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记忆中的初中是什么样子呢?
优质回答:
我记忆中的初中是真切的,但也是灰色的,破烂不堪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升入所在公社初中读书,那时的初中不叫初级中学,而是称为七年制学校,即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
当时我所上的公社七年制学校规模很小,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加上小学五年级班共有三个班,学生百人左右,教职工10余名。其次校舍陈旧破烂,全部校园分上下两个院子,上院是六孔石窑洞,四孔窑洞为教师办公室,其余两孔窑洞为学生宿舍。下院为一地主的破旧四合院,有三间起脊房间为教室,还有师生伙房和库房。另有一孔坐东向西的窑洞也作为学生寝室,大通土炕,光线极差,称为“黑窑”。
当时的公社七年制学校设施极其简陋,师资素质在当年来说还算不错,只有几名中师毕业生和民办教师,现在看起来肯定是师资严重不达标。当时学校受开门办学、学工学农等方面的影响,每天有两节课是拿着铁锹“人造平原”,学科开设不全,早晚自习不怎么上,常年跑校走读,距离五华里,需半小时多一点。日常教学不很紧张,作业很少,当堂即可完成,根本没有家庭作业。学校很少组织考试,其教学质量居于全县中上游。
上七年学校时最深的印象是跑校累、读书饿。因当时年纪尚小,每天往返学校有点累。其次是饿,当时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年人均口粮不足三百斤粗粮,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住不起学校,交不起三五元的学费课本费。也许这些当年上初中的记忆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想象不到的。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回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我念初中时是七十年代,所念的学校是地区重点校,师资质量很好,老师很负责任,为我们这一代学生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地区卫校,但是校长没让去,跟我家长说让我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同时我也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但因为本校有高中,学校规定所有考上省重点校的学生都不允许走,必须留在本校读高中考大学。
那时也有学业上的压力,但肯定不如现在的初中生压力大。我们那时候放学后还常到同学家里去玩,班级还组织春游。秋天学校还组织我们到郊区去劳动,例如挖土豆,搓苞米。秋天还要给学校交榆树錢,冬天要积肥交给学校,窗缝要学生自己糊,家近的学生主动早起到班级为大家生炉子取暖,每天都有值日生晚走打扫教室,每周要擦一次班里玻璃,都是学生自己干,没有家长帮忙。
路远的同学骑自行车到校,那时还没有私家车。我家在学校附近,走几分钟就能到,中午同学们到我家休息,去的人多,地方不够,有的同学就趴在我家桌子上睡午觉。
那时一个纯真的年代,社会风气好,社会平等,几乎没有贫富差距,考试看分数,工作凭本事,好想回到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