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在安禄山敢反吗(王忠嗣不死会有安史之乱吗)

网友提问:

王忠嗣堪称唐朝的霍去病,他若没死,安禄山还敢反叛吗?

优质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王蕴秀就是王忠嗣(剧中的王宗汜)的女儿。单纯从实力对比,安禄山面对王忠嗣,只能甘认小弟。不过,安史之乱的根,绝不仅是安禄山个人野心的膨胀,本质上是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激化的结果。这一点,不是王忠嗣所能左右的,在政治大潮面前,个人或许可以起到延缓作用,不大可能改变走势,所以,王忠嗣阻止不了安禄山造反。

王忠嗣一度拥有河东、河西、河朔、陇右四镇节度使头衔,拥兵26万,超过了大唐边兵总量的一半。安禄山头顶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18万,这就是安禄山起兵造反的资本。

安禄山起兵之时,王忠嗣已经去世六年,他的河东节度使归了安禄山。客观上,王忠嗣的死,让大唐失去了军事实力最强大的一位边将,也使大唐失去了掣肘安禄山的最大拦路虎。

除了军事实力,王忠嗣的眼光很毒辣,他早早就预言安禄山会谋反。

既有实力,又不缺少战略眼光,看起来只要王忠嗣在,安禄山的腿会发抖,不应该有起兵谋反的胆气。为何说,王忠嗣即便再世,也阻止不了安史之乱呢?

王忠嗣去世后,他打下基础依然存在,事实上没起到阻止作用

王忠嗣除了自身战力超群外,其实他还扮演了“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像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等名将,都是王忠嗣一手培养起来的,哥舒翰还直接接替了王忠嗣陇右节度使。

王忠嗣虽然去世了,但他搭建的框架,培养的众多人才,都在军队建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些现实都是显性的,唐玄宗看得到,安禄山也看得到,可是阻止得了安禄山吗?

造反绝不是军事实力的对比,军事只是政治的附属品,再强大的军事实力,离开政治就是一具空壳。王忠嗣留下的军事基础再强大,对安禄山来说都不是造反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更何况安禄山的军事实力,未必比王忠嗣弱。

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源,王忠嗣解决不了,个人能力只能局部延缓

促成安史之乱爆发的不是军事,那是什么呢?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很多矛盾也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发达,逐步显现。

首先包括唐玄宗在内的上层权贵们,开始步入不思进取,腐化堕落中去。伴随而来的就是贪污腐败,横征暴敛,土地兼并,农民失地,其结果就是国家经济基础的迅速崩塌,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其次是上层政治斗争的白热化,让朝政走进永无休止的内耗。唐玄宗自己打开的腐化之门,让杨国忠兄妹、李林甫之流,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这些人热衷于权谋斗争,忙于结党营私,是朝政关系复杂化,内斗耗尽了大唐昔日的光辉。

再其次,民族矛盾、藩镇与中央矛盾,也伴随着中央政治斗争的激化,而不断凸显。安禄山就是利用了中央政治斗争的漏洞,不断坐大,进而尾大不掉。

这些致乱之源,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其实,像安禄山一样,其他的藩镇也都具备了野蛮生长的土壤,只是安禄山走到前面。没有安禄山,早晚也会出现张禄山,刘禄山。这个客观大环境,连唐玄宗都无法左右,王忠嗣又怎么改变得了?

要说王忠嗣能改变的东西,顶多是在局部范围内延缓事态的恶化,对大局无补。

王忠嗣即便再世,早晚也会死于政治,不会对安禄山有多大威胁

还有一点可以让安禄山不会太顾忌王忠嗣——复杂的政治斗争,会替他除掉王忠嗣这样的军头!

我们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凡是能力超强,建树超牛的人物,结局都不大好,原因就是俗套的功高盖主!

我们看看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已经兵临潼关了,唐玄宗还冤杀高仙芝、封常清、逼败哥舒翰,导致长安丢失。理论上,如果不是唐玄宗自己犯浑,安禄山根本攻克不了长安。可是所有垂死的政权都有一个特点:总能把一手好牌打烂。原因就是根烂了!

王忠嗣有自己的执念,不会一味听话,一味听话的人也不会有大成就,这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哀。本来就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再不听话,结局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哥舒翰苦苦求情,王忠嗣早一年就上了断头台!

一个烂根的政权,王忠嗣躲得初一,还能多的了十五吗?我要是安禄山,都有信心让王忠嗣调转枪口为我所用!

安禄山造反,有其生存威胁的因素,王忠嗣阻挡不了他的求生欲望

如果说安禄山造反可以避免的话,只有一个办法——拖延!虽然解决不了根,至少有机会。原因就是,安禄山造反也存在被动的成分,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跟唐玄宗作对,而是条件一步一步对他更有利,同时又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威胁。

这都要拜杨国忠所赐。史学界一直存在一种论调:安禄山就是被杨国忠逼反的!

这种观点,虽然忽视了安禄山已经被养肥的事实,有偏颇之处,但杨国忠作恶至少是导火索!当年马嵬坡事变,将士们第一个诛杀的对象就是杨国忠,可见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已经是人神共愤!

王忠嗣作为边将,他能阻止得了杨国忠等,热衷于朝政斗争的政客吗?他能帮安禄山解除生存危机吗?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么能阻止安禄山自救的本能反应?

所以,王忠嗣虽强,也只是政治的附庸,是政治斗争洪流中的一片叶,是时代大环境中的一粒尘埃。安禄山造反也不是偶然因素,而是那个环境开出的罂粟花,王忠嗣又怎么阻止得了?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某一次的叛乱,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或存在,就会避免。能称之为叛乱,那便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因果关系的存在。

首先,为什么称王忠嗣堪称唐朝霍去病?

霍去病大家都有了解,西汉时期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纪轻轻,战功赫赫,后人对其评价极高。那么,唐朝的王忠嗣又是谁?

王忠嗣,706年-749年,714年,王忠嗣的父亲汪海兵牺牲,此时年仅9岁的王忠嗣被唐玄宗接到宫中抚养,成为唐玄宗的养子,“忠嗣”便是唐玄宗赐的名字。王忠嗣很懂带兵打仗的谋略,跟唐玄宗谈论兵法也是对答如流,因此,唐玄宗很器重他,夸他“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

733年,王忠嗣第一次以一人之力斩杀吐蕃数千人,缴获牛羊数万计。而后,多次单骑攻入敌营,唐玄宗授其数职。王忠嗣堪称唐城第一名将,先后击败吐蕃、突厥、契丹等多个边疆小国,威震边疆。同时,这位年轻的将军还兼任河东、河西、朔方、陇右四镇节度使,这在唐朝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一人任四镇节度使。要知道,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共设10个节度使。

唐朝的节度使,主要负责某区域的防御工作,军事调度权、人事任命权、财政支出权、赋税征收权都为该地区的节度使负责,可以将其称为“割据国王”。所以,王忠嗣在当时,不光战功赫赫,权力也很大,在当地很有威望,而且,王忠嗣能调动的军队人数达20万人。俗话说“功高盖主”,再加上唐玄宗后期昏庸,任用奸佞小人,使王忠嗣兵权被解除,多次遭人诬陷,接连被贬。749年,王忠嗣暴毙。

王忠嗣去世后,安禄山接替了他部分职位。之后安禄山逐渐受到唐玄宗重用。

接着,回归正题,如果王忠嗣没死,安禄山还敢反叛么?

安禄山为何要反?

一、唐朝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经济之富庶,疆域之辽阔,堪称第一,尤其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达到了鼎盛。“物极必反”,封建经济的发展,均田制的破坏,使许多农民成为流民。再加之后期唐玄宗的昏庸,杨氏一家权倾朝野,肆意挥霍国家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争权夺利,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三、安禄山代替王忠嗣,成为统辖一方的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制度的实施,对于那些忠心耿耿的节度使来说,这些权力有利于国家抵御外敌。但是对于那些野心勃勃的节度使,这些条件为造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安禄山就是后者。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也严重威胁了皇帝的权力,也就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所以,如果王忠嗣没有死,这场叛乱还是会爆发的,即使不是安禄山,也会有其他人。这是当时社会矛经济矛盾、阶级矛盾及朝廷内部争权夺势等因素决定的,绝非一人之力就能避免。或许如果王忠嗣不被陷害致死,会对安禄山行动产生制约,但绝不会制约住安禄山的思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唐玄宗后期的昏庸,任用小人以及没有根据社会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必然会使社会矛盾加剧,导致一系列叛乱的发生。

其他网友回答

老实说,安禄山反与不反与王忠嗣是否活着关系不大,即便王忠嗣活着,安禄山会忌惮于他,但不会改变反叛的初衷。

论个人武力,安禄山这个330斤的大胖子基本上会被王忠嗣这个骁勇善战的大唐名将秒杀;论军事实力王忠嗣是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手下有精兵30万,而安禄山为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其中河东在王忠嗣被解职后划归安禄山),手下有15万精兵,王忠嗣兵力是安禄山的两倍;论战绩,王忠嗣曾在玉川战役中以300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曾率10万骑兵北伐契丹,于桑干河三战三捷,使得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使吐谷浑降唐。而安禄山基本上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如果两人各自带领自己的军队正面对决,估计大概率王忠嗣会获胜。然则如同战场上的战机瞬息万变一样,决定一军一国成败的因素很多,历史的走势并非一两个名将所能左右的。如果王忠嗣活着,安禄山可能会忌惮于他,但不会改变叛乱的初衷和计划。

安禄山之所以反叛除了他有野心和支撑他野心的军事实力以外,还在于他看透了大唐帝国锦绣繁华之下已经开始腐朽和没落的本质,而这也反过来助长了他的野心。晚年的唐玄宗已不复年轻时的锐气,安于享乐,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且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蔽塞言路,妒贤嫉能,导致大唐纲纪败坏,而安禄山也趁机坐大势力。

论武力,安禄山也许不及王忠嗣,但是论智慧、论情商安禄山远胜王忠嗣。这从安禄山的发家史就可见一般:从一个偷羊的屌丝成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义子,再通过贿赂结好朝廷往来官员在玄宗面前多说他的好话,让玄宗对其产生好印象,再到借拜杨贵妃为母亲之机成为玄宗的义子,安禄山正是凭借他的官场智慧、善于钻营的本事一步步上位,从而平步青云最终成为封疆大吏。

反观王忠嗣,忠勇有余,情商不足。以唐玄宗命其攻打吐蕃石堡城为例,明知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还直言坚称石堡城形势险固,不宜攻打,玄宗不听,坚持让董延光攻打石堡城,虽然结果如同王忠嗣所言,石头城并没有按期攻下。但是此举驳了唐玄宗的颜面,为玄宗所不喜,终因宰相李林甫的诬陷而获罪,若不是哥舒翰求情,王忠嗣将被处以极刑。如此,王忠嗣也为自己的耿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

总之,安禄山一定会反,迟早会反,并不会因为忌惮某个将领而改变自己的谋划。事实上,王忠嗣活着时已经察觉安禄山的图谋,曾数次上书奏言安禄山将会作乱。而宰相杨国忠也多次对唐玄宗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结果唐玄宗也派使者去侦察了,但是使者收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之后反而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于是下令安禄山进京,结果他却来了。安禄山有反心,朝中很多人都有所察觉,但是架不住他会演,尤其是在唐玄宗面前会演乖儿子,而晚年的玄宗真的是两眼昏花了,硬是看不穿安禄山的把戏。

所以说,唐朝会爆发安史之乱,安禄山之所以敢反叛,并不会因为王忠嗣活着就会有所改变。事实上,王忠嗣没死时,安禄山就已经在暗地里谋划叛乱了,他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暗中储藏兵器、粮食、战马、牛羊等以备起事之用。因此说,王忠嗣并不是问题所在,即便王忠嗣死了,唐朝也不乏名将,如哥舒翰、高仙芝、封常青、郭子仪、李光弼等,问题出在安禄山早已看透了以唐玄宗为首的唐朝统治中枢的腐朽本质,事实也如同他的看法一致。唐玄宗听信宦官鱼朝恩谗言,诛杀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郭子仪李光弼已经攻占叛军老窝、安史主力被拒潼关之外进退两难的大好形势下,又逼迫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20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潼关失陷,自己作死的唐玄宗也只能狼狈的逃出长安。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有时候就是让人充满无限感慨,比如有的人有的事,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可是等到后来回头仔细看看,又觉得很多事情要是当初换一种方式发生,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呢?

王忠嗣被称之为唐朝的“霍去病”,英勇无敌,可惜就是英年早逝,过早被诬陷以至于抑郁而终,有人说要是王忠嗣还活着,安史之乱是否还会发生呢?

王忠嗣的战绩

公元730年,王忠嗣24岁,作为唐玄宗的养子,他表现出来的军事智慧与能力和唐玄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这一年,年轻的王忠嗣初露锋芒,率领300精锐前往吐蕃,偷袭正在训练的吐蕃赞普,仅仅300人,却在战争中斩杀了吐蕃数千士兵,赞普狼狈不堪,落荒而逃,王忠嗣因此盛名在外。

从此以后,王忠嗣在大唐之中,有了一席之地。公元738年,李隆基命令年仅32岁的王忠嗣率领10万大军,直面契丹、奚族20万联盟大军。

人们都觉得王忠嗣胜算不大,结果王忠嗣像开了挂一样,三战三捷,于桑干河大获全胜,敌军被其斩首十万有余,天下都称王忠嗣乃战神下凡。

不过在王忠嗣的人生履历中,最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742年的那场战争。当时王忠嗣挂帅出击突厥、吐蕃,双方毫无还手之力,被王忠嗣打得落花流水。

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在乱战中被王忠嗣取了首级,吐蕃更是损失惨重,被斩杀数万士兵,还有两位吐蕃王子阵亡,吐蕃被逼无奈,不得不投降归顺唐朝。

惨遭诬陷

虽然吐蕃归顺了唐朝一部分,可是其主力军还在石堡城养精蓄锐、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抢回失去的地盘。

多次取得胜利的唐玄宗,喜出望外并且有些迷失自我,他命令王忠嗣乘胜追击,去石堡城攻打吐蕃剩余军事力量。

王忠嗣明白深入敌军阵营,不是一件好事,关键石堡城地势险要,那里的吐蕃军还是吐蕃中最为出色的,要是贸然前进,恐怕凶多吉少。

王忠嗣跟唐玄宗建议:“我们采用围困战术,拖垮敌军,才是最佳选择!”听罢,李隆基觉得王忠嗣胆小怕事,对其十分不满。

适时,李林甫成为宰相,早就对王忠嗣有些惧怕,趁此机会落井下石,陷害王忠嗣说他图谋不轨,想要留住吐蕃继续为害大唐。

《资治通鉴》中对李林甫诬陷王忠嗣是这样说的:

(王忠嗣)以战功累官河西陇右节度使、权朔方河东节度,佩四将印,控制万里。李林甫忌其功,诬以罪,几陷极刑,哥舒翰请以己官爵赎罪,贬汉阳太守。

简单几句,就说明李林甫为人奸诈,因为嫉妒王忠嗣的功劳,担心他影响自己权力,故而不顾国家安危,将一个猛将诬陷。

唐玄宗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听信李林甫妖言惑众,对王忠嗣进行治罪,此时王忠嗣才36岁,被李隆基罢黜之后,不久便郁郁而终,唐朝错失一员猛将。

安史之乱

更让人无奈的是,李隆基罢黜了王忠嗣之后,继续任命哥舒翰率领军队去石堡城攻打吐蕃,石堡城地势险要,眼看自己国家就要被灭,可谓全民皆兵对付唐军。

哥舒翰虽然最终拿下石堡城,可是唐军损失了8万精兵,因此唐朝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私自攻打其他地方。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安禄山趁机不断拓展自己兵力,从一个一般胡人,最终发展成为范阳、平卢、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要知道唐朝总共十个节度使,安禄山所当的节度使控制了唐朝三分之一的兵力,已经超过李隆基能够调遣的兵力。

公元755年,安禄山已经佣兵自大,觉得不该再跟着唐玄宗混了,遂联合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手忙脚乱,到处调兵遣将,却发现此时已经无兵可用,更没有年轻将领可以挑起大梁,最终让已经垂垂老矣的哥舒翰带病参战,奈何节节败退。

安禄山与史思明乘胜追击,李隆基又叫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出击,这边战争危在旦夕,那边李林甫还在考虑自己利益,李隆基更是屡出昏招,终于安禄山击败唐军,直逼都城长安。

李隆基落荒而逃,在马嵬坡遭遇马嵬坡之变,太子李亨不久在灵武登基称帝,李隆基的时代结束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也跟随着结束,后来的时光,就是乱战纷纷。

要是当初王忠嗣没有被李林甫诬陷罢黜,抑郁而死,想必安史之乱就不会轻易发生,即使真的发生了,王忠嗣还可以带着精锐突击平叛,奈何李隆基总是昏招连连,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还连累了整个唐朝子民。

结语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成败之间,其实早已在平时的行为举动中有了一些端倪,只是人容易被安逸的生活和浮华的世界所迷惑,以至于看不到危险,所谓的居安思危,在很多时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口号,只是喊喊而已,其中真谛,又有几人明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唐朝的对外扩张。对外扩张导致了行政系统以效率为导向,这推动了藩镇的出现和安禄山的崛起。同时,对外扩张还带来了利益集团对军权的争夺,这使安禄山得以在夹缝中坐大。最后,对外扩张还造成了中央政府实力和威信的下降,这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决定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宫廷警卫部队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于是先后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为大将抵抗。

叛乱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所以说王也阻止不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