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后为何不在长安建都(长安成为十三朝古都的原因)

网友提问: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在唐朝之后,再没有朝代在此建都?

优质回答:

应该说,这是新中国决策的一个重大失误。也许是觉得西安太落后了吧。当然还有人口容量,水源,粮食运输等等问题。

不得不说,西安的战略位置是最适合建都的,而且位置偏中,战略纵深也合适。虽然成都和重庆也有同样的效果,但毕竟还是太偏西南了,独霸一方的良都,但不适合作为国都。

反观北京,南京。在近现代战争中,已经充分证明并不适合建都,离海岸线太近,一旦海防力量不足,国都失守太快了。而且北京还有离俄罗斯、朝鲜半岛、蒙古过近的弊端。真的建都北京太草率了。

唐朝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做陪都,确实是眼光独到,一针见血。不,应该说是隋炀帝的功劳。而且修建大运河。太厉害了。

也许,你会驳斥我的观点,不过你又如何证明你的就一定正确,正确与否,也只有等中国再次衰弱,被外强欺凌时,才能证明。

知道韩国为何建都离三八线很近的首尔,而不是远离北朝鲜的釜山?因为朝鲜半岛的主要敌人,不是自己,而是日本。一个小国都明白的道理,中华泱泱大国竟然不明白。

其他网友回答

都城的形成,一般有两个要素。第一,是自然条件;第二,是政治影响力,即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唐朝以后,长安的地位大大下降,我们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自然条件的恶化

长安的建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的关中地区,是一片肥沃的平原。

商朝中晚期,尚未强盛起来的周部落,屡屡遭受北方戎狄的侵犯。周人被迫南迁,最终在岐山脚下定居,并将这块平原命名为“周原”。

关中平原的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农业耕种。农业的兴盛,带来了人口的增长,保障了政权的稳定、强大。

周朝的都城丰京和镐京,秦的都城咸阳,一直到西汉长安城,一千多年的时间,关中平原的中心地位几乎不可动摇。其间,也出现了有力的竞争者,那就是自然条件同样优越的中原地区。但中原地区四面受敌,无险可守,因此优先性始终要低于关中平原。

然而,西汉两百多年的相对稳定,使得人口迅速膨胀。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大量森林被开垦为耕地,久而久之,关中平原的环境大大恶化。

到了东汉时,洛阳成为首都,这也侧面反映出长安城的不堪重负。汉末的群雄混战,又使得长安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民生凋敝,元气大伤。从此,长安进入了两百多年的恢复期。

应该说,这两百多年的凋敝,对长安也是一件好事。人口骤减,城市荒废,使得原本恶化的自然环境,重新恢复了生机。于此同时,以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在数百年的战乱中,再次暴露了四面受敌、无险可守的致命弱点。

此消彼长,长安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公元535年,强大的北魏分裂,权臣宇文泰拥立傀儡皇帝元宝炬,建立西魏。在选择都城时,宇文泰再次瞄准了这个千年古都:长安。接着,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唐,几代政权一脉相承、共同经营,长安再度迎来了巅峰,并且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都会。

当然,历史依然会不断重复。

据统计,盛唐时期,长安城的人口已经达到西汉时的两倍以上,城中各种华丽的建筑,规模也要更加庞大。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耕地、更多的木材。

先秦时期,关中平原的森林覆盖率还有50%以上,而到了唐朝,仅剩30%左右。长安城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很明显,它已经不可能自给自足了。

隋唐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从全国各地运送粮食,以满足长安的需求。举全国之力养一座城,这句话可能并不夸张。

尽管如此,粮食仍然不够吃。据史料记载,唐朝王室经常因为粮食短缺,不得不迁往洛阳暂住。甚至在某些时期,住在洛阳的时间远超过长安。从这个现象,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来,长安城在宜居性上,出现了大问题。

虽然它依然有着险要的地形,但在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这个优势也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后来的北宋建都时,就完全没有考虑地形问题。北宋需要养活更多的人口,因而,地处水运中枢,交通便利的开封城,顺理成章成为了首都。

总的来说,到了唐朝时,长安城的优越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它从一个宜居城市,变成需要举全国之力供养的大负担。要维持这样一个都城,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是得不偿失的。

政治影响力的下降

除了自然条件以外,政治影响力同样是选择都城的重要因素。

所有选择长安建都的政权,同时也是在长安成长、壮大的,换句话说,长安是他们的大本营、根据地。无论是周朝、秦朝,还是汉朝,都是如此。

一个政权,绝不可能选择陌生的地方建都。他必须保证在都城里,都是支持者或亲信,也必须在这个地方有稳固的根基。换句话说,都城必须是政治中心。

因此,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唐朝以后政权的特点,就会知道长安为什么不能成为都城。

如: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的部将,投降唐朝后,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镇守汴州(开封)。十余年后,朱温篡唐称帝,都城便定在开封。自此,经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至于北宋,都城基本都没有变化。(后唐曾短暂定都洛阳)

北宋以后,中国的北方基本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不管是辽、西夏、金还是蒙古、清朝,他们的都城,一定都是自己的根据地,或者在根据地附近。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城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日后的政治中心。

明朝的都城选择也很有讲究。朱元璋是安徽人,后来参加反元起义,打下的第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就是应天(即南京)。称帝后,明朝的首都自然而然就是南京。

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作为一个藩王,根据地在北京。朱棣通过谋反夺取政权之后,继续留在南京肯定是站不稳脚跟的,于是不久,他就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总的来说,唐朝以后的统治者,无论是出身,还是事业发展,基本都跟长安没啥关系,他们也没有理由选择长安做首都。

结语

个人认为,唐朝以后长安城的没落,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自然环境的恶化,随之带来经济的衰落、人才的流失,由此,自然而然地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俗语讲:地灵人杰、钟灵毓秀。条件优越的地方,往往涌现出杰出的人物。唐朝以前,中国的名人大部分是北方人;唐朝以后,南方人便后来居上。究其原因,在于北方经过数千年的开发,自然环境早已不堪重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悄悄地向南方转移了。

也因此,唐朝以后的政权,要么依托中原或江南地区建立,要么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这两种形式的政权,一种更看重江南优越的自然经济条件,一种则将北方作为政治中心。两种选择,都跟长安没有任何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在封建社会中,都城的设立至关重要,这关乎一个王朝的统治是否安定,都城的设置要考虑政治、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我国有600多个城市,但是曾经在封建社会中成为都城的寥寥无几。其中西安曾做过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的都城。不过在唐朝灭亡之后,就再也没有王朝将长安定为都城了。

长安地区都城地位的变化,开始于唐朝末年的“黄巾起义”,公元880年12月,黄巢带兵进攻长安,唐僖宗狼狈出逃。代州等地节度使率兵前往长安勤王。公元883年,黄巢被迫撤出长安城,但是此时的长安城已经经历了三年的腥风血雨,早以盛世不再。

与此同时,大唐王朝也迎来了末日,地方节度使壮大,中央宦官专权。宦官田令孜,与王重荣,李克用三人,因为争夺盐税之权,勾心斗角,田令孜处于下风,但又不甘心自己的利益被他人夺去,于是便携皇帝出逃。

在出逃时,他下令火烧长安,就这样长安城沦为了一片火海,自此风光不再。关于为何后世没有将长安城选为都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有了比长安城更好的选择。

一、安史之乱以后,长安的经济地位逐渐降低

城市经济状况对于都城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国家首都,必须要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粮食的正常供应,否则会引起叛乱威胁统治。长安城曾经盛世的出现和后来的败落都与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经历过战乱和火海的长安城已经称得上是一片废墟了。早在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的国力就已经被消耗了大半。此后都城长安被叛军、吐蕃人、黄巢等人多次占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劫后的长安城,早已破烂不堪,百姓也被杀的杀,逃的逃。缺乏劳动力的支持,重新再现长安往日的辉煌可谓是难上加难了。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京杭大运河,成功联通了南北地区,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在这种条件下长安城的经济价值,自然是不如其他城市,如果要建都长安的话,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过于庞大。

二、唐朝之后,边境威胁逐渐从西北转移

在封建社会中,政治背景一直都是都城选择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城市当地的政治环境以外,国家外部威胁也是极其重要的。

纵观封建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唐朝以前对中原王朝产生威胁的势力,往往来源于西北地区,比如说周朝时的北狄,汉朝时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必须要保证在战争时能够为前线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及时接收信息,进行资源调动,所谓“天子守国门”便是如此。在唐朝之前,长安就很好的具备了这一功能。

可是在隋唐以后,中原王朝的外部威胁逐渐转移到了东北地区,比如说宋朝时的契丹,明朝时的蒙古。宋朝时建都汴梁,这是因为汴梁是距东北边境较近的地区当中最有实力的城市。明朝时建都北京,也是同样的原因。

由此可见,都城的选择与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大的联系,长安之所以失去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部威胁势力的改变。

三、风水玄学的影响

因为科技发展的限制,封建王朝崇尚风水玄学,在我国历史上曾流传有两个说法,首先是“一姓不再兴”纵观封建历程,可以发现没有哪两个大王朝的统治者是同一个姓氏的,然后就是“王气千年尽”,这句话指的是都城的王气满1000年就会消失,直到封建王朝结束这一个传言也没有被打破。

因此,唐朝以后长安再没有被作为都城的原因还有中国传统的风水玄学这一文化因素,在现在看来,这一原因或许并不可信,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在技术水平有限的古代,很少会有统治者敢于冒这个风险,定都长安。

四、唐朝后期,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逐渐恶劣

自然地理条件也是都城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封建社会初期,关中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森林密布。可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区域愈发广泛,活动强度也越来越大,关中地区的这一优势也不复存在。

水源对于人类生存,城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秦汉时期,关中地区雨量充沛,因此得以沃野千里,这保证了城市粮食的供应,后来随着人类的生产扩张和战争的爆发,关中地区的环境被破坏,雨量渐渐减少,曾经肥沃的土地也开始盐碱化,城市粮食供应也日趋紧张。

隋朝时期洛阳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这个粮仓主要负责囤积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粮食供给给长安。唐朝末年的战争完全破坏了关中的环境,使这一地区,无法正常进行粮食供应。

除此以外,关中地区在隋唐时期有着剧烈的气候变化,隋文帝开皇20年,这一地区曾发生过大雪灾。关中地区也曾多年干旱,据《新唐书》以及《旧唐书》记载,在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曾有15年冬天没有降水,从目前出土的各种唐朝古画,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不论男女老少,衣着都很单薄,而之后的宋朝人物画则以身着棉袍厚衣为主。

到了唐朝后期,这种气温偏高的现象发生了改变,转而以低温为主,据记载贞观年间,春秋季曾出现过霜雪现象,造成了粮食减产。

总结:

长安城错失都城地位的原因有很多,在经济上,长安城经过多次破坏之后,已经很难恢复往日的辉煌,在政治上,随着外部威胁势力的转移也失去了政治优势,在文化上,长安城已经走到了王气尽头。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如今的长安已变为西安,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现在的西安城里看到它曾经的辉煌。

其他网友回答

为何再唐朝之后,再没有朝代在长安建都?

现在从二个最重要的方面去说.

人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1.是谁终结了长安作为首都的节奏? 这个人就是朱温。

朱温是让长安彻底失去首都资格的人.

2.北方人口变少,开始南迁

安史之乱期间,战乱四起,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叛乱平定后,北方又陷入长期的藩镇混战之中,后面又发生了黄巢起义。因此,经济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塞,发展比较缓慢,人口也慢慢的变少,开始南迁。反之,南方未经安史兵祸,战乱较少,而大批逃避战乱的北方人又涌进南方,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在唐朝后期,南方经济比北方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3.朱温东迁

唐朝后期的黄巢起义和藩镇混战混战基本打的最激烈的地方,在长安一带.损坏严重.

朱温便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弃用长安。

地理的原因

1.从隋朝开始,杨广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运河,连接了北方和南方. 运河的兴起,使得整个经济的中心向东移.

在整个运河的交叉处,“汴水”的便利成就了开封,使得后来朱温继续东移. 迁都开封.

史书记载的汴水:

“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胜,乃万庚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按巡,益观宜便,俾升都邑,以利兵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

2.长安失去首都地位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地理原因

就是唐朝后期,丢失了整个河西走廊,和西域, 通往西部的丝绸之路断绝. 使得长安失去了整个地理和经济中心的位置.

以后的朝代宋,也没有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后来南宋开辟了南方的丝绸之路,彻底将经济中心,东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