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三国中,诸葛亮VS司马懿,谁更胜一筹?
优质回答:
历史上三国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个人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谁能更胜一筹?应该是各有千秋。
在军事上诸葛亮应该更胜一筹,因为蜀国与魏国相比国力薄弱。蜀国周边各族聚集,很难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魏国方面已经是大统一的局面。在兵员和后勤保障方面魏国也是占了很大优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能七出岐山攻打魏国,可见诸葛亮军事才能要比司马懿高出一筹。
在政治手段方面司马懿要比诸葛亮高明,在司马懿死后还能牢牢地控制住魏国的政权,其子司马昭更是能够轻而易举的谋朝篡位,而反观诸葛亮死后,其后人就不能掌权,被蜀国皇帝刘禅排挤打压。
看三国各抒己见,诸葛亮与司马懿各为其主,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其他网友回答
论战术进攻,出奇制胜诸葛是圣手。论战略防御,稳定战局,大局布署周密,司马懿略胜一筹。
??孔明自出茅庐,提议联孙吴,抗曹魏借荆州,取西川助刘备鼎成三立,其功至伟古今人共颂之。而司马懿,时人称赞其: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曹操曾评懿:鹰视狼顾,赞其对世事覌察独具深遂穿透力。谋定而后动,果断,迅速稳准狠执行力。仲谋、陆逊尊称仲达深谋不输孔明。曹丕临托孤,及到曹芳时倒魏……足見其能量卓绝。从献计五路五十万军围蜀,到五丈原传言惊病诸葛亮……。诸葛亮虽六出祁山,临阵巧计百出,翻云覆雨得心应手。但稍有疏漏,即被懿利用,雷霆破击。
??降将孟达欲举兵归蜀,被懿窥破,一日行二日路,千里奇袭智除孟达。破了孔明分击洛宛的大计。又豫判孔明弃子午谷径取长安,会从斜谷、郿城、箕谷逼洛阳的断定,遂遣曹真严防要道。自己亲督大军奔袭街亭、柳城,断蜀粮道。先围歼街亭马谡,继而分击王平、魏延、高翔等致孔明连失多地,大敗而回汉中。
??此后多次短兵相接,虽各有胜负,——一个屡出奇谋诱战,一个固守岿然不动,守到你计穷身乏落病而亡。唯此,可见司马仲达谋略稍胜诸葛孔明一筹。个見勿喷。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中的风云人物,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从弱蜀和强魏的对决中,诸葛不落下风,逼使司马懿坚闭不出,从中不难看出诸葛更胜司马一筹。
至于历史地位,不容置疑,诸葛亮在唐代就进入十大武宗之列,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唯诸葛亮一人矣。
解铃还需系铃人。诸葛亮魂丧五丈原后,作为最大对手司马懿还是表达了敬意。历史上最早感叹、赞扬诸葛亮的帝王,竟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他肯定了蜀汉忠义良相和武侯祠。
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弼二朝老臣心,是华夏第一忠义表,奠定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忠义良相之地位。
诸葛亮精兵简政、攻心政策安抚西南边民的民族政策,在科技上的创造古代冲锋枪"连弩箭"和大型运粮车"流牛木马"等,在军事上独创的"八卦阵"和传授关门弟子姜维的"诸葛军事谋略",一部足与姜太公"千年乾坤歌"、刘伯温"推背图"齐名的千年预言书"马前课",等等,都让诸葛亮师出有名,名垂青史!
司马懿是历史名家,而诸葛亮更是历史伟人。周总理曾经亲自瞻仰武侯祠,站在画像前久久凝思。临走时,关照任何人都不许破坏武侯祠!
其他网友回答
司马懿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先回答问题,历史上三国中,诸葛亮VS司马懿,谁更胜一筹?我的回答是司马懿比诸葛亮更胜一筹,这里主要说是军事上。
在三国的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曾经两次交手。
第一次公元231年,诸葛亮帅军出祁山,魏国大司马曹真因病不能挂帅,魏明帝派司马懿率军抵御诸葛亮的进攻,这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对手在战场上的初次交手。
诸葛亮以一部兵力围攻祁山,自己亲帅大军去找司马懿寻求决战。郭淮、费曜等邀击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打败。然后诸葛亮继续进军,和司马懿在上珪的东面相遇。司马懿占据了险要的地方,坚守不战。诸葛亮没有办法,就带兵退回卤城。
张郃说:诸葛亮远来求战不得,他会认为我们坚守不战,想用长远的办法对付他。而且,祁山知道救援的大军已经很近了,人心也自然安定。我们大军屯扎于此,然后分奇兵向诸葛亮表示要断他的后路,不应该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现在,诸葛亮悬军食少,他也该退军了。张郃的建议应该说是可行的,可是,司马懿不听。
《晋书》上说司马懿:“寻”诸葛亮到了卤城。这一个“寻”字用的非常妙,很能说明问题。两军对垒,诸葛亮数万人马,突然不见了踪影,不知到了那里。这不是笑话吗?这说明司马懿根本没有战心,诸葛亮退走了,他也不知道,所以要“寻”。
到了卤城之后,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次请战,对司马懿说:公畏蜀如虎,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司马懿感到很头疼。
五月,诸将都来请战,司马懿不得已,派张郃攻击王平防守的南围,自己带领中路对付诸葛亮。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参战,大破魏军。
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乘高设伏,弓弩乱发,射死了张郃。
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虽然没有能够达成大的战役目的,但将魏军名将张郃射死,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第二次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和司马懿对垒于位于郿县的渭水南原。曹睿很担忧这件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司马懿指挥。魏明帝给司马懿下诏:“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诸将想把军队驻扎在渭北和诸葛亮相持,司马懿不同意,司马懿说:老百姓的积聚都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于是引军渡过渭水,背水而阵。并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勇猛应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
司马懿派将军周当驻扎在阳遂以引诱诸葛亮。诸葛亮不为所动。司马懿说诸葛亮想争南源却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于是派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同守备阳遂,和诸葛亮在积石相遇,临原而战,诸葛亮不得前进,就还于五丈原,和司马懿形成对恃。
应该说司马懿的反应是比较迅速的,作为为诸葛亮考虑,他就应该阻止司马懿渡过渭水。当然,这里面还有战机的问题,诸葛亮可能不具备阻止司马懿渡过渭水的条件。比如当时渭水正处于枯水期,诸葛亮的军队还没有到位等。
这一年的五月,东吴大举进攻魏国的合肥新城,孙权又派遣将领陆议、孙韶各带万馀人入侵淮、沔。魏明帝派将军满宠帅兵抵御。满宠准备放弃新城,把东吴的军队放到寿春,魏明帝不同意,说:过去光武帝刘秀派遣军队据守略阳,最终打败了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地有所必争也。纵然孙权攻打新城,他也一定不能攻下。敕诸将坚守,我将亲自御驾亲征,恐怕等我到的时候,孙权就已经逃走了。
秋七月,魏明帝亲御龙舟东征。孙权攻打新城,将军张颖等力战据守,孙权攻不下。魏明帝离新城还有几百里地,孙权就退走了。吴将陆议、孙韶等人也只好退军。
群臣认为大将军司马懿正与诸葛亮相持未解,劝魏明帝车驾西幸长安。魏明帝说:孙权退走,诸葛亮破胆,大将军坐镇指挥,吾无忧矣。
魏明帝曹睿还是很厉害的,面对诸葛亮和孙权两大强敌,曹睿指挥若定,不论向司马懿指授方略,还是对抗孙权,他对敌情的估计是十分准确的,应对也十分到位。他见事明,大局观强,和曹丕的用兵相比,他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西线方面,既然魏明帝有了明诏,司马懿就采取坚守不出的方针。
所以,无论诸葛亮想什么办法,司马懿始终坚守不出。最后把诸葛亮弄的没办法,就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说:你是男人吗?是就出来打一仗,若不敢出来打,就穿上女人衣裳,蹲下尿一泡算了。司马懿手下的将士首先不忿了,纷纷请战。司马懿这下也扛不住了,于是他佯装大怒:诸葛亮太欺负人了,你这不是侮辱人吗?我跟你拼了,我——我——我请示魏明帝去。于是,他就上了一道表章。魏明帝一看纳闷了:我叫你去,不是叫你打诸葛亮的吗?怎么打诸葛亮还来请示呀?旁边一个叫辛毗的对魏明帝说:这个老司马他不想打,可又没办法对他的手下说,他来借虎皮呢!魏明帝说:是这呀!那你去把这事给办了。司马懿看到辛毗到了,就摆出要出营和蜀军决战的样子。辛毗能让魏军出营吗?于是就拿着节杖堵在军营门口宣布说:“敢言战者斩!” 司马懿两手一摊对手下的将士说:你看,不是我不打,实在是老大不叫打呀!
姜维听说辛毗到了军中的消息后,对诸葛亮说:辛毗一来,司马懿不会出来和我们决战了。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战心,如果他能制服我们,他还会千里请战吗?
所以,直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双方都没有大的战事。
历史上的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要高于司马懿。其实,历史上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来就没有低估过,从三国到现在,每一次都是诸葛亮占了上风。然而在我看来,司马懿的军事才能要远远高于诸葛亮。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突出表现在平定孟达叛乱、平定辽东、及平定王陵叛乱上。
从司马懿的几次用兵来看,显然司马懿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对付孟达,他一方面打“烟幕弹”麻痹孟达,一方面倍道兼程,反应迅速,处置果断。平定辽东,他过坚城而不攻,用“攻敌所必救”的方法,直取襄平,巧妙的调动敌人,把攻坚战变成了野战,化被动为主动。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包围襄平,心理战、攻坚战,双管齐下。平定王陵叛乱,大打政治牌,兵不血刃。司马懿绝对算是三国时期的一流的军事人才,他的用兵艺术,以及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让我们再看一看诸葛亮用兵:刘备时代,诸葛亮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军事才能,几次大的军事行动,基本看不到他的身影。入川刘备带的是庞统;争汉中,刘备主要用的是法正;襄樊战役、夷陵之战,他都没有献言献策。显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军事才能,刘备也没有认可他的军事才能。他的主要才能表现在治国理民上,而刘备也是把他当萧何用的。
刘备死后、刘禅上台,进入了诸葛亮时代。他开始在军事舞台上大展拳脚,征讨南中,北伐中原。然而,考察他的成效,除了南征蛮中获得成功外,北伐的效果并不理想。先后五次北伐,虽然其中也不乏亮点,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并没有取得对方一尺一寸的土地。
客观的讲,诸葛亮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治国、治军上,但会治军并不等于军事才能高。他为后代留下更多的是精神财富。他的人格魅力、他对理想的执着,无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然而说到军事上,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并不能算是一流的军事人才,而司马懿绝对是一流的军事人才。他的军事才能被《晋书宣帝传》称赞为“谋无再举”,说他“每逢大谋,辄有奇策”。
然而,在二人不多的军事交锋中,司马懿兵多将广,又以逸待劳,占了天时地利。而司马懿却表现的怯懦怕战,畏蜀如虎,在同诸葛亮的交锋中也确实出于下风。这就是司马懿的聪明之处,他很懂政治,所以司马家族笑到最后!!!
其他网友回答
聪明人永远也胜不了难得糊塗的人,难得的糊塗很大多数能笑到最后,所以聪明不等于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