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长洲:老家已没有了家(散文)

第 422 期

闵长州,江苏建湖人,副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40年。业余时间喜作笔耕,先后在巜健康报》、《中西医综合杂志》、《江苏中医》、《新中医》、《中国农村医学》等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同时还先后在《现代快报》、《杨子晚报》、《婚育之友》、巜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盐城广播电视报》等发表文学类作品20余篇。

老家已没有了家(散文)
文/闵长州(江苏盐城)
清明节前祭祖回了趟老家,听说节后就要拆迁了。而仅过了几天在老家的兄弟给我发来了几张照片,大小八间瓦房已变成一堆废墟。久久凝视手机上的照片,心中真有股说不出的滋味。那里曾是我生活了20多年虽不富有但很温馨的家,那曾是凝聚了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二代人数十年血汗的家。如今老家已没有了家,老家已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老家。不舍之情难以言表,更多的往事碎片也瞬间充塞了脑际。
其实老家拆掉的并不是老屋,而是在老屋地基上经过四五次新建扩建后的房子。我们家第一代老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合作化时期。父母将当时在那一带算是很高大显眼的三合院让给了其他兄弟们,自已在平地上用土坯作墙,底层先用黄板土直接捶实后上面再加土脚(是一种用泥土加上稻麦扬下来的瘪壳及碎草末混合搅拌均匀、用脚踩拌熟,再用长约四五十公分、宽约三四十公分的两种规格的木模,像浇铸样的制作成的长方型土块)堆砌,还有一部分是用芦苇篱笆围上再糊上泥巴和稻麦桔草,房梁是自家长的柳树棍,屋顶也是用稻麦桔草盖的。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劳作才建起了勉强可遮风挡雨的三间陋室。这是属于父母、两个姐姐、我哥以及不久在这里问世的我的家。这样的土坯草房时间一久墙体容易开裂,更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冬天灌风不用说了,一到下雨天屋顶到处漏雨,家里能用上的盆子罐子都用来等雨,有时一觉醒来床上被子都湿透了,这件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大约过了十年,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家的第一代房子实在破得无法居住了,人口多也显得拥挤。于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又开始了脱土脚,这是当时建房备料的第一项重要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在筹备了几年后,三间以土坯为主、前面墙有一部分是用砖砌的、盖顶是厚厚的茅草的堂屋和一间厨房终于建成了,当时在周围也算是很不错的。
再后来的十来多年间,二个姐姐出嫁了,弟弟妹妹都逐渐长大了,哥哥又结婚成家,房子还是显得拥挤,加之多少年来我父亲一直为生产队养牛用牛,也要占居房间。所以,后来又将三间堂屋扩建成四间,一间厨房又扩建为三间。
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经济条件有明显改善,又在旧房的前面新建了四间砖瓦房。那时在我们周围也算是比较领先的了。而在这20多年间,三次新建,加上中间还有两次扩建,还有平时的修修补补也是从没间断过。这其中还有看起来不复杂,但做起来很不容易、工作量也是相当浩大的事便是杠屋基。最初建房子只是在平地上杠了与房屋面积稍大点的基地,屋前屋后几乎没有空地,此后便年年向房子四周尤其是前面填土,以增大前面空地。除了通行方便,还有一部份是作为菜地,还要留作一大片收获季节可以晒粮草,夏秋时节早晚还可在外面摆上桌子吃饭。至于后来前面还要建一幢房子当时还没想到呢。要说这杠屋基工程大概只到前面的四间房子建好后才算结束。那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谁也不敢随意到大田里挖塘取土。所以,便在夏秋收割后、耕翻田地时,我们便全家出动起早带晚,或在生产队里工前工后,抬的抬,挑的挑,要抢在未播种插秧前,间断地取些田里的垡头块运些回来,这样既不影响大田面积、也不致田地不平整。此外,空闲时还常用小船从二三里之外的荒田运土,再有遇到枯水时便从屋子东边的水塘里取土。就这样年复一年如同蚂蚁搬家般的努力,才使得屋基不断向前延伸,才有了后来的前面那四间屋基地。在那20多年间父母、两个姐姐(她们出嫁后也一如既往的照顾这个家)和哥哥从杠屋基到建房修房付出的劳动在周围是无人可比,其个中艰辛也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哥哥和三弟自立门户后,分别建了新房。哥哥在老屋的河北、靠近原来的学校和大队部西边建了三间两厨的砖瓦房,也是很不错的。三弟则将原来的两排八间房子及两间厨房都拆除了,新建了三间堂屋,并在前面东西两侧建了五间小些点厢房,有供父母居住的,还有用作客房和厨房的。三弟是建筑工程师,有很多便利条件,他那三间堂屋不仅外观高大敝亮,前面带有走廊、三开大钢窗,外墙部分贴有马赛克,而且屋顶行条是油得黄亮亮的粗大杉木和瓦屋椽子铺上旺砖的,在当时那年代的农村可算是首屈一指的。父母含辛茹苦一辈子也没能建起多好房子,儿子们只几年功夫便建起了如此漂亮的房子,心中自是欣慰不已,令周围很多人羡慕也是不用说的了。
而今时过境迁,父母已故去十多年了,他们原来居住的两间房子只是堆放些杂物。我们兄弟姊妹都住在县城或市里。大哥和三弟他们兄弟两家也只偶尔有事回来住几天。所以老家十几间房子多年来其实一直空闲着的。
自从父母去世后,我们姐弟每年多是在清明节、中元节和除夕回老家祭祀。当然偶尔遇到特殊情况也有人缺席的。每次回去我总要到父母生前居住过的房子周围转一转。然后打开锈锁,走进堆放了不少杂物的房间里,默默站上一会、四处看一看。似乎父母仍在身边,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这一次回去,我曾在心中对父母说,这里的房子马上就要拆除了,你们不要心疼,不要担心,我们家家在城里都有新房子、大房子,比你们在世那时都好多了。现在建设新农村,拆掉旧房子、闲房子是好件事情。然后把闲置的废地、拆除房屋的基地及污水沟塘平整好,都变为粮田,不久这到处破破烂烂的乡村便不见了,而是到处都风景如画般的美好,你们看着也会很高兴的。
老家拆迁比想象中来得快,让很多老家人有措手不及和迷惘之感。都说故土难离,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有那种深刻的体验。当然这里面有难以释怀的家乡情结,更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面临社会角色骤然转变的茫然,而更多的是观念的问题。除了有些人家有些实际困难外,更多的人是觉得离开了故土,他们将无所适从。他们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担心一旦失去家园、失去赖以相守的田地,晚年的生活就没有了安全保障感。虽然农村还比较难苦,比不上城里繁化,生活、交通都还有很多不便,但他们觉得生活在城里不如乡下自在。再则大多数人家也就几亩田,田间耕作很多都是机械化,劳动强度比过去小了很多,一年到头除了两季收割时忙上几天,平时清闲得很。房前屋后种些蔬菜瓜果,再养几只鸡鸭。吃不完的粮食还能卖点钱。可谓衣丰食足。闲暇时便凑在一起打打麻将娱乐一番。他们觉得乡下的日子比城里逍遥得多。尽管大多数人家子女都在镇上或县城或外地安家、工作,但他们仍多不愿意将进城、和子女一起生活作为首选。所以,对他们的苦衷我想也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同情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出身,只是生不逢时,在农村生活的那20多年正是很艰辛的岁月。只到恢复了高考制度,命运才发生了改变,用那时人们的夸张说法叫“鲤鱼跳龙门”,才得以离开了贫穷落后的农村,但对那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对曾经给我们温暖归宿的家的情怀是永远也不会淡去的。如今,昔日的村庄不见了,老家已没有可回去的家,心中有失落,更有悲伤、惆怅。因而,对老家很多人对拆迁的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也是感同身受。
然而,现实是农村已成了败落的空壳,到处杂草丛生,垃圾、秽物遍地,满目污水横流。老弱病残者成为留守种地的主力军。若任此下去,农村水土等资源将会遭受更严重破坏和浪费,农村环境将更加恶劣,农民亦将后继乏人,如此人口大国的第一件大事将面临巨大危机。再说小点,年轻人、在城里生活久了的人也不愿回到这样的家,也无法适应这里那怕是很短暂的日子,但这和老年人不能适应城里的生活是有本质区别的。正缘于此整治农村环境、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城市代进程是正确的决策,是势所必然,也是必由之路。俗话说不破不立,唯有以刮骨疗伤般的手段,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的现状。如果我们继续安于现状、抱残守缺,农村农业现代化只是空谈。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老屋也好,空房闲室也罢,纵然不舍放弃,却也难保百年不倒。我们总不能把老屋都当文物、当博物錧保留。且若干年后,或许遭儿孙嫌弃。说不定年久失修那天就突然坍塌了。这样的老家似乎也就真的失去了一直存在的意义。唯有弃旧图新方能与时倶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前行。为国为家计都应解放思想,应顺势而为。困难是有限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且农村、农民如今已非昔比。生存不存在问题,只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同了。有理由相信未来生活会更美好的!可以预见,经过精心统筹规划和建设,未来的农村将会是:宽大笔直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仍见人家,一眼便可望到天际的田野里,整齐的沟渠纵横,昨日碧波荡漾的庄稼,转眼便是金色的海洋,一年四季总是景色美如画。
我想,老家虽没有了家,但我们在城里都有更好的新家。老家是回不去了,但我们心中的老家是永远不会消逝的。通向老家的路还在,老家的蓝天、白云、黑土会绵延不断的。细想至此,我慢慢变得释然了。我也曾把我的想法和老家的兄弟交流了,我希望老家的所有人也都能和我一样这么想。
我期待下次再踏上老家的土地、投入到本应相识而又不敢相认的家乡的怀抱时,我会很欣慰地说,我的根永远在这里,这里永远是我不变的老家!我爱我的老家!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我们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若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陈家声(阳光灿烂),江苏泗洪人,为中国酒业协会酒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学习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爱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迁酒歌》。
顾问:凌峰
编委:杨增勤徐永群 颜玉华 谷将邱玲娜王甫海
总编:严伍
主编:许尚明
投稿须知
本刊是综合性文学读物,常年面向文学爱好者征稿。
1、作品须原创首发,拒绝同时投送其他公众号。来稿十日后没有刊发或者没有回复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诗词不少于10行;幽默笑话不少于500字;小说、散文、评论、杂谈2000 字内,特优秀的作品可适当放宽。
3、来稿附百字作者简介和作者生活照,与作品一起发表。
4、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弘扬正能量;段落清晰,无错别字;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若作者不同意修改的,须在文末注明。
5、作品赞赏金的60%发放稿费 ,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无赞赏无稿酬,赞赏金10元以下免发稿费;分享模式的作品,不发稿费。
6、作者须加主编微信15305115699;投稿邮箱1114250342@qq.com。
7、已刊发作品除了以赞赏金发放稿酬之外,达到500阅读量另奖励5元,1000阅读量奖励10元,1500阅读量奖励15元,以后依次类推,100元封顶。
8、作品只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刊观点。
9、严禁抄袭,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概不负责版权纠纷。
沿海文学微刊
2020年4月16日

点击二维码,阅读更多美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