美国在20世纪开始奉行的大棒外交政策。
大棒外交始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他将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作为美国当时主要的外交政策。
▲加勒比地区臣服于大棒之下
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大概就是这个套路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罗斯福根据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国家的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这样的政策见效显著,以至于之后100年美国的外交政策都没有逃出“大棒外交”的框架。美军在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有机会褪去了原本的孤立政策,“大棒外交”也真正的走出美洲推向全世界。
▲二战的战火并未燃向美国本土
在他国重建之时美国
用一根大棒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美国遍布大洋的航母舰队,仍然如同一根根雄伟的大棒,在与小国之间的国际事务中,美国依然奉行这个原则:“谈判破裂,准备攻坚!”
▲CVN71西奥多罗斯福号
水兵排出“大棒”字样
已经不需要向你们隐瞒什么了…
通信受阻?德军如何指挥美军打美军
《孙子》军争篇讲:“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意思就是说:作战中用话语难以传递指挥信息,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难以让士兵看清指挥信号,所以设置了旌旗。因此夜间作战多用金鼓,白天作战多用旌旗。金鼓和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全军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会畏缩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古代金鼓和旌旗
是战场上传递命令的工具
现代战争中,传递信息的工具不断的更新。直到今天,无线电仍然是战场上必要的通信渠道。干扰对方的无线电通讯,便能切断敌方指挥中枢和士兵之间的联系、打乱敌方的战略部署。历史上甚至曾经出现过德军指挥打击美军的奇葩案例。
▲EA-18G咆哮者电子战战机
如今电子战装备已经是战场必要装备
1943年英联军为了加速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垮台,他们制定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作战计划。在开始执行这个计划时,美英联军司令部专门用电报给美军某空军基地拍发了一份命令:
进攻西西里岛作战方案已定,命你部务必于5月8日23时前,完成向该岛运送空降部队的任务。
联军精心制定的这份作战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可是他们却没有料到这份电报被德国情报部门截获并破译了。
▲这个行动就是后来的哈士奇行动
82空降师空降西西里
当德军获得这一作战计划后,深感恐惧不安,下决心要破坏美军的这次空运行动。于是,他们立即着手制定了一个针锋相对的电子干扰破坏计划:通过对飞行中的美军运输机群进行电子干扰,破坏美军空军基地与运输机群的通讯联络,进而达到让美军自己打自己的目的。当然,这种想法是美妙的。可是,要让一支部队自己打自己是难做到的。为此,德军首先采取了诡诈的欺骗活动。
▲兵者,诡道也!
5月8日当天,德军派出轰炸机群抢在美军运输机群行动之前,轮番轰炸盟军舰只。有趣的是,德军轰炸机每次飞行的高度都差不多,始终保持在5000英尺左右。
很快,美军的军舰产生一种错觉:凡是在5000英尺高度上飞行的飞机都是德军的飞机。
德军第一步欺骗性的轰炸行动过后,开始了整个破坏计划的第二步工作——对美军空军基地和刚刚飞离美军空军基地的运输机群实行了高强度的电子干扰。
德军突然的电子干扰攻势,使美军的运输机群与地面空军基地失去联系,被迫在空中盘旋待命。就在美军运输机群的驾驶员一遍遍焦急地呼叫,“请指示方位,请指示方位”时,突然从他们的耳机中传出了地面指挥的声音:
“请注意,保持5000英尺的高度!航向3500 !”
美军飞机驾驶员接到地面传来的这一指示后焦虑心情一扫而光,立即按照指定的高度和方向加速飞去。美军飞行员哪里知道,他们收到的指令竟是德军特意发出的假命令。
▲82空降师遭到了友军猛烈的炮击
当美军的运输机群被骗到英美军舰上空时,那些刚刚遭到德军轰炸的军舰又未接到任何通知说有自己的飞机通过,认为又是德国的飞机前来袭击。
所有军舰上的对空火炮全力开火,千发炮弹离舰升空,对准军舰上空的美军运输机痛打起来,许多美军的飞行员还未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连飞机带运载的空降兵一齐葬身大海底。
▲吸取教训的美军诺曼底登陆时C-47
全部涂上了黑白相间的明显标识
考文垂——悲催的代名词…
《孙子》军形篇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但不能绝对保证自己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并不能强求。
这句话简直就是为二战时的英国量身定制的!在二战初期经历了法国战役的惨败之后,英国在西欧战场四年按兵不动。都知道德国黑科技不少,但是英国的开发的黑科技也不少啊:
▲有先进的防空雷达
▲罗尔斯·罗伊斯的航空发动机
美国的野马就装了罗·罗的发动机
▲图灵发明的图灵炸弹
成为电脑的雏形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并在二战中开展实际应用
为了做好反攻欧洲的准备,英国人在战争阶段一直饱受德军各种形式的轰炸!大量的平民因此死亡,但是他们的牺牲,但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其中最具有争议,便是考文垂事件了!
1940年11月12日,德军空军司令部按希特勒指令发出命令,派空军机群于14—15日对英国内陆的中心实行猛烈轰炸,具体目标是英国的重要城市考文垂城,并将此计划命名为“月光奏鸣曲”。
▲然而事实完全没有名字那么浪漫
该计划的目的有二:一是考文垂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对其进行轰炸可以摧毁英国的抵抗;二是德军在空袭伦敦过程中屡遭失败,也使希特勒对“英尼格码”的保密性提出怀疑。它想以这次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怀疑是否准确。因此,德军情报部门将作战指令发给前线德军,并认真等待英方的反应。
11月12日,英方通过“超级密码”截获了这一情报。但是,如何应付这次空袭,首相丘吉尔却面临着两难选择:考文垂城在英国建筑史和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超级机密”在未来的战役中也具有决定性意义。
▲难得缴获的英格玛
究竟要如何选择呢?
如何取舍,英方提出两种方案:一是采取主动措施保卫考文垂。不过这样一来,德国人极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密码被破译,以后就会更换新的密码系统,“超级机密”将失去作用。另一种方案是让考文垂的防务措施原封不动,对空袭作出合乎常情的反应,用牺牲考文垂来保住“超级机密”。14日下午,丘吉尔考虑再三,最后忍痛作出决定:考文垂不做防御疏散。
▲如今的考文垂又是一片祥和
在此次空袭中,考文垂遭到毁灭性打击:500多家店铺和5万多间民房被炸毁;12家飞机零件工厂处于瘫痪状态。空袭共炸死554人,炸伤4800多人。
▲巧合的是马岛战争中
英国被击飞鱼导弹击沉的
驱逐舰也叫考文垂号
虽然,有各种说法表明考文垂事件或许是出于臆测。但是近现代战争中这种“丢卒保车”的行为已经并不少见了。
▲莱特湾海战时日本将航母编队
当成活生生的诱饵舰队
从这些战例中我们看到,《孙子兵法》在实战中的运用还是不少的。这些事例中的主人公或许并没有读过这部书,但是他们依然使用了和兵法中相似的战略。
▲只用于宏观战略
而不是围观战术
因为《孙子兵法》讲的不是具体的战术,而是站在最高指挥官角度的军事战略!原本就是孙武根据春秋时期数百场战役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形成了经历过实战检验的规律。所以现代战争中,如何做好战略决策仍然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一样适用也就不奇怪了!
其他网友回答
适合啊,比如第二次伊拉克战争,说是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这算是三十六计里面的“无中生有”吧。比如常说的斩首行动也算是三十六计里面的“擒贼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