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水微刊》感谢您的关注!
日常口语中的“反切”现象浅议
文/ 袁学伟
“反切”是古人创造的一种注音方法,始于汉末。其基本原则是: 用两个汉字,取其前者的声母,再取其后者的韵母和声调,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做“反切”的两个字,前者称为反切“上字”,后者称为反切“下字”;被注音的字,称为“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比如,《广韵》中有: “冬,都宗切”。就是用“都、宗”二字来给“冬”注音: 取“上字”“都”的声母“d”,再取“下字”“宗”的韵母“ong”,两者合起来,便是“冬”的读音: dong 。
“反切”的出现,在汉语语音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其实,理论上有些令人感到晦涩的东西,一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便会让人豁然雾解。
比如,武功一带的关中人,常把表示“整个儿”这一意思的“囫囵” 一词,在口语中由于语速过快而说成“浑”。(大家吃馒头)“我吃了半个,他吃了个浑(囫囵)的。”
我以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反切,即“浑,囫囵切。”
再如,武功县河道乡有个村子叫“八王村”,而当地人在口语中将“八王”二字快速说成“绑”一个字音,于是成了“绑村”。从“反切”角度理解,“绑”就是用的“八”的声母“b”,“王”的韵母“αng”,即“绑,八王切。”
第三,乾县“大王村”和武功接壤,数十年前,我们常把“大王村”叫“党村”,近二三十年,这一叫法几乎绝迹了。这也就是“党,大王切。”
第四,古有“东扶风” “西扶风” 之别,而附近的人们在口语中常把“东扶风”说成“东峰”。其实就是把“扶风”二字说快了,成了“峰”。此亦即“峰,扶风切。”
常言说,“理论来自实践”。通过以上生活实例,是否可以这样推测: “反切”这一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理论,它是古人在生活中,发现人们运用口语时,常常把一些双音节词,由于快速说出而变成事实上的一个音节之后,受到启发而创造的。
管见。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袁学伟,武功县作协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多篇(首)诗文散见于诸多平台。
往期文章回顾——
【母亲节特刊】怀念我的母亲(作者/兰草)【母亲节特刊】牛蹄下的母亲(作者/季语秦)【母亲节特刊】诗歌三首(作者/韩静)【诗歌园地】流逝的青春(文/王波会)【诗歌园地】传家宝(外二首)【母亲节特刊】短发 长发 白发(作者/贾岁娥)【母亲节特刊】致母亲(作者/朱君祥)【母亲节特刊】缝在针脚间的母爱(作者/水云天)【母亲节特刊】献给母亲的歌(作者/王著斌)
《漆水微刊》与您相约
你若喜欢,就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