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拿不下荆州被吕蒙拿下(鲁肃如果活着会像吕蒙一样袭取荆州吗)

网友提问:

如果鲁肃没死,吕蒙还会不会偷袭荆州?为什么?

优质回答:

若鲁肃没死,荆州还是必取之地~

荆州是吴蜀两国的门户,他的归属问题直接决定了两国的政治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此,身为乱世枭雄的刘备和孙权自然心知肚明。而孙权当年之所以借荆州给刘备,那也是迫于时势的无奈,因为单凭孙氏江东之地还不足以抵抗曹操的百万雄兵。所以他需要一个同盟者来吸引曹操的注意。同样,刘备也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敢夸口借荆州。但,此一时也彼一时。在刘备占有俗称天府的蜀中之后,形势随之发生变化,孙权不得不冒着孙刘联盟决裂的风险,派吕蒙偷袭荆州,将其收归己有~

一:江东版隆中对——鲁肃的“榻上策”

公元200年,孙权接见周瑜推荐的鲁肃,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当晚孙权留鲁肃共宿,以天下大势和国家前景相咨询。鲁肃自然知道这是孙权有心考较自己,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寝榻之上指画天下,分析形势,为孙权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鲁肃随即劝谏孙权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由此可见,联盟刘备制衡曹操是鲁肃早就计划好的,而攻取荆州作为图谋天下,成就帝业的基础,也是孙权和鲁肃早已定下的政治方针。所以说,如果不是鲁肃早死。袭取荆州的可能就不是吕蒙,而是鲁肃本人了~

二:荆州之地关乎天下兴亡

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是江汉平原的心腹之地,土地平旷,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中枢,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谁,只要占据了荆州就相当于掌握了天下枢纽,北上南下,东进西出都可以畅通无阻。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 所以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放在这里。而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无力南顾,早早的退出了荆州所有权的角逐。刘备由于实力欠佳,只能以借用的方式向孙权贷取荆州的使用权。但事实是,打从刘备借荆州开始,他就压根儿没想过要还。

他派遣文武兼备的关羽驻守在此,同时又让勇武绝伦的义子刘封驻扎上庸,与荆州形成犄角之势,一有不测即可相互驰援。可谓是深谋远虑,滴水不漏。后来吕蒙奇袭荆州的时候,如果不是刘封心有怨恨不愿相救的话,只怕吕蒙再智计百出也难以实现自己的军事意图。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痛失荆州的蜀国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兴师动众的开始东征。但是毕竟棋差一招,已经拥有荆州之利的东吴早早的为蜀军选好了葬身之所。夷陵之战的结果就是,刘备惨败而回,从此无力征伐,只能龟守一隅,苦心经营。如若不是孔明才智兼备,鞠躬尽瘁,勉励绸缪~恐怕刚刚出生的蜀国早已半途夭折了。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关注或吐槽~

文章系原创,欢迎批评指正~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当及时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大概率不会。

鲁肃大概是江东四大都督里面,最鸽派的一个人,他在外交和战略上的贡献远远大于军事上的成绩。毕竟,赤壁之战是周瑜打得,白衣渡江是吕蒙发动的,夷陵之战是陆逊打得,三人在军事上的表现完全盖过了鲁肃。

也因此,他是“东吴四大英将”里星光最为黯淡的一个,不少人视他为老实人,龙套大叔,尤其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老实到近乎迂腐的人物。

其实鲁肃是东吴集团少有的战略家,眼界非常开阔,见识异于常人,做事深谋远虑,凡事以大局为重,为人坦荡磊落,比起周瑜来,鲁肃更像一位政治家,而且是擅长阳谋的那种,从现存的记载来看,他应该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玩弄阴谋诡计,凡事当面锣对面鼓讲清楚,不要背后捅刀子。

从这几个特点来看,鲁肃像极了诸葛亮,二人都是政治家兼战略家,目光长远,长于内政与军事,且重视孙刘联盟,倾尽所能维系这层关系,行事磊落,不擅长奇谋诡诈之术。

也确实,二人的关系算是比较友善的,鲁肃死后,诸葛亮为他举哀。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继鲁肃接替周瑜之后,孙刘联盟开始进入摩擦高发期,尤其是在刘备夺取西蜀之地以后,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孙权对刘备不满的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在刘备进川以前,孙权的部将,包括周瑜和甘宁等人都曾劝他攻打刘璋,因为一旦成功,孙吴将正式成为和曹魏鼎足而立二分天下的庞大势力,孙权不知道为什么,跑去问刘备的意见,刘备借机装了次大尾巴狼,说自己和刘璋都是皇族后裔,刘璋得罪了孙权,自己替他道歉,如果孙权非要打刘璋,哥们就去归隐山林撂挑子不干了。

估计皇叔当时说得很动情,演得很逼真,搞得孙权决定不打了,结果刘备自己打了刘璋,孙权大骂刘备滑头,对他大为不满(可以理解,是个人都不会满意)。

其次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答应借给刘备荆州,即历史上有名的“刘备借荆州”,但实际上,刘备借到的只是半个南郡,但由于南郡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刘备集团还是赚了。

应该说,在孙权答应借给刘备南郡时,效果还是很显著的,据说曹操一听到这个消息,笔都掉到了地上,一代枭雄应该不是怕的,是惊的,这意味着他最头疼的两个敌人捆绑在了一起。

但,随着刘备得到了益州,对孙吴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以后,孙权必须遏制刘备集团的发展,所以才出现了多次讨要荆州的行为,软的硬的都来。而鲁肃的继任者吕蒙,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体现出一代名将的活跃表现。

所以,鲁肃职业生涯的晚期,恰恰是孙刘联盟矛盾频发局势越来越难以掌控的时候,而他的做法,始终是维持联盟关系,以大局为重。

史载,当时鲁肃与关羽相邻,双方地盘犬牙交错,多次爆发冲突,鲁肃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对方。即便是后来双方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鲁肃也没有率先发动战争,而是邀请关羽方面进行会谈,每个人只允许带一把刀,即历史上有名的“单刀会”。

这里有个插曲特别值得玩味,演义中,是孙吴方面想要借机暗杀关二爷,结果被二爷装醉,拉着鲁肃的手,当作挡箭牌走到江边然后全身而退,可以说是大大美化了二爷的英雄形象和丑化了鲁肃,显得窝囊。但正史中,反而是孙吴的将领们一再劝阻鲁肃,认为要提防关羽使诈。可见,二爷虽然英武,但在孙武集团的信誉度实在不高。

单刀会上,鲁肃多次斥责关羽,毫无惧色,但也止步于此了,双方都未取得实际进展。

其实以鲁肃的智商,当然知道单刀会不会有结果,但之所以还是做出了努力,也是他一贯以来身体力行倡导孙刘结盟所致,可见,在鲁肃心中,孙刘联盟的地位是极高的,如果有可能不让两家交兵,他一定会想办法做到。

令鲁肃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孙刘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曹操来帮忙了,曹操选在这个时点对汉中发动了战争,汉中一失,蜀地危矣,刘备不得已与孙权媾和,同意平分荆州,率部回军与曹操决战。

等于说,在外部压力之下,孙权还是部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至少孙刘关系再次得到了缓和,孙吴也要回了部分地盘,鲁肃对孙权也有个交代。按照鲁肃之前的事迹以及他的性格,大概是会维持现状,矛盾都闹得这么大了,都快开打了,还在做救火队员,现在好容易让他成功避免了战争,他怎么可能突然180度转弯再次掀起战火呢?

鉴于此,大概率之下,鲁肃会维持和平现状,而吕蒙作为鲁肃的部下,也只能听从长官差遣,无法对关羽发起军事行动。

可惜的是,鲁肃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公元217年,鲁肃病逝,孙权亲自为其举办丧事,而孙吴集团的鹰派分子吕蒙,也得以走向台前,开始准备对死敌关羽的一系列打击,并最终促使二爷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鲁肃没死,吕蒙是当不了都督的,所以即使偷袭荆州也是鲁肃,而且鲁肃会只要荆州,不会要关羽的命。鲁肃是三国时期的顶尖战略家,荆州,在他给孙权的帝业规划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占据荆州是东吴的国策。鲁肃生前也多次讨要,最后一次关羽竟然单刀赴会,全然不把江东英豪放在眼里,让鲁肃彻底断绝了和平取回荆州的想法。荆襄之战是东吴夺取荆州的绝佳时机,鲁肃定会出手,而且鲁肃出手都不用伪装,关羽是不相信鲁肃会取、敢取荆州的,只是可惜鲁肃病亡,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这精彩的一面。鲁肃病逝吕蒙接过接力棒,只是吕蒙智短一筹,没有鲁肃的高度,杀了关羽惹祸上身。刘备亲率举国之兵为关羽报仇,虽然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吴也损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说夷陵一战,使东吴和西蜀彻底丧失了问鼎中原的资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