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葬花起因经过结果(林黛玉葬花的缘由)

网友提问:

林黛玉葬花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优质回答:

黛玉葬花,并不是衣食无忧无所事事闲出来的。

古人葬花,也不只有林黛玉一人。大画家唐伯虎就曾经葬过很多花。他们葬花体现的是一种情趣,附庸风雅。我们现在分析,唐伯虎是个画家,有着特殊的审美观。他爱花、画花最后葬花,更多的是怜惜和对花的深情,他已经把花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他爱生活爱到骨子里,所以他的画才能千古流芳,经久不衰。

而黛玉葬花,更多的是感花伤己。林黛玉自比桃花,当她看到桃花满地落英缤纷的情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虽然和贾宝玉情投意合,然而无父无母,无人为其主张,况且薛姨妈王夫人不停的念叨着金玉良缘,贾府上上下下也都各揣心腹事,虽有贾母疼爱,而贾母也是一个耄耋老人,所以林黛玉感觉生活沒有希望,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伤诗句。

林黛玉葬花,其实葬的是她自己,在封建社会,尽管林黛玉花容月貌,才过八斗,但她除了依靠他人,自己无法生存。她有愿望,也有不甘,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是这一切对孤女林黛玉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她葬花惜花,是觉得她的命运也会和这些落花一样。无可奈何!

其他网友回答

大概世界上的人在飢寒时追求的就是饱暖,有衣有食的情况下就有了进一步的向往和追求,今天的人是这样,古人应该也是这样的。

红楼梦中写了几百个人物,他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賈府这座封建貴族的大厦里,是衣食无忧的。只有刘姥姥是个乡下人,依我看凭着刘姥姥的能干处亊,她在乡下过的生活也不会低于周圍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她向往着更好一点的生活,她就凭着跟賈府稍有沾亲的路子,带着孙子挤进了賈府,在賈府里满头插花给夫人小姐们做笑料,做《母蝗虫》,取得賈府主子们的一笑,得到了賈府主人们施舎的银子衣物,刘姥姥达到了自己的追求目标,过上了比人好的生活。賈府里的焦大,是护卫賈府的奴才,是《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出命来的人》,是賈家的有功之人,他在賈家是衣食无忧,少有人惹得起,他的向往是賈家这座封建大厦完好无損,当他看到賈家少主子们奢侈淫乱,《偷狗戏灰》,他怕有損这座大厦,所以憤怒大骂,揭露少主们的丑事,那怕嘴巴被人塞上马糞也要喊叫。賈家三小姐探春,她是賈府这座封建大厦的受益者,自然衣食无忧,她的追求当然是賈府红红火火《烈火烹油》,不受損伤,当她看到賈府里的人明争暗斗,怕賈家日久衰落,她怨自己只是女儿身,不能有所大的作为,她只能告戒人们不要《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再看林黛玉吧,她不属于賈府的主子。她父母双亡,寄居在賈府里,她是个飽读诗书,性格清髙雅致,多愁善感的貴族小姐。她在賈府虽然是賈母宠着,宝玉护着,姐妹们敬着,当然是衣食无忧的,但是她不是无病呻吟,她是有心病的人,賈家家庭大聚会,賈母会想着这个念着那个说人少,黛玉会因此想着自己孤苦伶仃;姑娘丫鬟们无意说到别人,黛玉会联想到自己是客居賈家,人家会不会是影射自己。林黛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性格自然认识问题与一般人不一样,比如同样是满园桃花开了,要是刘老姥姥和焦大看到桃花,他们会淡然处之,认为花开花落与已无关。要是賈探春欣赏桃花,她会髙兴一阵子,也许吟诗填词贊美一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林黛玉看到美好的春天她会髙兴也会想到春去的失落,看到了桃花的盛开马上想到花开必然花谢,她以花喻人想到自己如花开放,花谢不知归于何处。自己满腹心亊,有自己的所爱,以自己的身份无处述说,封建社会男女婚姻归宿由父母做主,自己没有父母无人为自己做主,这些心亊只有暗自伤感落泪。所以黛玉怜惜桃花,为桃花咽泣,一边执锄葬花,一边低咽叹息自己命薄如花:《红消香断有谁怜?》愿意《一杯净土掩风流》,《貭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不愿意自己陷于賈府这表面风平浪静,而水底波诡云谲的污淖中,《一朝春尽红顔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最终的林黛玉也是心病,身病在绝望中逝去了。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无一处闲笔”,在《红楼梦》中 ,黛玉葬花作为其主体故事 ———大观园传奇的正式开端 ,既是解读大观园和群芳诸艳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也是理解小说虚空主旨的重要文眼之处。其意义在黛玉借花伤己之外 ,不仅潜在地预言了大观园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的惨淡结局 ,含蓄地传达了红楼女儿“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的命运悲剧 ,而且表达了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虚无感受 ,从而与《红楼梦》的虚空观念一脉相承 ,遥相呼应。

明写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在三月中浣 ,大观园刚刚迎来了红楼姐妹 ,还在尽情展示其春光明媚、嫩柳鲜花的魅力之际。黛玉葬花的准备之充分、考虑之周到让人惊叹不已:

在葬花的方式上 ,她毫不迟疑地否定“水葬 ”,力主“土葬 ”,因为花儿撂在水里 ,“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而以土葬花则“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在葬花的工具上,她“全副武装 ”,俨然成了一位葬花女,“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

在葬花的工序上,她既细致又熟练,“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 ”;

在葬花之址上,她也是精心选择,特地在那畸角上建了一个花冢,其偏僻清幽使得袭人寻宝玉哪里没找到 ,竟“摸到这里来 ”。

可见 ,黛玉葬花之全之细既暗中表明这是其惯常之举 ,也是其此前“早 ”就有过的重要举动。

事实上 , 作为大观园首个出场的重要事件 ,黛玉葬花之“早 ”不仅旨在暗示此举是大观园与生俱来的产物 ,而且潜在地预示了大观园有生必有灭、有始必有终的悲惨结局。

待到实写黛玉第二次葬花 ,已是四月二十六日即交芒种节。

此时 ,满园绣带飘飘 ,花枝招展 ,红楼女儿因为祭饯花神 ,更是打扮得桃羞杏让 ,燕妒莺惭。在这一片盛景之中 ,宝钗如杨妃一般戏蝶、小红在滴翠亭里悄叙情衷 ,更为园子平添了浓情蜜意。但喜中见悲 ,才知悲意之深切 ,繁华中见萧瑟 ,才识萧疏之零落 ,在大观园节日的繁华气象与欢声笑语的强烈反衬之下 ,黛玉葬花之举已见悲凉 ,其一首《葬花吟》作为郁情的长期沉淀和结晶更是哀意无尽 ,且看“柳芳桃飞 ”句 :

“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 三月香巢已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柳榆正绿 ,但桃李已谢 ;春色正好 ,却是人去园空 ;胜地不常 , 盛筵不再。黛玉以柳绿桃谢之无情 ,吊园之盛衰无常 ;以巢在燕去之悲 ,哀人之将逝园之将荒。瞬息繁华 ,一时欢乐 ,世间万物盛去衰来 ,有起有落 ,推至大观园又何尝不是如此 ?

岁月无情 ,怎堪一伤 ? 难怪宝玉听到此辞 ,禁不住问及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 ,“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 ,又不知当属谁姓矣 ! ”

事实上 ,大观园此后虽仍然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的气象 ,诸如三番五次地集社题咏、聚游饮宴等 ,但这些都不外乎是繁华之后的余咏 ,接下来形势就急转直下 ,抄检大观园就如巨石投水一般激起轩然大波 ,以致分崩之势铸成、衰落之象已显 ,黛玉、湘云月夜吟出的“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宝玉的“连天衰草 ,岂独蒹葭 ”等所言的凄惨感受即为点睛之笔。

随着蘅芜院、紫菱洲人去楼空 ,菱荷影散 ,大观园更是“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不可挽回的末日颓势也就接踵而至。

如果说黛玉首次葬花暗写其出葬之“早 ”,那么第二次葬花则尽述其“悲 ”,前者以葬花之早预示它同大观园与生俱来 ,后者则以葬花之悲衬托出园子繁华背后的寥落 ,由是大观园有生必有灭、有始必有终的结局不仅得到了有力的预言 ,而且其盛衰无常、花飞水逝的悲剧也得以潜在的昭示。

从此 ,文中再无黛玉葬花之形 ,但其神其悲从始至终已渗透于大观园的“躯体 ”之中 ,以致后来每逢园子的悲欢离合之时总能让人悟到其葬花之泣如此凄凉 ,有如挽歌 ,越来越浓 ,越来越哀 ,恰似她那葬花冢一般由无到有 ,由小到大 ,令人不忍耳闻目睹。

悲剧的环境总规定着人们悲剧的命运。红楼女儿各有各的不幸 ,但最大的不幸却是她们共有的悲剧命运 ,而这无不是由于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所摧残吞噬的结果。实际上 ,以小见大 ,微尘中见大千 ,寻常中见不寻常 ,正是《红楼梦》的特色。

黛玉葬花虽是琐碎生活中的寻常事件 ,但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它犹如一扇明亮的窗口 ,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她自身的悲苦命运 ,而且清楚地窥到了红楼群芳“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的悲剧未来 ,故脂批曰《葬花吟》乃“诸艳之一偈也 ”。

其他网友回答

起因是:宝玉与黛玉闹别扭,宝玉被贾政叫走,黛玉着急经过,黛玉晚上就要到宝玉住的地方,听到宝钗在里面,叫门进去的时候,晴雯因抱怨宝钗这么晚来扰他睡觉,就没有开门,还说是宝玉不让开。结果黛玉误会了,就以为是宝玉怨她把事情告诉贾政,又想到自己是在别人屋檐下过日子的悲哀……结果,第二天,正值芒种,饯花之期,就在后院里吟出葬花吟,并慨叹自己的身世。

其他网友回答

从生活的角度来讲,黛玉葬花确实是贵族小姐日常生活中的一份闲情逸趣。贫苦老百姓家的孩子是没这份闲心去这么玩的。

从艺术的角度来品味黛玉葬花这么一个活动,还是蛮有诗情画意的。这个场景也曾被用戏曲、电影、绘画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受众对黛玉及封建礼教摧残下的所有女子身世命运的同情,对宝黛爱情的我曾见过一把白瓷茶壶上就有烧上去的黛玉葬花图。

从文学的角度讲,黛玉葬花整个情节,包括后面的葬花词,是《红楼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都知道,《红楼梦》里边无闲文,作者在庞大的结构中,安排这么一个细节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这个情节的时候,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切不可仅仅停留在葬花这个表层意象上,认为她是“闲的难受”“无聊至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心理活动的反映。作者正是基于这点,表达了她惜花怜人的微妙心理活动。葬花和后面因此有感而赋的《葬花吟》,实际上是她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叹。

黛玉自从来贾府特别是入住大观园后,宝黛之间的爱情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以共读西厢为标志,他们的爱情达到了两情缱绻,如胶似漆的状态。但是在黛玉的内心深处,来自对自身健康、孤身一人客居外祖母家、父母双亡婚姻得不到明确支持还有残酷的封建礼教等种种焦虑也不断地折磨着她。

“质本洁来还洁去”。葬花等于她所有的期盼无法实现时而期望的最好的归宿。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是她这个病弱又无可依靠的女子非常无奈的哀叹。

从这个意义上说,黛玉葬花不是无所事事的矫揉造作,而是一个柔弱女子无望的哀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