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读透寓言故事文/姜树华
“统编教材”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中提到世界四大经典寓言中的三部,分别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十七世纪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十九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而十八世纪德国的《莱辛寓言》则换成了《中国古代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通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学生普遍觉得寓言的情节简单、故事枯燥、寓意难以把握。下面。我就以《伊索寓言》为例,只要教你“三招”,就可以轻轻松松读透“寓言”。
■第一招:精短中读出“丰满”故事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原为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因为起初的传播形式为口耳相传,所以篇幅精短,语言精练,跳跃性强,故事常常短得经不起阅读,甚至伴有一种言而无味的感觉。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读读这些故事,读出故事中的省略,读出言语中的空隙,读出故事人物的神情、动作,甚至符合场景的话语……这些一定是我们愿意的事。因为绝大多寓言故事不乏想象,故事常常赋予动物、植物、神以人的性格,说着人的话,做着人的事,并辅以语言、神态的简略描写,这些生动形象,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所以,孩子们读起来是那么可亲,或陪着、或看着故事中的形形人物,恨不得加入其中。《狐狸和葡萄》一文的开头: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这是一段很简短的故事开头,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成熟的葡萄何等地诱人;嘴馋的狐狸想尽了哪些办法?最终落得白费劲。曾尝试着让女儿说出那个场面,她竟不假思索:“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办法去够葡萄,他先助跑一段路,然后猛地跳起来,但却失败了;它又爬上篱笆使劲够,因为用力过猛,摔了下来;它向葡萄扔小石子,可它的瞄准水平实在太差,一个也没有砸下来……总是白费劲。”感觉女儿说得不错,我内心甚喜。如果在寓言阅读的过程中,经常来上这么一回,可以让我们的寓言阅读走得更深,更有味儿。
■第二招:荒诞中读出“真实”情节
《伊索寓言》的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甚至是荒诞的,但这是寓言的基本品质。然而,寓言故事的张力就在于荒诞中读出自然与逼真。伊索寓言《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这段文字显然在称赞蚂蚁的勤劳——大概从我们知道蚂蚁这个物种的时候就已经种下这个概念,所以故事中它夏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粮食很合情理;冬天屎壳郎没了食物,去向蚂蚁乞食也顺理成章;最后被蚂蚁的教育也很合蚂蚁的话语情景。故事将生活的真实毫无缝隙地演绎在蚂蚁与屎壳郎身上,让它们像人一样思考、运动和交流,从而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让我们获得强烈的真实感。其实,生活中是不乏假想的:孩子们可以把一根竹竿当做竹马,把一张板凳当作木马,与林家兄弟骑“马”比赛,其实我们都清楚竹竿、板凳不能走路。男孩儿们会把文具当作“兵器”,女孩儿们会跟芭比娃说话,并为其梳妆,难道我们不知道文具不是兵器、芭比娃不会说话?我们愿意把生活虚构,是因为我们爱这样的生活。走进了我们喜爱着的虚构故事,当然也就有了更多的亲切感与真实感。
■第三招:深刻中读出“多样”寓意
《伊索寓言》大多以事喻理,通常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道理,整篇语言不多却颇耐回味。《狼和小羊》告诫我们对待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农夫和蛇》劝告我们不要对坏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坏人。还有许多故事,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智者获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伊索寓言》中的大多故事结尾都有点睛之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主题(其它寓言的阅读我们也会及时把握“那个寓意”,这已形成我们的寓言阅读自觉),但这恰恰在无形中也限制了我们的阅读收获。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曾说,“寓言象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甚至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显然,他强调的是阅读寓言,要善于走向丰富。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长山先生对《伊索寓言》的阅读进行了颠覆性思考,激发了读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判断,有效提升了寓言的阅读价值。原来,只要在寓言“这座桥”上来回几趟,我们既看见多姿多彩的生活现象,又会发现生活中更多意义。比如我们阅读寓言《蝉和狐狸》:可以读懂原文的点睛之语:“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也可这样理解,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还可以用上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其实,寓言就应该这样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篇生动的寓言会像一颗珍珠,永久地生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并随着我们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我们会时不时地把获得的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重新认识我们读过的寓言。当然,寓意的“重发现”也好,“新想象”也好,“新创造”也好,都不能脱离寓言的基本内容“离题万里”,这是寓意“多样”阅读的底线。
阅读的魅力在于阅读收获的实现,寓言阅读亦不例外。若我们尝试着从以上三个角度,读出了寓言故事的“丰满”、情节的“真实”、寓意的“多样”的话,定会打开寓言阅读的新视窗。试试吧!
公示:“实验学校”“实验团队”“种子教师”名单(系列3)“统编教材”五下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系列1)“整本书阅读”攻略19讲(系列2)“整本书阅读”攻略19讲(系列3)在阅读中发现阅读“经典名著”的秘密!长辫子老师的线上暑期公益课开始啦!
统编教材 “360+2X”暑期“整本书阅读”推荐书单
“统编教材”必背古诗文129首小学师生同题PK2019高考作文题“统编教材”小学必背古诗文阅读教学建议(低段)“统编教材”小学必背古诗文阅读教学建议(中段)“统编教材”小学必背古诗文阅读教学建议(高段)长辫子老师教你11种写日记的方式
统编教材古诗中,这些字音你读对了吗?一张表带你读尽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360+2X”阅读推荐书目|“整本书阅读”计划整本书11步阅读攻略|开学第一课定规矩
视频课《汉字诗》|视频课《灰椋鸟》
统编版语文教材目录|寒假“项目式”作业菜单
统编版必背古诗文|呀!作业!
视频课: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
“千班万人”种子教师招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