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与苏轼有什么关系(东坡肉是苏轼在哪里发明的)

网友提问:

宋朝诗人苏轼为何又叫苏东坡,“东坡肉”与他有什么关联?

优质回答:

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香糯不腻的“东坡肉”和北宋大才子苏轼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苏轼身先士卒,带领大家积极治理黄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人率真,豪爽,喜好交友,喜好美食。

1069年,宋神宗期间,王安石发动发动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欧阳修等诸多大臣,对改革持反对意见。1071年,耿直的苏轼上书朝廷,直言变法的弊病,彻底惹怒了王安石。

于是,苏轼被迫离京。

1077年4月,离京后的苏轼,赴徐州任知州。

自古以来,黄河就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历朝的政府和百姓都在努力治理黄河。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就是对黄河水患非常形象的描叙。

据《徐州古今名馔》记载:

苏轼在徐州上任的那年,黄河在潭州曹村决口,肆虐的洪水围困着徐州。

爱民如子的苏轼,积极率领徐州城的官兵,亲自指挥在抗洪第一线。在苏轼的感染下,徐州的老百姓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保卫徐州的战斗中。

军民一条心,奋战了70多个昼夜,终于守住了徐州城!

淳朴的徐州百姓,用他们最原始最真诚的方式,来回馈心中最美的苏大人。

老百姓纷纷杀猪宰羊,好酒好菜送到苏轼住的府上。苏大人推辞不掉百姓的美意,就叫家人烧成小块的红烧肉,一一回赠给老百姓。

百姓们吃着苏大人回赠的红烧肉,觉得美味极了,便称之为“回赠肉”。

“回赠肉”,便是 “东坡肉”最早的名字。

失意的苏大人在黄州

大宋才子苏轼,在文学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他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辉。

他的这种文人气息,屡屡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总会引来些祸端。

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案子成了仕途坎坷的苏轼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苏轼的小命,只差一点点,就丢在这里了。

劫后余生的苏轼,被贬到了黄州,今湖北的黄冈。

在黄州,苏轼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空有个官职头衔。此时的苏轼心情十分低落。

这个时期的苏轼,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

在这里,46岁的苏轼,正式纳王朝云为侍妾。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当时的黄州,猪多肉贱,且猪肉都上不了台面,不象现在价格贵得要死。

据说,当时的苏轼犯了痔疮和红眼病,不能吃辣的。细心的朝云买来黄州便宜的猪肉块,按照苏轼教的方法,文火细细地煮,慢慢地熬成软软嫩嫩的小块。

弄好后,端上来一看,啊呀,汁浓肉香,看得人口水直流!

有诗为证: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朝云烹调的方法,就是徐州“回赠肉”的方法。只不过这次在黄州,因为时间充裕,在烹饪的手法上有些改良,东坡肉更加美味了!

苏大人杭州筑苏堤,东坡肉美名扬

1085年,宋哲宗即位。

正直的苏轼,再次向新的皇帝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新旧势力交替的朝廷,又引起了保守派的极力反对。不合入旧党,也不融入新党!苏轼又一次请求外调,这一次又是杭州。

1089年 1月,苏轼带着一家老小,在寒意料峭的冬天,来到阔别多年的杭州。

15年之后,苏轼再次来杭州为官。在杭州的三年,苏轼过得很快乐,他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是,苏轼看到的却是杭州百姓的苦难:几十年难遇的旱灾,瘟疫……杭州城内外一片凄凉。

看着满目凄惨的杭州,苏轼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他连忙上书朝廷,免除赋税,并请求赈灾拨款。

苏轼建立了许多的临时病房,又在街头免费熬药、派发。并把本地粗通医术的大夫、和尚、道士统统都组织起来进行巡诊。

控制好旱情和瘟疫之后,苏轼对西湖进行了实地考察。

后来,他派人将西湖的淤泥清理干净,并把清理出来的淤泥堆积起来,修建成了一座长堤,这就是著名的苏堤。

杭州的老百姓啊,打心里感激苏大人这位父母官。

他们听说苏大人最喜欢吃红烧肉,就连夜把自己家里的猪给杀了,第二天抬着猪肉送到了苏大人的府上。

百姓的盛情难却!

苏轼收下猪肉后,告诉朝云,把这些肉都烧制成熟肉,然后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

王朝云这次很有经验了,她吩咐家人按照自己在黄州的烹调方法,细细地烧好猪肉,再送出去。

老百姓吃着美味的红烧肉,心里念着苏大人在杭州的温暖事迹,都亲切地称这碗肉为“东坡肉”。

这个好消息,立刻就被当时杭州一家大菜馆的老板知道了。他把这个“东坡肉”如法炮制,连续几天在自己店里,挂牌推出了这道新菜。一时间,生意好得不得了。

从此,“东坡肉”,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三少说:

写到结尾就想起了一句话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暑!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扬名天下。苏轼在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这一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这一届考中的进士,都是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化、哲学巨星。如苏轼、曾巩、程颢、程颐兄弟。

宋英宗十分欣赏和重视苏轼,当苏轼进入“登闻鼓院”做一个判官时(相当于现在信访办值班员),英宗说:应该召入翰林院,知制诰(相当于中央机要秘书),但是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庭培养之”。

韩琦并不是嫉妒苏轼,而是希望他“从基层做起”,以免天下人误会他,增加他的麻烦。苏轼知道后十分感谢韩琦:“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苏轼命运的转折点在于担任了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位后,对于新法的推广,十分反对和攻击,他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对新法的不认同和对朝局的不理解。直接爆发的原因是为当地孝子朱寿昌写诗一事,得罪了变法派官员李定。李定联合御使台何正臣、舒亶等人以“攻击新法,诽谤朝庭”之罪上书弹劾苏轼。

因为苏轼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影响巨大,如果传播四散,对新法的实施不利,于是下令关闭苏轼于京都御使台监狱。史称“乌台诗案“。变法的领袖王安石闻讯大惊,虽然两人“道不同”,朋友关系却是友好,于是和神宗祖母曹太后一起为苏轼上书求情。

宋神宗于是从轻发落,下令将苏轼贬到黄州当团练使。两个月后,苏轼神情落寞地向黄州而去。

到黄州后的苏轼一家生活艰难,他不得不靠卖官府发的旧酒袋为生,后来他决定辅以种地贴补家用,于是向官府申请要了一块荒地,也就是他称为“东坡”的地方,自此,中国伟大的诗人开始了耕读生活。这就是“东坡“的由来

黄州不但猪肉价格便宜,我估计苏轼也养猪,因为旧时,凡有菜园的农民,在时令季节到来时,蔬菜的产量很大,于是养二头猪,拌以米糠,可以避免蔬菜浪费。

苏东坡对于美食十分喜欢,而且着力研究,对于猪膀肉,由于肥肉较多,他自己研究出烧蹄膀肉的诀窍:“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东坡肉各地做法大同小异,蹄膀肉由于体积大,只有小火才能煨,皮面的红褐色采用冰糖糖色,佐以香料,适量水,大火开锅后,以小火煨之,肉质软糯,毫无油腻之感。因为是苏东披发明的,所以叫“东坡肉”。

其他网友回答

苏东坡这个人,是个有趣的人,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他仕途不顺,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自嘲际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又名苏东坡,这是大家对他的号“东坡居士”的称谓。

东坡居士的由来,一是由于某年他被贬到黄州,住在城东一个简陋的地方,他的朋友马正卿就帮他把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要了过来,交给苏轼去打理。于是苏轼就号“东坡居士”以自嘲。

另一个原因也是苏轼景仰的白居易也曾把自己居所东边的地方称为东坡,并将之多次入诗,苏轼步其后尘,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以示亲近仰慕。

至于“东坡肉”,正与东坡先生相关。

这也是他被贬到黄州之后的事。元丰三年,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发现这里猪肉质量很好,且价格也便宜,但却少人问津。

黄州当地富人嫌便宜无好货,当地穷人却不知道这东西如何弄来好吃。苏东坡此时囊中羞涩,就拿猪肉做实验,终于做出了了价廉味美的红烧肉。他把这个也写入了《食猪肉诗》: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假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此人,肚量宽,且是个吃货,他不仅发明了“东坡肉”,还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羹”等。

所以,其实他是个胖子。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真才实学、率真直性为后世人敬仰。尤其是做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与唐诗仙李白可谓并驾齐驱。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太祖立下了不准杀文人的铁律。所以有宋一朝,对文人可以贬谪而不能杀!苏轼就是因此而逃生的。

苏轼屡次上谏得罪朝廷,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岛。但很多故事故事却发生在他在湖北黄岗时期。城南二里东有一废地,苏轼却用来开荒种地,从此有了千古名号一一东坡居士。

他的很多传闻轶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著名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双手迎进窗前月,一石击破云底天就是苏轼导演的佳作,至今令人称奇。

苏轼与朋友佛印和尚的故事传的更神。一次苏轼乘兴归来,小妹问其原由,原来二人参禅,佛印讲眼前是一朵莲花,而苏轼却戏虐是牛粪,而苏小妹讲,佛家修的是自身,佛印的莲花指的是自已,东坡已知原来被佛印耍了。

做肉是苏轼老家四川眉山一绝。但在异乡并不能做出来,于是独具匠心,多次试验,却做出来了另一道菜。土水所至,竟战为了千年名菜一一东坡肘子。

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苏轼父子独占三人。确实有合理的因素和历史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这与苏轼与一盘肉有关,叫做东坡肉。

东坡肉顾名思义肯定是大文豪苏东坡有关了,其实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位大文豪,还是一位资深的美食家,也就是现在说的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吃货,他不仅会吃而且还会做,苏东坡做过很多好吃的菜,但是流传下来比较有名的当属东坡肉了。

当年的苏东坡曾担任过杭州太守,在担任太守期间,经常为民请愿造福一方百姓,大家都知道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个西湖,当年的西湖可不是现在这样,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样,又一次苏东坡路过西湖的时候发现西湖中尽是淤泥,于是带领杭州当地的百姓,一起疏通西湖之水,把清理出来的淤泥堆砌成长堤,这样一来不但治理了西湖的淤泥问题,堆砌成的长堤还能让百姓免收水涝的威胁,更加的促成了西湖美景,改善当地环境。

对此当地的百姓对苏东坡是感恩戴德,得知苏东坡喜欢吃猪肉,于是过年的时候大家家里杀猪过年都会送一些猪肉到苏东坡家,以表示感谢,苏东坡虽然喜欢吃,但是也吃不了这么猪肉啊,于是想起来当初自己在黄州当团练副使的时候焖制猪肉的方法,于是让人把多余的猪肉全部切成方块焖制,等做好后,还将焖制好的猪肉分发给当地百姓一起食用。

百姓们看到苏东坡送回来的猪肉还是做好的,还是自己没见过的烹煮方式,于是都尝了一下,吃完后也是非常好吃,于是纷纷跑到苏东坡家中请教制作方式,久而久之,百姓们就将此种方式焖制出来的猪肉称作为东坡肉了。

后来在《猪肉颂》中,苏东坡还特意写出了东坡肉的烹饪方法:“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现如今人们在原本的制作方式上面进行改良使得味道更加美妙,吃一口真是美滋滋。

这是一个有很名的传说。关于东坡肉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有一天苏东坡邀请一位好友来家里下棋,好友来之前他正好在在烹制自己最喜欢吃的猪肉,刚刚将猪肉放到锅中,加上调料后客人就来了,于是就陪客人下棋,完全把猪肉这个事情忘记了,等下完棋后闻到一股肉香才想起来锅里还有肉呢,于是赶紧掀开锅盖,一看块块猪肉色泽红润,形整不散,软烂如腐,尝了一口之后发现肉汁浓味醇,糯而不 腻,十分美味。于是伟大的东坡肉就诞生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