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何有争议(袁崇焕如何评价)

网友提问:

为什么近期出现了大量对袁崇焕的负面评价?

优质回答:

其实关于袁崇焕的负面评价不是近几年才有,而是在他活着的时候便开始出现了。

后人想象中的袁崇焕。

袁崇焕生前身后的主要负面评价基本就是一下三处:

第一,通使吊奴。宁远大战之后,努尔哈赤突然死去,皇太极登基为后金汗王。此时袁崇焕突然派人前去吊唁,实际上是派人顺便打探虚实,也就是:“努尔哈赤到底死了没有”?“如果死了,那又是怎么死的?”

不过袁崇焕的这一单独行动在当时虽然没有被朝廷认为不妥,但却的导致了明朝蒙古盟军的不满和反叛。

第二,敷衍明毅宗,扬言“五年复辽”,之后又公开说自己的话都是给皇帝吃定心丸。 这种所做所为不仅违犯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种君臣之间的根本原则,也可以说是对明毅宗这位少年天子的一种轻视。

第三,也就是被诟病最多的一点,也就是在崇祯二年,袁崇焕于皮岛擅杀毛文龙一事,举措失当。使海上长城毁于自家人之手,令人义愤填膺。

关于这几件事处置的失当,当时袁崇焕的政敌,王在晋就这样指责:

“向使袁崇焕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复叛,夷不叛则西路不可行;不杀岛帅则奴顾巢穴,必不敢长驱而入犯。”

作为袁崇焕的政敌,王在晋的说法不无偏见,但袁崇焕的支持者一般也都回避这几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 其实王在晋这个评论还只是就事论事。让稍后一些的历史学家张岱那里几乎就没一句关于袁崇焕的好话了。张岱曾经在《石匮书后集》为袁崇焕作传,毫不客气地嘲笑其“五年复辽”纯属痴人说梦,而且最后结果害人害己还不如秦桧:

“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以么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论者乃取以比拟,不特开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桧矣。”

甚至对袁崇焕进行了人身攻击:

“ 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着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

可以说是对袁崇焕最不留情面的评价。

其余历史学家对袁崇焕的记载也多为持中之论。承认其策划并执行的边防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袁崇焕“五年复辽”却不包任何希望。总之对袁崇焕评价并不是很高。比如素以公正闻名的史学大家谈迁在《国榷》里论及袁崇焕,除了认为以“通敌论死”不公,也就再无他话。

但到了清代中期,随着皇太极施反间计,借明毅宗之手杀袁崇焕之说流行于世,从而袁崇焕被清廷塑造成一位“孤忠之臣”。但真正将袁崇焕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的,则是清末康有为、梁启超和著有武侠小说《碧血剑》的金庸等人。

计斩毛文龙

87版电视剧《袁崇焕》中明毅宗的形象。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袁崇焕自己都不会认自己是将领,他是文官,正经的文官出身。

明朝讲以文驭武,袁就是其中的典范人物,此人最大的优点是有胆气,敢担当,而且为人威严庄重,在任宁前道时,旁人蜂拥退回山海关,他坚持在宁远守城,也算是不可多得的胆勇。

而他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几条,一,对崇祯问对的时候夸下海口称五年平辽,事后他又说是随口说说宽皇帝的心罢了,奈何崇祯用一年几百万银子当真了;二,擅杀毛文龙,毛文龙为东江镇总兵,活辽民数十万,因为他一刀砍死,造成东江内乱,三顺王就是从东江叛逃的;三,擅自议和,袁崇焕一直和后金虚与委蛇,不断书信往来,本身已经超越了他的权限,当然也可能是奉命行事;四,劳而无功,他的主要功绩就是修碉堡向前推进,按照计算,他要修到沈阳,明朝的财政很快就要破产。

整体来说,袁崇焕之死,明朝的证据都是站得住脚的,当然就是太刻薄了,毕竟他也有稳固关宁防线的功劳。

他的孤忠形象建立,得益于乾隆皇帝杜撰的反间计,被金庸碧血剑发挥,就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来说,没那么光辉伟大,但也不是卖国贼。

如果说指出他确实存在的问题是污蔑,那没办法,啥都是污蔑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是中国人,也是汉人。

我的民族是汉,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自然以汉人自居。

中国历史上大汉、大唐、大宋、大明等等,均是民族的荣耀。

这并非大汉民族主义,而是根植于我们文化的,可以从任何地方看到,甚至是金庸的小说。

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从民国开始基本没有变化,尤其是史学家基本统一,认为袁崇焕对大明有很大贡献,是一个民族英雄,被杀属于冤死。

中国历届政府和领导人,包括毛泽东本人,对袁崇焕都是肯定的。

奇怪的是,最近10多年,对于袁崇焕的评价却突然出现180度的转弯。网上很多文章大肆攻击袁崇焕,说他是通敌卖国的汉奸。

其实,仔细看看,大体就是三种人这么做:

第一,尚可喜之流的后人。

汉奸后代要为自己祖先洗白,就必须黑袁崇焕。似乎汉奸投降满清,是袁崇焕逼得,甚至说袁崇焕才是汉奸。

第二,满清余孽

这种在北方很多,南方凤毛麟角。主要一些皇满余孽,刻意攻击汉族历史上每一个英雄,人为制造民族冲突。

第三,为博眼球的求名利者

现在社会竞争激励,有些所谓作家、写手为了出名,恨不得写刘邦是白人,秦始皇是外星人,以此来博眼球。

这种人什么奇谈怪论都写得出,但他们心里其实是很清楚真相的。无耻小人而已。

袁崇焕的功劳

第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袁崇焕作为科举出身的文官,本没有任何必要去打仗。即便国家亡了,袁崇焕只要学其他人投降满清,好赖也能混个小官继续当当,没有任何危险。

但袁崇焕却自告奋勇,弃笔从戎,去当年随时可能送命的关外和满清作战。

就这一点,我想看文章的人,绝大部分是做不到的。

现在让你们去混战中叙利亚做维和部队,你们敢去吗?

第二,袁崇焕连续取得多次胜利

在袁崇焕之前,明军在关外几乎不能作战,也几乎没有打赢过,见到清军就闻风而逃。

即便袁崇焕上任后,他的上级也认为关外不可收拾,擅自放弃了锦州,丢弃了大量辎重和难民,当时满清还没有进攻。

在袁崇焕死后,失去关外屏障的大明不堪一击,入关掠夺攻击如无人之境。三次包围首都北京,最难杀到山东济南,前后抢走做奴隶的汉人就高达100万(当时满清人口才几十万)。

而正是因为袁崇焕坚守关外,连续取得宁远、宁锦、广渠门三次战役的胜利,拱卫了大明北方长达5年之久。

这完全是力挽狂澜,在几乎不可能情况下做出的奇迹。

也许这三战就军事上来说,也并非特别辉煌的胜利,但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最好最好的结局了。

第三,袁崇焕和满清勾结毫无证据

从古至今,没有任何能够拿出证据,甚至连满清自己也不承认。

和满清勾结是无稽之谈。

将满清故意放进关内杀到北京,更是无稽之谈中的无稽之谈。

谁都知道袁崇焕的责任就是拱卫北京,满清杀到北京,袁崇焕就是死罪。

况且,既然放进来,为什么在广渠门拼命,袁崇焕甚至自己都去肉搏了,差点被砍死?

袁崇焕头脑有问题?

其实,袁崇焕是死于常见的明朝内部政治斗争以及崇祯特有的多疑症。

第四,袁崇焕是个优秀军人,但并非救世主

客观来说,袁崇焕是个优秀军人,打仗还是比较擅长的,也能用人,战略比较厉害,但他不是救世主。

他首先不是优秀政治家,不懂得政治的基本要素,从而多次被北京朝廷陷害,曾经多次辞职还被撤职,最后还惨死。

其次,他不是张居正这种可以挽救国家的栋梁。大明痼疾200年,只有张居正这种超人才能挽回一二,多延迟几十年生命。袁崇焕则没有这种才能,只是单纯的军人,他只能从军事上尽量组织满清进攻。从开始到袁崇焕被杀,他的部队其实还是大大弱于满清军的,只能尽力而为。客观来说,就算袁崇焕不死,大明顶多推迟10年灭亡而已。

总之,袁崇焕是民族英雄没有什么好说的。

最低程度,袁崇焕不惜一切扼守关外5年,清军不能进掠夺100万奴隶,也不能大肆屠杀抢掠。

在当时的关内老百姓眼中,袁崇焕就是伟人。

其他网友回答

当今有人对袁崇焕的负面争议,其实无非采用的是崇祯皇帝及一些谗臣主张凌迟处死袁崇焕之由,而南宋赵构、秦桧处死岳飞之时,亦岂无由也?

这其实就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就好象我们看杨桃,站的角度不同,看的形状都不一样,历史的真相很难说清楚,也说不清楚。

像《崇祯实录》《明季北略》《国榷》等史料都无反间计一说,反间计出自《明史》《明通鉴》《东华录》等 清朝修的《明史》对袁崇焕大加赞赏,什么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等等等~而一些私人史料中却完全否决袁崇焕。

让我们来客观地看看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生于万历十二年,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人。其父袁子鹏,承祖业,常乘船顺溯东西两江,往来广西梧州等地经商,后在藤县定居。袁崇焕幼年时随家人迁居藤县,先后在平南、滕县“县学”读书。“初应童子试”,“十四公车,强半在外。”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委派福建邵武县任县令。   

朝廷时值魏忠贤等结党营私、专权跋扈,残杀异己,致上下腐败堕落,朝野一片黑暗,大明已是衰象毕露。万历四十五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四十多座城池失守,明朝国门岌岌可危。便在此年,袁崇焕千里迢迢来京朝觐述职。御史侯恂慧眼识人,题请破格擢用,具疏奏言:“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天启帝采纳侯恂等建议,授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   

袁崇焕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还京后,上书朝廷,主动请缨:“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受命后,出镇山海关,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当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仅一万守军(实际参战者不过数千人)的宁远时,却身被重伤,大败而归,不久郁郁死去。此明军与清军长期交战中首获胜利,袁崇焕被授辽东巡抚。次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锦州、宁远,结果亦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因又获“宁锦大捷”,被封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自此,袁崇焕之名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采用汉奸高鸿中建议,率军绕过袁崇焕辽东驻防,直抵北京城下。袁获悉后,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十余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并亲披甲胄临阵督战;那些饥寒疲惫的战士竟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击退清兵,保住京师。但在决战胜利后,这些饥寒疲惫又添创伤的士兵却被拒之城外。十日后,有两个被俘太监自清营逃回京城,上奏了清军首领故意设计的称袁崇焕为“内应”的谣传。一些贪官奸党之徒随之踊跃,大进谗言。昏庸的崇祯皇帝也果然中计,籍口召以商榷粮晌事宜,独将袁将军一人“筐吊入城”,抓捕下狱。其实,袁崇焕当初对自己的结局何尝未有预料!他曾对崇祯奏道:“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而当时,崇祯亦曾亲口抚慰道:“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奈何崇祯终而无信,到头来还是听信谗言,误判“臣谋”,且自顾虚荣而将忠臣治罪。八个月后将袁“磔刑于市,传首九边”。   

当初,京城百姓亦听信官方称袁崇焕为“内奸”一说,行刑时竟曝现惨绝人寰一幕──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明·张岱《石匮书后集》〕计六奇《明季北略》也有一段记载:“(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今人阅此,何其一句“惨烈”说得!   而这位被称作“卖国求荣”“大奸大恶”的袁崇焕,临刑前却面无惧色,口占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以愚生平阅历,还未曾耳闻古今中外哪位“卖国求荣”“大奸大恶”之人,临刑前竟如此慷慨坦荡,大义凛然,还仍存有耿耿担念疆土之心!   

当今有人对袁崇焕的负面争议,其实无非采用的是崇祯皇帝及一些谗臣主张凌迟处死袁崇焕之由,而南宋赵构、秦桧处死岳飞之时,亦岂无由也?当年,面临清军南侵之猖獗,明军每战必败,满朝文武已无人再敢问津边城之职。此时,唯独袁崇焕请缨并亲身驻守宁远,且屡战屡胜,因而致使清军始终未能突破其辽东防地。袁崇焕卫国保边,处心积虑,曾自谓道:“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请问:历史上哪位大奸歹忒、卖国求荣者,敢主动问职于兵刃交锋之城,求荣于生死难卜之地?何故竟有如此一位卖国近十年者,而终使敌军未能得边城寸土?  

 在朝廷处置袁崇焕之时,有位布衣之士叫程本直的,曾上《白冤疏》并请求与袁将军同死,请听此人对袁崇焕是如何评价的吧──   

“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   世上竟有如此“卖国求荣”之人,岂不怪哉至极吗!正因为品格如此,袁将军深受部下爱戴而甘为之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也正是为人如此,行刑当夜,其手下竟有一佘姓义士冒灭族之祸,把欲“传视九边”之头颅从旗杆盗下,自此佘家为其守墓三百七十余年,迄今不辍。   至于袁崇焕诛杀皮岛都督毛文龙一事的反面争议,明显承袭了明朝权宦的论调。认为杀了毛文龙,造成清军失去牵制,以致窜犯京畿。皮岛远在朝鲜一线,况且毛文龙军队懒散“疲劣”,其对以沈阳一带为大本营的清军来说,究竟有何牵制作用?山东总兵杨国栋曾列其罪:“设文龙于海外,原为牵制(清军)不敢西向也,(清军)数次过河,屡犯宁锦,全不知觉,牵制安在?!”就连参与迫害袁崇焕的王永光,也不得不承认:“以牵奴者而牵于奴,文龙伎俩已穷。”此人骄横跋扈、冒领兵饷,冒捷献俘,蛰居孤岛八年而未有收复寸土之功,就连当时朝鲜的史料都有记载:“(李)廷龟曰:(毛)都督不修兵器,不炼军士,少无讨虏之意,一不交战,而谓之十八大捷;仅获六胡,而谓之六万级,其所奏闻天朝,无非皆欺罔之言也。”还有一次虚报战功“献浮十二人,而稚儿童女居其八”,袁化中力请释放,并责备毛文龙“叙功之滥”,结果“被拷死狱中”。到底毛文龙治军如何?其入据镇江之初,即遭后金还击,“斩游击刘某及兵千五百级,文龙仅以身免。”但文龙匿败不报,被登莱通判王一宁告发,由于毛文龙“媚魏忠贤为奥援”,结果王一宁反被诬陷,逮治论死。天启三年六月,柳公亮从毛文龙营中回来,向朝鲜国王李倧汇报:“以其兵力观之,似无剿胡之势。张晚去时结阵以见之,而军皆疲劣。虽或见小利而动,恐难举大事耳。”有史料记载,毛文龙两万余人,却冒领二十万人兵饷,“东江岁饷百万,大半不出都门,皆入权宦囊中”。这也难怪朝廷众多权宦那么袒护于他,一朝被杀,即断了财路,能不对杀其者切齿痛恨哉?!再有,崇祯皇帝也曾明确指出:毛文龙“通夷有迹”,这又作何解释?俗语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人们都是从各种不同资料中读到袁崇焕的,只要心术放正,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当今还有人极尽人身攻击之能事,干脆借用当年谗臣秽语,称袁崇焕身材矮小猥琐,一如猴子。岂不知当初那位题请破格擢用袁崇焕的御史,是如何在天启皇帝面前“具疏奏言”的?好好领略一下,何谓“英风伟略”?   我有幸阅得如上史料便已心知肚明,无暇再考究流言蜚语还曾说过什么,难道当年乱臣贼子等无良之辈评语,更有信于此乎?处死袁崇焕前后,为其昭雪事宜四处奔走者大有人在,然而明亡也速,终未能如愿。我想,如果岳飞死后,恰南宋速亡,那么,当今争议岳飞之人,岂不更有甚于争议袁崇焕者?   

大明崇祯自毁栋梁,重现南宋“风波亭”一幕,以致人人自危,再无勇将可出,最终难逃亡国之命运。可笑崇祯死前,兀自悲叹: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安得岳飞者用之!   

直至一百五十五年后的乾隆年间,乾隆披露了《清世宗实录》中所记载的皇太极利用反间计除袁真相,并为袁崇焕正名昭雪。袁将军有灵当为之感叹,此番昭雪竟来自敌国之君!   

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因朋友事由约请,过兴城重瞻袁将军巨塑,不免旧感重题,特以《过宁远城瞻袁崇焕将军雕塑》一诗纪之:   

临危受命唯君勇,砥柱辽东半宇倾。豹略精操数千士,孤城敢挡十万兵。  何期忠烈凌迟死,困惑皇天审度明。故址袁公雕塑在,行人过此痛瞻听。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袁崇焕主持辽东的对金战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的确是造成了战局的“恶化”。袁崇焕的“疑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说大话五年复辽,崇祯对袁崇焕期望越大,失望和仇恨也就越大

在赶赴辽东前,袁崇焕与崇祯有过一番“平台诏对”,当着皇帝的面他许下了五年时间全面收复辽东失地、将后金打回部落状态的豪言壮语,胸怀中兴大明王朝志向的崇祯十分开心。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在明眼人看来完全是一张“空头支票”,就连他自己在事后也表示这只是一句安慰崇祯期许的话,只有天真的崇祯一个人当局者迷。偏偏没过多久,皇太极的八旗骑兵就绕道袁崇焕重兵防守的宁远、锦州、山海关防线,从蒙古草原一线突入到北京一带,搞得敏感的崇祯焦头烂额。恰恰此时,又传出袁崇焕勾结皇太极谋夺北京城的传言,使得崇祯很有上袁崇焕当受骗的感觉,失望和仇恨满怀于心胸。

计斩毛文龙,“破坏”辽东整体对金军事战略

从袁崇焕的角度来看,他握有尚方宝剑,奉命主持辽东所有对金方略,毛文龙不听指挥招呼,斩了他统一辽东军事指挥权也是理所应当。这里有个明末军事格局变化大背景,在剿杀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满清政权的过程中,明朝中央政府或多或少下放了一些军事权利,孙承宗提出“以辽人守辽土”,虽然构筑起了关宁铁骑在宁锦一带的防线、扭转了明军野战挨打的局面,但也造就了毛文龙、吴三桂等一大批辽东“军阀”,国家武装趋于私人化。但跟满清八旗比起来,毛文龙问题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原本通过毛文龙、朝鲜、关宁铁骑、蒙古黄金家族林丹汗的战略包围,满清政权整体是处在不利的一方,但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军事行动客观上破坏了“满清包围网”。

私下与后金议和,和皇太极互通使者

这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宁远大战,盛传努尔哈赤在战役中被明军架在城头上的红衣大炮击伤、不治身亡,袁崇焕以吊丧为名,派出使者到后金打探努尔哈赤的死因。这件事被明朝御史获悉,弹劾袁崇焕私下与皇太极议和,违背崇祯武力消灭后金政权的国策。二、皇太极绕道蒙古,从喜峰口一线突入到京畿腹地,绕着北京城烧杀掳掠了一圈后扬长而去。御史弹劾袁崇焕虽然与皇太极在广渠门外大战,但前期关宁铁骑一直都尾随在八旗军后面游而不击,袁崇焕“本意”是通过八旗军对崇祯的“恐吓”,迫使他同意自己与皇太极议和的主张,这让崇祯打心底里感到很可恶。

一个巴掌拍不响,单方面的黑崇祯、或黑袁崇焕,都不是从明末整体局势作为出发点理性分析历史动态的正确做法。袁崇焕肯定是没勾结皇太极卖国的,不然清兵直接从山海关进来不是更加方便快捷吗?但袁崇焕也有性情上的缺陷,这也正是造成他个人悲剧的直接根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