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如何看待国学?在当今社会,国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优质回答:
目前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传统文化。当代国学热潮,体现了民族的高度自尊和自信心,开启了民族文化的意识。
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自新世纪初以来,各种各样的国学研究已经兴起并持续升温,包括媒体的参与,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已成为主要动力。新世纪以来国学兴起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自90年代以来迅速成功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当现代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成功时,民族文化信心将逐步恢复,文化认同感也将增强。在恢复文化信心的同时,便渴望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这促进了对国学资源的整体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学热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现,这是必然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文明。而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曲折,因此,恢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对国民生活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必须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生命进程联系起来,作为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新篇章和中华文明史的新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并从中华民族成就的角度去理解它。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发展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伟大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当代中国文化热潮提醒着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的高度自尊和自信,开启了民族文化的意识,这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华文明史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和内涵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应该说,具有文化意识的人民越能发扬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热潮表明,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由到自觉的转变。中国文化热潮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的开始。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古老文明,文化意识是促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心增强了文化意识,增强了民族活力,并振兴了民族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国学热是中国文化复兴初期的文化象征。
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建设精神家园对传统资源的渴望。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意识形态不同,因此促进的文化变革构成了当代文化的大背景。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安身立命的个人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与传统道德文化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也使年轻一代将目光投向了古老文明的人文智慧,以寻求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已成为现代人待人,处世,自律的主要资源。与其他外国文化和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生活规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化归属感是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
国学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消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影响。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西方文化并寻求现代化,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开放,但是,在研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全面西化的趋势和对民族文化的虚无态度,这导致民族文化的主观意识彻底丧失。历史学家早就指出,中国有数千年的连续记载的历史,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社会科学原理都必须得到中国历史经验的验证,以证明其真实性。国学热有助于人们反思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反思西方引进或移植的学术体系,通过中国的经验和智慧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并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多元文化主义的平等交流。
国学与国学研究之间的关系而言,应该说国学热本身并不等于国学研究热。当前的国学热仍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的传播中,与汉学的学术研究相比,主要是文化普及。大众教育和交流的热情不会导致汉学研究质量的自然提高和发展,然而,传统文化氛围改善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小就熟悉传统文化,将使这一代年轻人对国学的向往越来越深,这有利于新一代继承中国文化,也使国学的研究得到文化生态的更好支持。
实际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并不能在学术研究的水平上独立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人们通过普及渠道获得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在实践中,他们坚持,遵守并付诸实践,人民群众的文化信仰反过来又影响了从事理论话语的文化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的普及不能仅从普及的角度进行评估,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和普及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现代化深入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合理和积极的,应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但是,传统文化不能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传统文化只是我们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建立满足人民需求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促进文化发展,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同时,还需要通过及时的指导,帮助人们区分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糟粕,区分出永久性的价值和过时的事物,使传统文化的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与时俱进。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国学”这一概念,我一时做不出准确的解释,但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说,咱中国自古以来能够称为“礼仪之邦”,也应该有传统教育的一份功劳。在当今社会,国学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原来提倡的“五讲四美”,《中学生行为规范》等,都和国学的范畴是一致的,现在虽然有很多人鄙视国学 ,但当涉及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一个有道德、守纪律的好孩子,其实说穿了,还是没有离开国学。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拙见,敬请谅解!
其他网友回答
鼓吹”国学”的都是些大酱吃多了闲(咸)出屁的人?愚蠢致极,无病呻吟,为刷存在感,无知者无畏的自私一些投机钻营的人?
人们都知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国学已如又臭又长的缠脚布一样,已经遗臭万年?但却有人不时捡起嗅嗅臭味,竟香臭不分,还得意洋洋的自言自语道″味道美极了”,真是一种可怜无知的悲哀?
国学到底是什么?什么又是国学,完全没有概念弄不明白?却盲目跟风,鹦鹉学舌?实际所谓的国学无非就是愚昧,麻痹思想的一剂毒药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国学,无论怎样定义,都有用也没用。这不矛盾吗?有用是指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都在传承这个文明;都在这个规范中生活;都在有意无意遵守它;它无处不在。没有用是指它没有实际效用;用它挣不了钱、发不了财;它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意外的好处。
国学就是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不在了,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还在;我们用同样的影响,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这一影响不断绵延,生生不息。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学的 很多礼仪习俗 人情世故不可以拉下的 真正的气质与品质 都可以在国学中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