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古人写过许多边塞诗,现代人却很少写?
优质回答:
主要把诗歌都用来歌颂需要的地方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诗词本身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活动,而不是“关门造車,或纸上谈兵”,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由文人墨客臆想出来的。比方说:
谅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反映出边塞艰苦的军旅生活,难得相聚一次的酒宴,边塞将士们,随时都有为国捐躯的可能,大家聚在一起弹琵琶,饮酒放歌享受暂时的宁静,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征战开始,到时浴血战场,有几人能够再次回来团聚?
诗中的了葡萄酒,由汉代西域传入内地,在当时的唐朝,葡萄酒仅局限在西域才有,只有西域盛产葡萄;诗中的夜光杯是指周穆王时代,西胡人用白玉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另外在西域,琵琶本来就是用来马背上弹唱用的乐器。
“葡萄酒”、“夜光杯”、“从戎将士视死如归”的品德、外加“马背上的琵琶”,这些素材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首千古绝唱。是生活,是社会活成就了诗人。
又比方说: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戎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吹息未应闲。
李白的这首诗,也是反映了唐时边境动乱不止,胡人觊觎青海湾的大片土地,频频入侵,战争频繁,到关山戍边的将士们的部队直指白登山道,在这种战争的战场上,很少有人可以生还,戍守将士观看边城,无不盼望着早日归家,面露凄苦悲伤的颜容。家里的老婆也在那边叹息分离之苦吧!
唐朝边疆,常常因为统治阶级之间的争城掠地而产生战争,战争导致将士们有去无还,牺牲了性命,而家中的妻小,却盼望丈夫能够早日归还。此诗重在批判统治阶的穷兵黩武,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明了诗人十分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的鲜明立场。
又比方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这也是一首写边境战争、将士守卫边防的诗。古代边境动乱不止,诗人们都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把当时的景况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写边塞的诗词就特别多。而现代边境比较稳固,发生战事较少,所以有关边塞的诗就少。
其他网友回答
长河落日犹在,古道西风不存。
天苍苍还是那个天苍苍,但野茫茫却不是那个野茫茫了!现代诗里带有一点边塞色彩的小可只读过海子的《我飞遍草原的天空》,还有一些但真的记不起名字了。
现在去边塞(主要指北方)只能是内蒙古,漠河,新疆了。可是这些地我们去的目的是为了吃,玩,自拍。并不是游览。我们纪念的方式是发朋友圈,发微博,甚至写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千古丽句,简直多到数不清!
而古人的纪念方式只有一种,写诗!证明自己来过。
而诗人的行程要么是履职,要么是游历,所以他们才是真正融入到了山水之中。因为没有照相机,没有手机,所以只能认真地浏览风景,把美好或悲凉印在脑子里,然后化做情思从笔尖流淌出来。
所以,真实的情况可能只是这么简单,现代人的选择更多。
如果,如果我们也只有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来过”,那么显然我们也会写出诗歌来,尽管肯定没有古人写得那么好,但我们仍然不会放弃。
当然,并不排除我们现代人的快餐心理,到一个地方不是欣赏风景,而是迅速拍照,然后马上到下一个地方继续摆POSE,如此循环,若是要问我,那里的风景哪里好?全在我手机里呐!可漂亮了!
其实何止是边塞,不是边塞的风景区不也如此,您看过哪个那些诗人写过哪些风景名胜的美诗了?
太少了,少得如政客的良心。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人在作文化,写诗(词)写文章。现代人在做生意,赚钱赚名利。目标不同,亦即世界观不同,故不可相齐并论,若一定要比论的话,就是古代涌现了好多大诗人大词人,现代产生了好多大贪官大富豪。古代的诗词文章留传到现在,仍聩炙人口经久不衰,现在的巨贪土豪百年之后便都成了龚土,仅此而已!故现在人写不出故代人的诗词和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熟知的边塞诗,是经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而近代特别是建国后七十年來,大量支边的人也创过开拓边彊的诗作,抒发了开拓者的情怀,新彊诗人扬牧,周涛就是我记忆中写的很好的,我们宁夏也有诗人写过,我自己也写过。只因现在诗歌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些作品只在当地的诗歌发展史中留下一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