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优质回答:
公元6到7世纪阿拉伯半岛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奴隶制部落和民族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特别是拜占庭,波斯,阿比西尼亚在阿拉伯半岛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斗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了深刻的苦难。由于内外矛盾的交织社会危机四伏,只有将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抵御外族的入侵,促进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带来安逸的生活。而伊斯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点燃了阿拉伯半岛的第一次圣战。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战争发生在公元七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由于默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征服了基础,其实穆罕默德在公元610年得到的启示,不久便被圣城麦家的贵族所迫害,为了避免重大损失,穆罕默德毅然决定将信徒分批前往麦迪娜,也正是在麦迪娜切实的宣传了伊斯兰的真理,建立不分地域民族和部落的穆斯林国家,利用一支武装抗衡反对势力,开启了阿拉伯半岛的战争。
穆罕默德逃亡麦地那之后,贵族对伊斯兰教依然频频滋事,为了打击和抵抗贵族对新兴宗教的限制巩固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采用战争策略打击拦截贵族的商队,瘫痪商业贸易,经过几年的发展,穆罕默德打击了敌人的锐气,同时也考验了穆斯林为宗教而牺牲的精神,圣城麦加的贵族在惨败后死机复仇,拿出五万金币扩充军队,并组成了3000人进攻麦迪娜,兵临城下之际,穆罕默德沉着应战,在前期失败的情况之下,继承坚守,使得贵族和犹台部落联合支持下的联军溃散,这场战争被称为壕沟之战。
此后默罕默德与贵族签订停战协议,确保麦迪娜的安全,并集中力量征服周围的犹太部落,肃清残余力量,并开始向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扩张穆斯林势力,公元629年,穆罕默德联合了被征服的部落,完成了攻下圣城麦加的准备,并率军一万向麦加进军,由于将士们气势昂扬声威大震,麦加贵族闻风丧胆溃不成军,麦加成为一座孤城,穆斯林军队进入麦加,清除少数极端穆斯林的顽固分子极大的推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此后大批的阿拉伯人纷纷加入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半岛居民统治地位的宗教,并与基督教犹太教的代表及签订合约,同年夏天穆罕默德也率领三万军队,冒着炎热酷暑的天气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远征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统治之下的叙利亚,但由于远征军长途跋涉,加上穆罕默德身患疾病,到叙利亚边境之后便停止前进,双方签订合约,允许保持原有的信仰,每年缴纳一次税收,这些在伊斯兰教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之后的十年建国生涯中,以圣战为名先后作战65次,为了巩固政教合一,完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马克思也将穆罕默德在这一时期创建活动称之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穆罕默德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统一阿拉伯半岛呢?首先,这场战争是以宗教革命为动力,打破原先的部落分裂状态,停止了部落间的仇杀,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求,是阿拉伯半岛有分散走向统一得到了当时社会主要阶层的拥护和支持。在战争开始时穆罕默德就通过宣传宗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
穆斯林大军推行一系列的政教合一制度,目标明确为真主而战,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战争的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战争策略将联合安抚排挤打击,等斗争方式运用的如火纯青,又根据战争的实际,使得穆斯林军队由弱到强,最终实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其他网友回答
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代亚欧大陆西半部的东方帝国。
我们可以把古典时代看做是不同文明圈形成文明性质的文明运动期。东方中华形成诸子文化和汉朝帝国文明范式,印度有沙门思潮和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西方形成地中海城邦文化和罗马帝国,波斯一带则有琐罗亚斯德教和安息帝国。这四大文明圈形成了,以后的历史就是发展、扩散、融合,直至全球范围文明运动和人类文明一体。
古典后,首先是东方汉朝帝国灭亡了,中国进入大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隋朝统一,唐朝再统一而有大唐帝国。大家可以注意,隋唐与秦汉比是没有多少开创性的。政治上是皇权郡县制的发展。文化上是儒家经典科举选拔人才治国,活跃的文化却是东汉时期创立或传入的道教、佛教发展得比较成熟。扩张区域比汉朝稍大,西域伸展更远,北方游牧区域纳入都护府管辖。主要融合了北方游牧区域和印度文化,也与阿拉伯帝国进行过交流。科技出现了某些渐进发展,但与后来东方宋元明比尤其是与西欧近代比尚无质量。这里请注意最大的中古帝国特征,一是区域文明融合,二是宗教文化氛围稍重,其他均为渐进发展。
中古时代的东罗马是衰败中的残存文化区域。而西欧则是基督教文化笼罩下的黑暗中世纪。这两个区域在中古其实没有时代文明代表性。而现在很多史书论西欧中世纪可能比叙述阿拉伯帝国着墨还要多,这不过是近代西方发达了,就把他们的黑暗历史也看得好像很重要。这是史观偏差。但是,于东罗马和西欧,你仍然能看成中古时代的世界文化氛围宗教气氛是非常重的!
阿拉伯帝国就是中古时代与唐朝东西相对的亚欧大陆西部文明的时代代表性帝国,西部的东方帝国。由于处于中古时代,又接近中亚靠近东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成为宗教特征特别明显的帝国,又融合了几大文明圈文化而融合发展。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按阿拉伯的说法,伊斯兰教是真主启示的。但是,从《可兰经》的内容看,与犹太教、基督教显见有联系,有前后发展关系。《可兰经》中的宗教话语好象是接着《旧新约》讲的,而人物也有很多《旧新约》中的人物出现,只是翻译成汉语写法不同,大体阿拉伯语与拉丁语等读音也稍有不同。如,耶和华与安拉,亚当与阿丹,夏娃与哈娃,亚伯拉罕与易卜拉辛,约瑟夫与优素福……
好似伊斯兰教撑起了阿拉伯帝国的帝国体系,但是,阿拉伯帝国体系的真正意义却是融合几大文明圈的文化,尤其是科技的融合与发展,为后来西欧的科技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我们看阿拉伯帝国的科技融合、发展与贡献,我们就会知道所谓阿拉伯帝国保存了“古希腊”文化那是谎言,而文艺复兴到近代的西方发展不从阿拉伯帝国这里来论,而跨过中世纪去找所谓“古希腊”文明源头的史学观是非常荒唐的狭隘民族主义史观。
天文学给我们的印象无论在东西方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而且,也有人说河图洛书有天文学的来源。近代西方在崛起过程中也是天文学带来观念的改变,与基督教的文化冲突。所以,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西欧走向近代的,科学史上重要的一笔。但是,当我了解到印度、阿拉伯帝国对天文学的贡献时,发现这个太阳中心说原来是有印度、阿拉伯帝国科学发展来源的。据资料,西元5-6世纪时印度有个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叫阿利耶毗陀,他在天文学方面最惊世骇俗的学说就是提出了的“日心说”,阿利耶毗陀的《阿利耶毗陀论》在公元8-9世纪被译成阿拉伯文,后来传入西方。阿拉伯帝国时代有一位阿尔.毕鲁尼的科学家,长期旅居印度,勾通了印度与阿拉伯文化,他探讨了地球以地轴自转的理论,提出了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学说。这两个资料大体上把太阳中心说在印度与阿拉伯之间的传播发展史呈现给了世人。阿拉伯科学家巴塔尼还提出地球在一条变动着的椭圆形轨道运动,太阳距离地球最远点的位置是变化的。巴塔尼创制的天文历表《萨比天文》,对后来的欧洲天文学家影响很大,几个世纪一直是欧洲天文学家的基本读物。他的著作《天文论著》对欧洲影响也很大。还有苏菲,所著《恒星图像》也是伊斯兰天文学杰作,他为许多天体进行了名称鉴定,提出很多天文术语,许多世界上通用的天体名称都来源于苏菲的命名。国际天文学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表面一处环形山来纪念他。这些基本天文学史实足以说明阿拉伯帝国时代的天文学成就是重要的天文学发展过程,而不是“古希腊”的保存。
有人说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而中古时代的数学从东方的中华和印度传播到阿拉伯,并进一步发展,应该是后来西方能够进一步发展近代科学的枢纽。十进位值制是中国最早发明运用的,商朝甚至之前已经有相关记数方式了。印度大约六七世纪出现。所以,这种数学的基础计数方式应该是中华起源的,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阿拉伯时代的花剌子密是代数发展的重要人物。但是,它更早的渊源在中国,法国学者安田朴指出:“代数对于中国人则具有把希腊人吸引向几何的那样诱惑力。大家甚至还坚持认为(这也并非没有可能性),由阿拉伯人在西方传授的著名代数学(阿拉伯文作aldjabr),事实上最早是由汉代的中国数学家们通过印度斯基泰世界而传给他们的。这其中翔实可靠的内容是阿拉伯文的《代数书》(Kitab aldjabr),它是自一种印度斯基泰语译来的,写于当时与中国保持着持续关系的东伊朗地区,这部名著主要是传授了‘契丹的代数学’。”契丹指中国。现代数学也离不开阿拉伯数字,这个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也经阿拉伯运用发展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从数学的这个传播历程我们可以很典型地看到,科学的发展进步是人类几个文明圈的贡献的集合,是文明交融带来的发展进步。不是近代在西方产生,更不是什么“古希腊”的复兴。革命导师恩格斯说:“阿拉伯人留传下十进制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学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法国学者蒙塔尼在《数学史》中说:“实际上十五世纪以前凡是西欧人所著的数学书籍,主要是抄袭阿拉伯人的,至多是在阿拉伯人成就的基础上略加发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