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363期:不读书不看报不爱学习未来会遭遇什么,信息贫者人生堪忧,信息扶贫必不可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趙玉平
平讲平说2363期#
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谈到了李密“牛角挂书”的行为背后还涉及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这个理论叫做“知沟理论”。当然也可以稍微扩展一点,称为“知识鸿沟”理论。
这个理论怎么来的呢?197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以蒂奇纳为首的一个三人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信息传播方面的假设。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和利用信息,因此随着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来越多,以上这两者之间的信息鸿沟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个就是知沟理论的核心观点。
这个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按照财富的多少,人们可以分为穷人和富人。同样按照信息的多少,人们也可以分为信息富者和信息贫者。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信息富者在就业求职、学习成绩、教育表现、事业发展、个人成就以及收入待遇等等方面都会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领域,他们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取得胜利。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努力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信息富者。
按照“知沟理论”的框架,我们回头可以分析一下昨天谈到的牛角挂书的李密的学习行为,在他所处的时代主要的信息媒介就是书籍。而李密小小年纪就能够勤奋读书,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吸收信息,也就是说他快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信息富者。那么他的未来肯定是大有前途的,这个也是杨素赏识他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另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初,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我认识这样一个同事,他跟我是同龄人。小伙子特别机灵,有才艺能唱会跳,下棋也特别好,本职工作也完成的不错。刚刚接触这个同事的时候,我对他印象很好。不过在某一次工会活动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退休的老领导,对这个小伙子做了一句评价,这个评价就是“不读书,不看报,不爱学习,没前途”。
当时由于跟同事关系还不错,印象挺好的,我都觉得这老领导说法有点主观武断。至少从直接关系来看,读书、看报跟前途好像关系不大。不过仔细想来,我们可以使用知沟理论,来分析一下老领导的说法。
读书、看报、加强学习,这都是让自己成为信息富者的必然途径。这个年轻人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努力,也不付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的爆炸,这个小伙子就会变成信息贫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被领先者远远地抛在后边。接下来就可以预测他当然是没有前途的。事实证明老领导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小伙子后来错过了好几次机会,他的事业、他的人生一直都处于停滞状态。
进一步的研究就发现,在信息富者和信息贫者之间知识鸿沟形成的过程中,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除了这个因素之外,年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物质条件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知识鸿沟的形成。
我来举个例子,我们会听到一些老同志批评年轻人: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手机,也不干点正事;类似的话之前也有,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也不干点正事;再往前还有,一天到晚就知道听匣子,也不干点正事,这匣子就是收音机。
通过这样的吐槽,我们会发现一个社会发展规律,当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兴起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出现了,年轻人往往是主力军,往往会热情拥抱新媒体
、新技术。而老同志由于年龄、生活习惯、教育背景等等因素,往往就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新媒介,于是不知不觉当中知识鸿沟就出现了。年轻人就成了信息富者,老同志就成了信息贫者。
大家会发现骗子特别喜欢骗信息贫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骗子就是利用知识鸿沟来套利赚钱的人。所以无论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都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都应该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加强学习,加强信息的吸收和利用。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终生学习都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可以使我们不会变成信息贫者而遭到时代的淘汰。另外知沟理论还提醒我们,扶贫的过程中,信息扶贫也特别地重要。一个贫困户或者一个贫困村,如果收入上成为富人了,但信息上依然是个贫者,那么知识鸿沟依然会给他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问题和挑战,他真的有可能二次返贫。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如果您觉得不错的话,不要忘记传播和点赞。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