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北宋蔡京这位历史人物?
优质回答: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咱们先撇开蔡京,来说说这个时候的背景和皇帝,在中国这么多朝代里,北宋是个特别的时期,这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有功名在身的学子是非常宽厚的,这都因为一位仁君的出现而带来的,宋仁宗赵受益(后改名赵祯),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仁君,他在位期间未杀过一位臣子,如果说最厉害的皇帝有争议,那么最仁慈的皇帝绝对是宋仁宗,没有之一。包黑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对着宋仁宗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每次赵祯上朝,底下的臣子就和吵架一样,赵祯做着和事佬的事情,而赵祯发火最大的程度就是把惹火他的人调出京城,然后火消了再调回来,你说这位皇帝仁慈吗。而那个直谏被调走的还会有很多人来送他,是的,他就这么考骂皇帝出名了。赵祯在位时是宰相换的次数最多的,他的宰相臣子名人也很多,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看看这些人的名气,因为赵祯对学问的重视和仁慈,北宋期间的所占唐宋八大家是比较多的,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6位。赵祯在位时,那有名气点的文士,只有你到任意一家会所,那都是免费的,吃喝玩住一条龙服务。赵祯还看出了贵族和平民间的贫富差距,想要改革,所以先后有范仲淹、富弼、王安石、欧阳修进行变法改革,但是早期的范仲淹太重效率,一下就被贵族发现了,而后被贬,宋仁宗为了保住他,调出京城,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也为王安石变法攒了经验,这里得说一下,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赵祯在位时是真的做到了人民富裕,有事没事都玩个诗词,没吃饱能这么干嘛。好的我都说了,这是我爱北宋的地方,但是也有恨的地方,就是刺入我们脊梁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这是北宋人的心头刺,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是口号,是每个北宋人心里的想法,但是宋仁宗是个守成君主,这也是我恨的地方,这根刺拔不出来,就是再富裕,也挺不起脊梁啊。
下面我们聊聊蔡京,蔡京是北宋什么时候的人呢?他的时期经历了四任皇帝,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和宋钦宗。他是在宋徽宗时期位极人臣当上宰相的,先说他的书法,蔡京其人,如果先看到字,那么你会认为这是一个稳重正直的人物,蔡京的书法稳健有力,符合当时人们对“尚意”的审美,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评价他的书法:“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愈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 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蔡京的书法造诣很高。人常说字如其人,那么蔡京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用他几件事来聊聊,仅为个人观点。
一、参与王安石变法。
据《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记载,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声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兴化军仙游县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投入变法的大潮中去。“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己为舍人,故事人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王安石变法失败。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忄享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忄享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全,帮章解决问题。元佑元年王安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去世;八年后,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把变法运动推向深入。在变法运动中蔡京是有功的。
崇宁元年(1102年),徽宗“决意用京”,拜尚书左丞。不久又代曾布为右仆射。二年正月,进左仆射。京起于逐臣,一朝得志,天下拭目所为”。(《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这次变法进行了四年,效果尚好。《重刊兴化府志》称之为“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有了富国强兵的气息。蔡京也因改革有功而“累转司空,封嘉国公”,位列三公,高贵无比。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彗出西方,其长竟天”,景色十分壮观。这本是自然现象,彗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是,反对派却借此大作文章,攻击改革,胡说蔡京变法触犯天廷发怒,不改不行。“帝以言者,毁党碑,凡所建置一切罢之”,并免去蔡京宰相之职。 次年即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又起用蔡京辅国,复拜左仆射。后以南丹纳土,拜太尉;受八宝,拜太师。这是蔡京第二次辅国,时年61岁。之所以又让蔡京上台,继续辅助徽宗变法,是因为翻案不得人心。宋神宗以后的历史反复证明,北宋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则存,不改革则亡。 从1070年中进士,到1106年彗星出现,前后36年,是忠是奸,徽宗心中更是有数,蔡京是个不可多得的改革者。此时蔡京已61岁了,找个借口“因胜而收”不再当宰相,也是可以的。但他却要效法兴化先哲,走愚忠之路。他的“愿尽死”也就成了将变法进行到底的誓言,倒成了个令人尊敬的长者。
以上有引用网络及史书记载,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谅解。
二、改革经济模式,使茶、盐、酒全国流通。
在北宋时期,周围都是敌人,要经对外作战,多以北宋失败告终,这样的战争浪费了很多金钱,且还要向胜利的国家赔钱,这时候赔钱已经成为惯例了,谈判也只是为了少掏点,所以北宋的国库常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到了宋徽宗那个时候,蔡京对茶,盐还有酒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他让商品在全国大范围里进行流通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减少政府经营的成本。蔡京研究的这套制度到了后来的每个朝代都在用,一直用到了现在。是蔡京让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达到了北宋的高峰。这也是蔡京的功劳。
三、借改革之际铲除异己,劳民伤财。
蔡京在拥护改革的时候大肆的铲除异己。蔡京知道要想改革下去就要铲除那些不同意他改革的人,要想铲除这些人就要去取悦宋徽宗。蔡京知道宋徽宗非常的喜欢石头,所以安排了很多的人去找那些很特别的石头然后再把这些石头大量的送到开封。当时的石头都是靠水路运输的,所以很多的河道由于太窄船过不去,所以蔡京就大肆的挖运河在挖运河的时候如果有民房阻挡他就拆。这样一来耗损了很多的国家税收,也给沿岸的百姓带来了很多的负担。
元祐时的朝臣被贬斥流放或死去的已剩下不多了,蔡京还不满意,下令列举他们的罪状,以司马光为首,把他们看成奸党,在文德殿门前立石碑,他亲自书写碑文,发布到各地。起初,元符末因出现日食,下诏求言,言者大多谈及熙宁、绍圣时的政事,就又把范柔中等人定为邪等,写上姓名。有三百零九人的名字在这两个名册中,他们的子孙也遭禁锢,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四、敛财手段堪比和呻。
随着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像粟、豆、柴草及侍从口粮都照旧赏赐给他,当时都是折支,给他的都是实物,蔡京只是用熟状上奏施行,宋徽宗并不知道。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借改革之手大肆敛财,其手段可比和呻。
总的来说,蔡京有功有过,我认为过大于功,蔡京不易洗白。
其他网友回答
千古奸相:走上歧途的治国奇才
提起蔡京,世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这一点自北宋末年太学生陈东上书将蔡京列为“六贼”之首就已经形成了基调。《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后,对蔡京的评价一直是徽宗朝六贼之首,世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阴险狡诈;惑乱人主,结党营私;倡导“丰亨豫大”,致使民不聊生。是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一代巨奸。但是,当我们开阔历史的视野。他不仅是个奸臣,还是个能臣。他的行政才能早在当时就为世人所公认。他的具体政策也常见超越时人的政治经济见识和制度设计。因此,不能不承认蔡京也是一个治国之才。这个治国之才又为何走上歧途将北宋送上亡国之路,
新旧两党同认可的治国人才
王夫之:蔡京无能 实为弄臣
当时人眼中的蔡京:新旧两党公认的宰相之才
对于蔡京的才能,同时代的记载中就已经揭示出对他极高的评价。被王安石列为天下仅有的三个宰相之才之一,蔡京的才能可见一斑。如果说王安石是变法的首领,对同属变法派的蔡京青眼有加的话,那么旧党一方的首脑人物同样对蔡京称赏不已。旧党元老吕公著曾评价他是所见过的最好的人才,并将子孙托付给蔡京。司马光也对蔡京在元祐更化时废除心法中体现出的行政能力大加赞赏。司马光和吕公著是元祐更化中旧党的两根顶梁柱,他们都对蔡京的治国才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就说明蔡京的能力已经超越党争,成为新旧两党公认的治国之才。
王夫之:蔡京是无能的奸臣 实质只是弄臣
王夫之在《宋论》中专门有一节讨论蔡京,结论却颇不高。他认为,只有李林甫、秦桧这样的奸臣,才算是有才能的奸臣。必须是权倾天下,上有能力代君主做出各种决断,又有能力满足君主的意图,下能压制百官,终至“胁持人主”。而蔡京明显不是这样。在王夫之看来,蔡京不过是皇帝的弄臣罢了。宋徽宗以弄臣看待蔡京,蔡京也以弄臣自居,根本是无法做到“胁持人主而终不敢轻”的。王夫之所说的政治权谋能力,发扬和展开与君主本人和当时大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讨论的更多是治国之才。但王夫之点出蔡京实为弄臣是别有眼光的。
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
蔡京的悲剧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在一个政府公权无限扩大,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成全面控制的社会中,这种权力又被控制在最高统治者个人手中。这样的结构下,就必然导致统治者之下的任何人,如果想要“上进”,就必须围绕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好恶进行逢迎讨好,没有第二条路。
同时,已经走上这条路的官僚,也不再有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的退路。要么被体制淘汰,要么就如蔡京一样,将自己所有的才能用来为逢迎上级讨好上司服务。无论他原本是不是“好人”,结果都只有一个,就是被制度逼成“坏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奸臣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这正是体制本身制造出来的批量产品。千载之下,回首审视蔡京这个有才的奸臣,他带来的经验教训,却尚未过时。
其他网友回答
蔡为奸贼,不容置疑。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它,都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打着王安石大弟子的旗号,干了很多坏事,多少也导致北宋的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蔡京此人和秦桧一样。书法造诣非常深厚,但是为官都是奸臣一个危害四方!蔡京在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时候投其所好,收获民脂民膏。宋徽宗喜欢玩他就陪他玩.喜欢建园子就到处搜集奇珍异世,花草树木。北宋的灭亡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死在被贬的途中,也是他最好的归宿。其品行不值得后人学习,书法还是值得后人借鉴。
其他网友回答
六贼之首蔡京
公元1102年蔡京从四川被贬,后来在宰相曾布的极力推荐下,如愿以偿的从大名府作翰林承旨。这此再做官的机会,让55岁的蔡京比以前更老练更狡诈了。他明白想爬到宰相的高位,除了奉承后宫、巴结宦官,最重要的是讨得皇帝主子欢心,对此他不计原则,一心往更高的位置上爬。
蔡京的上级是曾布,尽管自己是曾布提拔上来的,但是,他的前面不能有阻挡他高升的绊脚石。于是蔡京开始玩弄手段,一次曾布提拔陈右仆作侍郎,蔡京抓住陈右仆是曾布儿女亲家这件事开始弹劾曾布,收罗曾布各种罪名通过宦官,后宫等报告给皇帝。最后皇帝把曾布免为镇江知州,蔡京还不算完,一心要给曾布安一个贪污受贿的罪名。可是没有证据,便指使开封府的官员将曾布的几个儿子、女娶,统统地抓起来,严刑拷打又诱人作伪证,逼儿子检举父亲,最后屈打成招,终于将曾布定了罪名,最后曾布含恨而死。
曾布引狼入室终被狼吃,令后人齿冷。蔡京仅当了宰相两个月,就把司马光等120人统统定为奸党(立奸党碑),共牵连500多人。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秦观等309人,为“元佑党籍”永不再用。1126年有百人弹劾蔡京,皇帝迫于压力,钦宗皇帝将蔡京贬到海南岛,蔡京的子女全部被杀、流放、烈日骄阳下80岁的蔡京走在南行的路上,沿途小商小贩听说是蔡京来了,连一滴水都不卖给蔡京,还当面狠狠地咒骂他,蔡京面对无数的怒目,蔡京不禁自己叹息道,蔡京丧失人心竟达到了如此的地步吗?1126年7月21日蔡京死在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