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善(善的真正含义一定要明白)

网友提问:

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

优质回答:

谢邀!

我们从小就熟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善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一生的追求和修行。

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修善,从本质就是按道行事,“闻道而行”。即是说,按照规律行事,遵守社会道德。

在现代,就是要象白求恩医生那样,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为人民的医疗事业献出一切;像张思德,雷锋等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善是奉献,不求回报。

在汕头,以前有“存心善堂。”现在在汕头,在全国,都有慈善机构,默默奉献……

我是一位医生,我要一辈子为病人服务,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为人民做善事!

以上,供参考之。

向雷锋同志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什么才是真善,人在做,天在看,古天乐,就是答案。

其他网友回答

能做到问心无愧,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

其他网友回答

谢友邀请。

1、真正的善与虚假的善是一对反义词,所以,真正的善,必然是真诚的,是发乎真实内心的,是不矫揉造作的,这样的善才美、才可爱,才令人心动,因为它完全是从内心中一种发乎天然的流露;

2、真正的善,它又饱含一种对他人、他物的尊重,所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轻蔑地呼喝着拿着食物对亟需它的人说:“你,来吃!”,虽然给其食物的举动是善的,但因心地缺乏对对方足够的尊重,所以终究不算真正的善;

3、真正的善,它还需要智慧来施行,有时虽然是为对方好,但因时机、机缘不对,或者说自己所用的方法不对,反而对对方造成了伤害,这也不能称为真正、足够的善;

4、真正的善,有时看起来又像恶。言语上有“美丽的谎言”之说;师长对学生、家长对爱子有时也会施以惩戒,有时甚至会很严厉;就连以慈悲为怀的佛家,不也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不是?但它们终究是“善”!

其他网友回答

通常对于“什么是善”,有两种粗糙的看法。一是认为善是外在的、客观的,就是只要一个人的行为符合某些既定规范,从对父母的晨定昏省到对社会的急公好义,都可以视为好人好事的代表。这种看法的困难是,有些善行可能是伪装的,甚至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譬如,某些造桥修路的大善人竟是为害乡里的恶徒。另一种看法则主张善是内在的、主观的,就是只要一个人有心为善,那么他的行为效果即使造成各种灾难,也不失为一个善人。然而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情况下,谁能不觉得内疚呢?谁还能自视为义人呢? 以上两种看法可以分别称为效果论与动机论,显然各有所偏也各有所见。儒家的立场呢?中庸之道。善必须兼顾效果与动机,涵盖外在规范与内心要求。以孔子当时所面临的处境来说,“礼坏乐崩”是指外在规范之瓦解,那么如何维系并且重建呢?只有通过对内心要求之强烈自觉,而内心要求即是“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明确的呼吁。不过,这里毋须矫枉过正,以为孔子走入内心世界,成为纯粹的动机论者。因为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又说“立于礼”,足见内心要求与外在规范配合起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才是儒家对于“善”的真正见解。 用浅近的话来说,“善”是两个或多数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这里隐含三点意思:其一,独自一人时,无善可言;善必须在人我相待的场合才能展现,“仁”字“从人从二”,确有深旨。试问:人无父母,如何尽孝?人无国家,如何尽忠?人无朋友,又如何讲信修睦?孝、悌、忠、信当然是善,但是独自一人流落荒岛时,如何满全这些要求?其二,人与人之间“在假设上”必有某种适当关系,因此,若不能生而知之。就要学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同时,所谓“适当”,又随古今中外时空不同而稍异,若想行善,岂能单靠一厢情愿?这是儒家重视学习与教育的主要原因,亦即不仅为了谋生活,更为了安性命。其三,要求“满全”这种关系的动力,则无疑是与生俱来的。所谓“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长自然知弟(同‘悌’)”,在一见之后就有要求满全的动力自然涌现。因此,善一方面摄礼归仁,另一方面摄仁契礼,必待仁礼相应,既有内在基础,又有外在行动,然后可说“为善”。 现实生活只有一个指标,就是“择善固执”,不然难免荒废、遗忘或背离人性向善的根本要求。当然,人生还有一些非关道德的潜能可以体现,如知识与艺术,儒家对此亦充分肯定及发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