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袁崇焕是否真有不臣之心?
优质回答:
不臣之心得看怎么理解。①造反之心袁崇焕肯定没有,因为袁崇焕属于文官督军而不是将门世家(有自己的军中势力和家丁)。袁崇焕的督师是崇祯直接空降的没有太多根基,哪怕是后期已经军阀化的祖大寿也无法令辽东军投清(辽东军的大小军头为了巨饷抛弃了祖大寿拥戴了吴三桂)②袁崇焕挟敌自重的小心思还是有的。一个是功利心太强另一个是为了保命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都不是明末清初过来的人,沒有那么长的寿命,因此评价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只能根据史料。问题在于,史料汗牛充栋,应该相信哪些为好?我认为:应该相信《明史》!
许多人说:《明史》是清朝编的,有篡改之嫌,不可信。这么说来,《二十四史》(包括史记)都不可信了,因为这些史书都是经过清朝二百六十八年才流传至今的,都有可能被清朝篡改了!这就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1999年,《中国通史》岀版,这是几百位专家合编的,出版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致以热烈祝贺,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件大喜事”,该书够权威了吧?但巜中国通史》就说巜明史》是良史,可信,在《中国通史》里对袁崇焕的评价也是正面的,这还不说明问题吗?若不信清朝编的《明史》,总得相信共和国的史书吧?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中国通史》就不会错?那么我要反问一句:你们依据什么史料来否定袁,这些史料就不会错?在甄别史料时,总得以权威性最高的那一份为准,否则,说话做事都沒有依据了!打个比方,法院岀布告,宣判某个案件,是权威性的,不得不信,不能用民间流传的野说杂闻来否定法院公告。当然,若能出示确实证据,证明法院判错了,那另当别论。但现在,某些人用以否定袁的资料权威性如何?比得上《明史》和《中国通史》吗?此二书就是”法院公告”,对袁崇焕已定了性了,要推翻它,就得拿出比此二书更有权威的文件来→例如,若从地下新出土一批文物,证明袁确有不臣之心,那么此二书对袁的结论也得修改了,否则就得信权威的!不然,对一件重大的史事,世上永远有二种声音,还搞得清黑白是非吗?
其他网友回答
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清?张庭玉《明史》
这就是清王朝对朱由检杀袁崇焕的评价和后果。袁崇焕在诛杀毛文龙这件事上的确独断专行,但毛文龙“惟务广招商贾,贩易禁物,名济朝鲜,实阑出塞,无事则鬻参贩布为业,有事亦罕得其用。”杀的也不冤,只能说毛文龙编织的关系网厉害,这水太深。袁崇焕三次上书朝庭,让加强遵化一线防守,防止消兵从此入关没人听。关宁军一万五千人日夜兼程回援北京,天寒地冻的风餐露宿没人关心。广渠门外与清兵鏖战,伤亡惨重,没有人看见。可是当听说袁崇焕是满清奸细时,整个朝堂兴奋了。袁崇焕在辽东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而自以为英明神武的崇祯,肯定也不会承认这是他的失误。满朝文武和崇祯都想甩这个锅,结果就是袁崇焕背了这个黑锅。
其他网友回答
连毛泽东都尊称的民族英雄,叶剑英年年到袁崇焕纪念拜奠的英雄,有不臣之心?你说的是满遗笔下的皮岛毛文龙吧?当年连乾隆都对史可法丶卢象升丶袁崇焕丶岳飞都上忠臣录,就没有毛文龙,杀他的袁崇焕手里正正有现存台北故宫的毛岛主降书顺表,清特史王子登就长驻其军中,后世三顺王师出其手下,袁崇焕两广人氏,而三顺王为毛文龙竟屠广州军民三十多万,为何?说袁粜米资敌更不知当时历史时势,连结蒙古林丹汗抗金,购买蒙古马匹训练关宁铁骑,没马行吗?蒙古没粮会投向后金明吗?唐唐总督,身先士卒与敌血战于北京城外,这是他该管辖该千里回援的吗?毛文龙同掌尚方剑,建镇八年,袁崇焕却只有一年多点,同许下三年和五年平辽,谁更该负责?